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逆”行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勇敢“逆”行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深入到南油医院、官渡高速收费站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受访者供图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应冲锋在最前线。”面对一切的未知和危险,卫健人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将一切不舍抛诸脑后,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每时每刻密切关注着疫情动向,及时研判,精准施策,从成立疫情防控专家组、临床救治专家组到联合各方力量深入一线防控,奔跑在各大医院、社区、交通出入口和各监测点协调处置应急事宜……走出了一条条最美的“逆行线路”。

战斗 抗击疫情如救水火

进入2020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新年。市卫生健康局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的态势,并提前做好相关应对措施。

在紧密关注疫情形势以及随时对接省、市相关部门的同时,市卫健局又迅速成立专家组对可能发生的疫情作出研判和分析。1月23日,随着疫情的升级,市委、市政府紧急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就设在市卫健局八楼。卫健局全体人员,连续战斗了十多个不眠之夜;全市医疗卫生工作者纷纷取消春节假期返岗投入战斗,全市的“战疫”防控工作全面铺开。

排查 精准健康监测管理

大量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旅客节前就已到达或途经湛江……此时正值新春佳节,我市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人员密集流动,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更大挑战。

疫情防控事关湛江800多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严防疫情在我市扩散,市指挥部迅速制订一系列严密的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卫健系统迅速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到全市设的各卡点排查车辆及人员,做好体温检测等工作。每日派出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街道、社区、乡村、医院、交通关卡督导防控工作,点线面层层筑牢防控工作墙。

为加强对来湛人员的健康检测,1月21日以来,由公安、卫健以及交通部门组成的联合检疫组,在“两站一场一港口(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出入口、国道、省道、县道、村道设置卡点,从最初的8个点到现在88个,做到了百分百全覆盖。

湛江徐闻港口码头是旅客进出海南的交通要道。为加强琼州海峡联防工作,市卫健局组织徐闻卫健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到海口市配合开展出岛监测工作,全力筑牢琼州海峡严密防线,从1月31日12时起,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旅客须在海南接受健康观察14天,且持有“医学健康证明”才能出岛。湛江也实施同样的措施,符合条件方可让旅客入岛。

暖心 温情湛江见证大爱

为了精准排查,做实做细健康监测管理,防控工作进入全面推行地毯式排查。全市121镇(街)、1946个村(社区)居划分为9837个网格,基层医务人员要联合村(社区)干部、公安干警、网格员“四合一”入网入格入户,逐一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策。

为了对疫情发生地来湛人员集中观察,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密切追踪到来湛人员信息后登记造册。在全市10个县(市、区)范围内设置14家定点酒店(宾馆)、1531张床位,作为疫情发生地来湛人员健康管理集中监测点,发布疫情发生地来湛人员集中观察告示,指引疫情发生地来湛人员到指定酒店进行入住,派出公安和医务人员24小时值守,并进行健康检测。

经排查发现,一大批在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旅客在武汉封城前就已经到湛江准备过海南,但由于登不了船滞留在湛江。为了对他们实施有效隔离健康监测,防控组及时联合各县市区全城寻找定点酒店。事发突然,经营者的疑虑担忧、住客被劝退而引发的负面情绪、服务员的害怕辞工……面对所有的怨言骂声,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害怕到支持参与,市疫情防控组克服了种种困难,用专业的指引、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科学有序的组织、有效措施的指引,及时化解了危机。

孩子 战胜疫魔好好陪你

“孩子,你这么小,妈妈真的不想离开你,不想错过每个晚上陪你入睡,给你有足够的安全感,让你健康成长!”市卫健局宣传科的林日娟是一名90后的年轻妈妈,丈夫李声敬这次也是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的一员。夫妻两人一个在宣传信息组负责疫情通报、信息报送,一个在综合组负责疫情信息收集汇总,两人沟通最多,却一句没有聊过孩子的事。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市卫健局所有人员紧急回到单位进入了疫情防控战时状态,他们两人第二天一早就让老人把一岁多的孩子带回了乡下。

“现在爸爸妈妈正在斗疫魔,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战斗,去守护着全市人民的健康,只盼着早日战胜疫魔,我们就把每天记下来的战疫故事一一念给你听!就当是补回给你成长的礼物吧!”林日娟说,如果要问她想说什么——这就是她最想对孩子说的话和做的事!

在市卫健局里,80、90后年轻父母不少,有的干脆把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有的生病了都顾不上,有的甚至住在了局里……他们说,每天从早七点开始,常常要忙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回到家都是三更半夜的,顾不上老人孩子,还可能带给他们风险,所以只有辛苦家里人。

“妈妈,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在医疗救治组,正在仔细核对疑似病人收治情况的市保健局局长甘少平听到电话才想起来儿子还在等她带盒饭回家,而身旁打好的饭盒早已凉了。今年她本打算回乡陪伴90岁高龄的母亲,做些好吃的饭菜为今年准备高考的儿子补补营养。老人家年前就已经身体状况不好,现在也不知情况如何了,没人在家陪伴;儿子已经连着吃了10多天的面条,就连学校在网上布置的备考练习试卷也忘了给他打印……“我真的太对不起孩子了!没时间了,得去准备核对数据了!”这位妈妈急匆匆挂了电话。

请“战” 我们是健康守护员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一群人在负重前行!非常时期,见证着他们的光芒!

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收治和诊疗工作,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市卫健局科学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形成医疗救治合力。

“我们每个人都在战斗,除了支援一线,我们重点负责卫生系统的医用物资储备调用和后勤保障工作,我们就是防疫工作的后盾”。自大年三十开始,负责物资保障组的工作人员就在东奔西跑,不是在三亚,就是在广州。尽一切可能调动物资保障一线的防控工作。“一线战斗的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非常严格,要把好物资关。现在我们还在多方协调,尽量保证医用物资不断货,一线医疗人员生命安全才有保障!”

“实在是没时间多说……”面对记者,他们都是刚说两句便被工作电话打断。从早7点到深夜12点,三张表——发热病人、疑似病人收治情况、全市床位的调配等,医疗救治组几位负责数据统计的同志每天必须核对起码3次以上,这关系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科学推进。

在逆行的路上,临时战区指挥部办公室的协同作战越来越强。心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卫健人在用生命与时间赛跑,因为他们是人民健康的守护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