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昨天,一條有關支持武漢抗疫的標語消息,炸開了鍋。有人把日本捐贈中國災區的標語和中國主流媒體標語放在了一起,還安了個大格局標題和提示語

論讀書的重要性

不讀書,你連捐款留言都寫不過人家。

日本捐武漢: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富山捐遼寧: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日本舞鶴捐大連: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他鄉。

中央電視臺:武漢不哭!

人民日報:武漢加油!

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很明顯,一個詩意濃郁,一個簡短直白。中國人是不乏藝術領悟力的,這本是兩種不同風格的語言,各有各的效果,但加了這麼個標題和提示語,就有點刺人眼球了,不能不引人深思。“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一時間關於中國文化傳承問題爭論開了。當然這是這次抗疫戰鬥的衍生物,可以後再議,但網絡風向詭譎,有時又不得不面對。

有人言辭有些激動:“不只是讀書多少問題。錦心繡口,言為心聲,心善才能言美。貧乏的思想只能喊出空洞的口號,乾涸的心靈很難說出美麗的話語。”

矛頭直指有些人心靈的不純,思想的貧乏,這不能不說十分尖銳了。

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但也有人認為,中國的標語接地氣,為中國群眾所喜聞樂見。代表者就是一個武漢《長江日報》特約評論員,他發了篇文章《相比“風月同天”,我更想聽到“武漢,加油!”》,這不是公開叫板網絡輿情嗎?

一時間引來口誅筆伐。

我們可以低俗,但不能不知低俗,更不能永遠低俗。適當的一兩句直白表達是可以的,但鋪天蓋地同一語調,就不能不讓人懷疑,你語言的貧乏了。

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本來,兩種表達,無可厚非,但作為人素養層面來說,美的表達當然更賞心悅目,我們不能因為一個詞語迎合大眾口味,就說他接地氣,而放棄對高雅文化的追求。即使在過去某階段,不少工農幹部當領導,他們常說“我是工農大老粗,說話不好聽”之類的話語,但這些話,你仔細聽,除了有一種當家做主的自豪外,還是有一種對高雅文化的崇拜的。

因此,我們不能認為所謂“接地氣”就一味迎合大眾,就盲目認為,這是群眾“喜樂”所在。今天,人們熱議此事,就足以說明,中國人對高雅文化的要求已十分迫切,作為主流媒體,難道不應該深思嗎?

日本人的這幾句詩,有出自《詩經》,有出自唐代曾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有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有些我也是百度才知道。當然中國古詩詞浩如煙海,不知道其中某句詩,不代表你沒有文化。真正代表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文化水平的是語言的表達,這不能不引起重視

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無論怎麼說,作為中華文化直接繼承者的中國人,這次應該對日本人致以敬意,我們不能再強詞奪理下去了。否則,我們一些文化人自我調侃的“文藝青年已成貶義詞”的狀況,真的就會成為現實了。

等待吧!等待疫情過去,美好春天再臨人間,我們一定會抖落塵灰,含英咀華,羽衣仙袂,不負韶華。現在我們眼前要做的,就是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放下空談,全力抗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