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患者救治、醫護人員培訓和疫情防控處置中的開業復工、資金保障情況

近期我省患者救治、醫護人員培訓情況和我省疫情防控處置中的開業復工、資金保障情況怎麼樣?2月13日,青海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在西寧召開第六場新聞發佈會,邀請省有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和醫護專家,回應公眾的關切與關注。

我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情況通報

我省患者救治、医护人员培训和疫情防控处置中的开业复工、资金保障情况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厙啟錄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8例,其中,西寧市15例,海北藏族自治州3例。截至2月12日24時,累計出院9例,現在院9例。現在院的9個病例中,在省第四人民醫院有8例,1例輕型,4例普通型,1例重型,2例危重型;在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有1例,為輕型。2月6日至12日,我省已連續7天沒有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

今天上午省衛生健康委已組織省級專家對省第四人民醫院的2個病例進行了評估,下午有2個患者出院。截至目前,青海省治癒出院患者為11名,繼續治療患者為7名。省衛生健康委將繼續密切關注還在住院的患者,積極組織專家會診,全力救治。

接下來,介紹確診病例醫療救治具體情況:

一是建立了全省分級救治網絡。確定了9家定點醫院,其中省級定點醫院1家,8個市州各1家醫院。省第四人民醫院是省級定點醫院;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為西寧市定點醫院。我省確診的18個病例都收住在省第四人民醫院和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其中,省第四人民醫院15例,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3例。兩家醫院在現階段的醫療救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定點醫院的確定,確保了我省確診患者有地方看病,做到了應收盡收。

二是成立了醫療救治專家組,建立了省內外多學科專家聯合救治工作機制。開展醫療救治工作以來,省衛生健康委集全省三級醫院醫療優質資源,成立由省人民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省第四人民醫院、青海紅十字醫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中醫院和省藏醫院相關專業人員的專家組,指導並參與全省醫療救治工作。專家組專業涵蓋感染、傳染、呼吸、重症、影像、檢驗、院感、藥學、中藏醫、新生兒、兒科、婦科、產科和護理等。各市州也成立了市州級專家組,指導當地醫療救治工作。專家組為每個確診病例制定了治療方案,確保確診患者有專家看病,做到了應治盡治。

藉此機會,我要感謝專家們,疫情就是命令,是你們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心上,把救治患者的重任扛在肩上,把患者的安危放在行動上。你們是抗擊疫情的真正英雄,天天關注患者病情,指導醫務人員有序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在患者需要的時候,隨叫隨到,從來沒有怨言,你們已經在定點醫院奔波20余天。你們把多年的臨床經驗用於疫情防治的關鍵時間,恪盡職守,甘於奉獻,勇於創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要特別感謝省人民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省第四人民醫院、青海紅十字醫院等醫院的重症、呼吸、感染、傳染、影像、檢驗等領域的專家們。對每個病例,你們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對於疑難或重症病例,你們及時牽線搭橋,邀請國家重症醫學和呼吸科專家進行線上會診,及時優化調整治療方案,會同正在武漢等地醫療救治的國家級專家,為我省患者科學救治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條件。

省外專家有,在武漢的國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杜斌,在武漢的國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北京中日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詹慶元,在武漢的國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中南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邱海波,上海瑞金醫院主任醫師、全國重症醫學學會現任主任委員陳德昌,還有解放軍空軍總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西京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等醫院的重症醫學科專家。藉此機會,對參與、支持和關心我省醫療救治的省外專家們,表示誠摯的感謝。我省確診患者醫療救治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效有你們的功勞,患者不會忘記你們,青海人民不會忘記你們。

另外,還要感謝中組部、團中央第20批援青博士服務團的專家們,你們發揮專業優勢,有的正在指導我省各地強化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院感防控、防護用品規範使用等工作,助力提升我省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能力;有的正在武漢抗擊疫情,向你們表示敬意。

三是落實四集中救治措施。疫情初期,省衛生健康委及時制定了醫療救治預案,按照“集中病例、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救治原則,集中在省第四人民醫院和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收住確診患者,集中調配感染、傳染、呼吸、重症、影像、檢驗、藥學和中醫等多學科專家,既方便優勢資源的集中調配,也為及時、有效、科學救治創造了條件。

四是強化科學、精準救治策略。我們對確診患者實行一天一會診,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團隊措施,省第四人民醫院和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黨政領導,全體醫務人員緊急動員,調集多學科最精銳力量,組織醫療救治團隊,切實落實救治方案,推行中西醫結合聯合治療,並通過心理疏導、營養支持、人文關愛、醫患溝通、健康教育等方式,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為早日治癒出院創造了條件。

藉此機會,要特別感謝始終堅守在發熱門診、留觀病房、尤其是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你們迎難而上,衝鋒在疫情防治阻擊戰的前沿陣地,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安全指數”;你們舍小家為大家,晝夜堅守在工作崗位,不懼被感染的風險,盡全力救治患者,給予患者最精心的看護;你們為了節約防護物資,不願回到安全區域,穿著防護服在隔離區短暫休息後繼續投入到工作中。你們的付出和堅守,彰顯了醫者大愛與擔當,給社會樹立了良好的醫者形象,增加了全社會更加堅定投入到打贏疫情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向你們表示敬意。

五是明確了患者出院標準。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診療方案要求,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間隔一天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方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其他科室治療。我省按照國家標準,結合武漢等地經驗和專家討論,對出院人員至少進行14天醫學隔離觀察,隔離期間,每天測2次體溫。

藉此機會,提醒廣大居民,有的在家待了兩週的人,似乎都開始放鬆了警惕。大家要明白,國家在抗疫,醫生在抗疫,但最關鍵的抗疫者,還是我們自己。嚴格的自我防護,是最後、也最有力的防線。現在才是抗疫關鍵時期,務必保持高度警惕,不可麻痺大意,前段時間大家都在家裡,病毒可能還無法趁虛而入,而現在企業復工復業、人員流動較前一段時間增加。為了不給病毒可乘之機,為了不功虧一潰,為了我們大家的健康,只要人人嚴格防護,為自己,為家人,也為國家,希望廣大居民服從政府、社區和村委會安排,多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做好個人防護。我相信,在省疫情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通過科學、精準救治,不斷總結經驗,持續加力,不斷鞏固防控成果,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能夠取得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

我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防控和救治能力培訓情況通報

我省患者救治、医护人员培训和疫情防控处置中的开业复工、资金保障情况

青海學者、43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教授趙生秀

一、培訓目的

新冠肺炎是乙類傳染性疾病,做好醫護人員的防護至關重要,特別是隨著馳援武漢力度的不斷加大,我省醫護人員隨時緊急出征,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時候,更應該提早做好醫護人員的各類防護準備,只有保護好醫護人員,醫護人員才能有能力救治患者,為此,省人民醫院率先在全省開展了醫護人員防控和救治能力的培訓,以實戰化的要求開展規範培訓,此舉得到了國務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第28指導組和中組部赴青博士團專家的高度認可。省衛生健康委成立了“青海省新冠肺炎防控救治能力培訓基地”,基地設在省人民醫院,負責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相關人員和師資的培訓。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一切為了醫護人員的安全,一切為了應對疫情的需要,把生命至上落小、落細、落實。

二、培訓的主要做法:

1、建立職業防護培訓組織機構:包括工作總策劃、基地管理、專責培訓、信息採集等。由省人民醫院主管院長具體負責,醫務處、護理部、院感科、科教處相互配合協作,組成三級防護培訓管理體系。並採用線上(即網絡培訓)+線下(即實景培訓)相結合的方式。

2、三級培訓模式:

一級培訓——所有參加培訓的學員首先要在各自醫院進行新冠肺炎基礎知識培訓,具備一定基礎和能力,通過培訓基地發佈的317護、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培訓為主。

二級培訓——在培訓基地實施精細、規範化培訓:除了相關最新指南的培訓,還特設置情景模擬技能訓練,設置符合新冠肺炎防控消毒隔離環境要求的三區兩通道的模擬留觀病房作為情景培訓的場所,對所有將要進入隔離病房工作的人員進行模擬培訓。隔離病房的佈局和用物擺設與真實的病房一致,醫護人員穿脫防護服的過程嚴格按照實戰要求進行。

三級培訓——隊員進入疫區後,根據當地的條件,因地制宜再次上崗前的強化培訓,包括消毒隔離、防護技術的再次集中培訓和考核,病區分區、工作流程的培訓、團隊成員、醫護配合的溝通等,為醫護人員的健康防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三、培訓受益群體

培訓班從 2月12日啟動,培訓的對象主要是:我省抽調的援助湖北專科護理團隊,第二、三批醫療隊和各市州定點醫院師資,涵蓋呼吸、重症、傳染、院感等相關專業,共330餘人。

通過培訓學員們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和最新院感防控指南以及發熱門診及留觀病房的管理流程的系統學習,瞭解掌握疫情的臨床特點、鑑別診斷,落實病例的發現與報告,熟悉掌握治療程序以及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轉運原則;現場就醫護人員的心理干預和醫務人員面對“新冠肺炎”如何進行有效的個人管理的經驗也進行了有效交流。學員防護用具的實踐操作更是讓學員受益匪淺。通過理論學習結合實際操作,做到真正的內強素質,外練技能。培訓結束後還將進行專業考核,確保人人過關,人人達標。

我們相信,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培訓,將全面提升我省醫務人員防護能力,進一步堅守我省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底線。經過嚴格培訓並考核合格的醫療隊將在未來協助湖北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時更好的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全省生活必需品保障供應暨商貿流通企業疫情防控和開復工情況通報

我省患者救治、医护人员培训和疫情防控处置中的开业复工、资金保障情况

省商務廳副廳長韓永勝

疫情發生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全省商務系統緊急動員、及時行動,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有效供應,1月23日啟動了生活必需品及應急商品的日報監測,每天密切監測市場供應情況。

一是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1月24日至2月12日,全省重點農產品批發企業累計調運蔬菜23000噸,平均每天調運1270噸,調入量超過春節前水平。全省共投放儲備豬肉874噸、牛羊肉636噸,肉、菜市場供應充足。各市州實施蔬菜和牛羊肉平價供應,市場保供更加有力。

二是生活必需品儲備有力。截至2月12日,全省重點糧油批發市場庫存大米10630噸、麵粉5953噸、食用油1379噸,重點企業儲備豬肉1501噸、牛羊肉1504噸,重點流通企業儲備方便麵16000箱、火腿腸5774箱、瓶裝水21000件。應急保供能力明顯提升。

三是商超骨幹作用有效發揮。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承擔了全省80%的農副產品和生鮮蔬菜供應,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全省各市州195 家大型商超生活必需品正常營業,有效保障了群眾基本生活。

四是成品油供應保障充足。全省重點油品銷售企業汽油庫存量三萬六千噸,柴油十一萬三千噸,全省成品油庫存充足、保供有力。同時,為分流消費人群,減少集聚採購,西寧市商務部門組織西寧農商公司為中石油十三座加油站便利店供應平價蔬菜,為群眾購買蔬菜提供了便利。

五是市場秩序總體良好。省商務廳向全省各商超企業及批發經營單位發出保供穩價告誡書,要求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確保正常營業時間,生活必需品不脫銷不斷檔。針對市場消費變化情況,商務部門及時發佈供應信息,穩定市場預期,引導公眾合理、理性消費,市場秩序良好。

生活必需品直接關係群眾的切身利益,直接關係群眾的生活質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以來群眾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省商務廳將加大對青藏高原農產品集散中心支持力度,積極組織貨源,提高保供能力。省商務廳緊密與甘肅、河南、山東、雲南等菜源地省溝通對接,確保全省生活必需品保供有力有序。

省委省政府在狠抓疫情防控的同時,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工作,要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建設“兩手抓、兩促進、兩不誤”,省政府即將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推動重大項目開復工的政策措施》。省商務廳按照相關要求,對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進行了具體安排。通過政府、社會、企業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天,全省大中型生活必需品超市開業率達到99%;菜市場開業率西寧市達到90%、全省達到52%;超市、便利店開業率西寧市達到90 %、全省達到18%。隨著業主逐步返回青海,全省小超市、便利店的開業率將逐步回升。

下一步,省商務廳將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抓實抓細,切實解決企業在復工營業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商貿企業復工營業。

一是有序組織商貿企業復工營業,逐步擴大行業範圍。在保障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各類生活必需品超市及社區便利店、蔬菜店正常營業的同時,有序引導餐飲店通過外賣、定點配送等方式開展送餐業務;逐步引導賓館、旅店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具備條件並履行報備、登記或審批程序後開門營業;積極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全面復工營業,鼓勵企業採用“自提櫃”提貨等方式,減少人員接觸;大力支持各類商貿企業採取線上預約、網上銷售、送貨上門、無接觸配送等靈活經營方式開展業務,“線下”轉“線上”,推廣“無接觸式配送”等模式,以滿足群眾生活。

二是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要求商貿企業在經營場所入口處繼續設立提示牌,利用廣播、電子屏、條幅等宣傳防控知識,進一步落實經營場所每日消毒、通風換氣、量體溫、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對群眾密切接觸的公共部位定時消毒。農貿市場要嚴格做好入場車輛信息登記、消毒等工作。

三是加強對商貿企業精準服務。指導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及時準確掌握本地區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情況,對已開業經營的,督促落實工作人員、營業場所等防控措施;尚未復工營業的,及時瞭解具體情況,一企一策,分類指導,積極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有序引導企業復工營業。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創造條件,適時復工營業。

我省疫情防控處置工作中的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持情況通報

我省患者救治、医护人员培训和疫情防控处置中的开业复工、资金保障情况

省財政廳副廳長榮增彥

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省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統一指揮下,迅速行動,主動作為,在資金和政策保障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疫情防控處置提供了財力保障。主要包括:

在資金保障方面,截至2月12日下午6點,全省各級財政已安排下達各類資金7.33億元優先用於支持全省疫情防控等公共衛生工作。其中:省級財政共安排5.94億元,各市(州)縣級財政安排1.39億元。這些資金統籌用於全省疫情防控中患者救治、物資和設備採購、向一線醫務人員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以及支持加強基層疫情防控能力,防止疫情向鄉村和城市社區擴散和蔓延等。從目前情況看,全省疫情防控經費是有保障的。

在政策保障方面,截至2月12日,省財政會同有關部門落實的中央財稅金融政策和自行制定的本省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患者治療費用按政策報銷後的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線醫療衛生人員給予定額臨時性工作補助,對赴湖北醫療隊醫務人員給予工作經費和生活補助。

二是建立應急政府採購制度,暫停一般性政府採購開標、評審活動,開闢防控物資採購綠色通道,簡化程序,提高採購效率。

三是對感染新冠肺炎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一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政策。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在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優先給予支持。

四是落實並出臺相應稅收優惠政策。省財政廳在全力落實好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涉及支持防護救治、物資供應、公益捐贈、復工復產4個方面12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會同相關部門對我省14家單位進口物資清單中的37種防控物資免徵進口關稅。

五是落實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中央貼息資金,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低於1.6%。對省內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作用突出的衛生防疫、醫藥產品、醫用器材生產企業,自2019年1月1日以後的貸款利息可申請專項資金支持。

除上述政策外,還有一系列具體政策,已向社會公開。這些政策措施,將有助於進一步降低相關企業生產運營和融資成本,加大防疫物資和醫藥產品供給保障力度,幫助企業渡過困難期,有效調動社會各方資源。省財政將會同相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工作,確保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同時,省財政廳還加強了國庫庫款調度,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協調人民銀行、代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商業銀行,開通資金支付綠色通道,確保基層防控和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三保”支出需要,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加快庫款調度力度,切實加大經費保障力度,真正做到政策落實到位、工作部署到位、預算安排到位、資金撥付到位、監督管理到位。省財政廳還會同相關部門在全國率先制定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範和加強疫情防控資金使用管理,強化對資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後全流程監管,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省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針對疫情防控已出臺各項措施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支持中小微企業的財稅政策。省財政廳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細化。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財政保障的最終目標就是確保人民群眾絕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全省絕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下一步省財政將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需要,繼續做好經費保障工作,管好用好資金,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更好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