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措施

惠济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措施

郑报全媒体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张超 李雪 文/图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春节计划,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不畏艰险、勇敢担当,用责任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

面对疫情,惠济区与时间赛跑,将干部力量压实下沉在一线,以千钧之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推进有序。


惠济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措施

优化配置,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立春已过,但夜晚依旧寒冷,惠济区长兴路街道长兴社区裕华美欣小区执勤卡点上的李海峰在门前来回踱步,双手不停的摩擦。每当有人员出入小区,他总是熟练的完成体温测量、指导扫描码登记、核对“两证”(身份证、出入证)等一系列“规定动作”,没有丝毫懈怠。作为惠济区3161个卡点值守人员之一,像李海峰这样认真值守的例子数不胜数。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要求,惠济区优化制定居民小区(村)疫情防控检查服务卡点工作标准,对全区353个村(社区)卡点人员进出、返郑人员隔离观察、发热人员处置、人员车辆消杀消毒等工作实行程序化管理。同时加大对卡点人员培训,做到政策清、程序熟、会实操、能应变。

随着疫情防控各类配套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科学化防控”越来越多体现在实际操作当中。在惠济区迎宾路街道,“一小区一码”成了卡口登记工作的“新风尚”。“现在实行扫码登记后住址信息一键确认,既完善了工作流程,又提高了卡口认证效率,避免了手动填表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家住永威迎宾府的王女士说。

不断优化的还有各村(社区)卡口的管控专班。按照“机关干部+民警+社区人员+志愿者”的队伍配置,惠济区注重发挥专班队伍职业优势,让队员们各司其职,引导居民合理出行,提高防控意识。李卓远是花园口村的大学生,看到为战“疫”早出晚归的父亲,他组织同村的几名大学生,主动到疫情服务站参与志愿服务,宣传防疫知识和政策,劝离扎堆聊天的群众,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一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作为。长兴路公安分局迎宾路治安中队副中队长宋纯辉在一次卡点执勤中接到举报,某地下车库停有一辆鄂A牌照轿车,他当即与车主取得联系,并协同辖区疾控部门对该车主一家逐一进行了体温测量,并妥善安排好居家隔离工作。村(社区)卡口专班队伍为辖区群众健康安全筑起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惠济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措施

严密排查,当好辖区群众健康“守护人”

“您好,请问您是XX女士吗?我是绿源社区负责人邵蓓,现在跟您核实一下信息……麻烦您存下我的电话,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向我反映。”像这样的通话,大河路街道办事处绿源社区负责人邵蓓不知道每天要打多少次。随着各地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逐步推进,由此带来的返郑人员增加、人群流动性增强等情况,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惠济区召开专题会议,就辖区返郑人员排查管控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在惠济辖区各高速收费站和城市出入市口,由公安、交警、交通、卫健、属地党员干部组建而成的卡口队伍,严格落实“五必查”要求,对经过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疏导车辆和应急处置工作。来自花园口镇的党员干部侯磊是郑新黄河大桥卡口的负责人,他带领26 名卡口工作人员自除夕开始,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24 小时的轮班值守,为的是担起守护郑州“北大门”这份重任。

在人员流动大的小区、村民安置区,惠济区“排查”队伍利用专业大数据资源和网格化平台,强化重点人群管理,对正在实施居家隔离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

“哪些区域有隔离人员居住,哪些邻居已经解除隔离,在小区的‘分色管理图’上都能够及时掌握。”对于刘寨街道兴隆铺社区实行的“分色管理”模式,群众认可这本“明白账”。对于管理相对薄弱的无主管楼院,惠济区在84个无主管楼院建起了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绿洲花园”小区的24名社区党员和业主自建队伍“守护家园”的故事,成为惠济区临时党支部在社区管理中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形势,惠济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战斗力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全区各村(社区)、高速站口、医疗机构等疫情防控一线,纷纷成立由街道机关、区直单位、卫健部门和村(社区)党员组成的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凝聚起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目前,全区疫情防控一线已成立临时党支部56个、临时党小组295个,对所有疫情防控卡口实现党建全覆盖。

“通知,很抱歉告诉大家,春节假期取消,请村干部明天开始到岗到位。”大年初一,江山路街道苏屯村支部书记董黎霞在工作群中发出这样一则通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的严峻形势,董黎霞带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借助“1+6+N”党员联系户制度,深入小区楼院、村民家中走访排查,广泛宣传防疫知识、认真落实管控措施、积极参与社会捐助,在她的带领下,苏屯村村民抗疫防疫工作拧成了一股绳。

疫情防控一线,像董黎霞这样身先士卒的优秀党员还有很多。江山路街道干部陈增润不分日夜坚守在高速路惠济站出入口;师家河村78岁老党员王遂义主动请缨和年轻干部分担……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号召和广大党员带动下,辖区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等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全区组建民兵队伍8支,参与人数240人,成立防控志愿者队伍71支,参与人数2878人。


惠济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措施

严而有情,疫情防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赢得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离不开用心的服务和贴心的关怀。元宵佳节,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水饺;微信群里,一声声问寒问暖的贴心祝福;小区门口,一箱箱统一配送的水果、蔬菜。惠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群众看得见、听得到。

郑州市第12号通告发出后,惠济区将通告传达到辖区各卡点,要求各村、社区不得限制居民出行,引导居民合理安排出入时间,错峰出行。

在惠济区刘寨街道的怡丰新都汇社区,运送生活物资的车辆开进楼院,社区工作人员正清点各位业主订制的生活必需品。“买的有生抽、面粉、鸡蛋、蔬菜,还有水果。疫情防控后,我们家是第三次这样买菜,很方便,而且还便宜。”刘寨街道社区开展的线上下单、线下服务工作,得到了的居民的赞许。

在位于花园口镇的郑州智慧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40000公斤的萝卜、15000公斤的大白菜堆起来像两座小山丘,通过与市场管理部门对接沟通,这些蔬菜都会以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起到市场价格引导的作用。


惠济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措施

围绕企业复产复工实际,惠济区经过走访调研,成立了由区科工局牵头负责的“惠济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专业服务组”和“惠济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联合审核小组”,一方面到企业解释政策、张贴公告、了解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安排专人为企业复工提供服务及审核。针对辖区企业货物运输车辆证照不能出省、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包装供应商配套物资不到位等问题,惠济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组也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和上报问题,目前已有6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惠济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