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冰连”:冬季“追冰”守岗尽责

“菁冰连”:冬季“追冰”守岗尽责

辽东湾海冰一角。

 春节,是亲人团聚,守岁迎新之时。就在许多人忙活着如何回家过一个团圆年时,有一支来自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海冰科研团队——国家青年文明号“菁冰连”,一直在野外开展海冰观测,为冰区海洋安全保障和海冰科研积累第一手数据默默坚守着。

  开展全冬季观测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域,而辽东湾通常是渤海结冰最早的海域,也是终冰最晚的海域。一般于每年的11月下旬开始结冰,次年3月中旬终冰,冰期为110天左右。

  因此,每年12月~次年3月,“菁冰连”都要进行辽东湾东岸全冬季海冰观测,至少每周一次,对大连温坨子到鲅鱼圈的辽东湾沿岸进行海冰冰情的定点观测和岸基雷达海冰观测。

  据介绍,“菁冰连”开展的全冬季海冰观测主要分为时间尺度、空间尺度2个方面。具体而言,时间尺度为全冬季开展观测监测,包括定点、大面观测,并做好重冰期、突发冰情的应急监测准备。空间尺度为在辽东湾东岸开展2个定点每日观测和沿岸冰情大面定期观测。

  关注重点海域

  北纬40度18分31秒,东经122度4分53秒,这里是我国最北、冬季海水温度最低的海域,同时也是每年冬季海冰冰情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辽东湾营口鲅鱼圈海域。

  鲅鱼圈岸基雷达海冰观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第一支海冰调查团队经多年现场调研,综合考虑冰情代表性和雷达测冰技术要求等因素后,最终选取了该处作为岸基雷达测冰最佳地点。从此,连续多年的海冰观测为辽东湾乃至渤海的冰情发展分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作为我国雷达海冰监测技术研发与业务转化的示范基地,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负责鲅鱼圈岸基测冰雷达日常运行管理和海冰观测,并提供海冰灾害发生期间的雷达观测分析处理资料,至今已在此连续进行了近30个冬季。

  自2019年12月下旬开始,“菁冰连”就一直关注鲅鱼圈海域现场冰情发展情况,及时启动本年度雷达海冰业务观测工作。雷达远程控制与不定期的现场观测相结合,确保雷达海冰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聚焦核电安全

  核电是我国重点扶持发展的清洁能源,因就近取排水方便等原因,我国核电站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冬季海冰,对我国冰区第一座投产运行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构成了较大威胁。如海冰堵塞取水口设施,还可能导致机组跳闸等不利后果,给核电站带来巨大损失。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着手为冰区重大产业提供海冰监测与安全保障服务,特别是近7年来,基于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开展了核电冷源安全海冰监测工作。

  每年冬季,该团队都会派遣技术人员到红沿河核电站的关键取水部位进行现场巡视、采样,为红沿河核电站提供冷源安全保障服务。从海面开始结冰,到最后一块冰碴融化,该团队制订了系统的核电冷源取水保障工作方案,按时发送冰情信息,有效保障了核电冷源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海冰监测技术能够切实服务核电产业发展,海冰科研团队还初步构建了多尺度的监测技术体系,采用小范围视频海冰信息提取、重冰期移动雷达大冰块跟踪、泵房水温监测巡查等手段,对冰絮骤凝、碎冰下潜和大冰块堵塞等海冰致险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有效提高了信息产品的准确度和技术采纳率。

  据介绍,这一技术框架不仅应用于冰区核电冷源监测预警,还可用于港口码头和航道安全、海上石油平台运营、水产养殖等保障工作,为政府部门在冰区重大产业的海冰风险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日行万步是常态

  任何一门应用科学的成就,都离不开其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领域的研究进展,工程海冰学科更是如此,年年在茫茫冰原坚守,日日与孤单寂寞相伴。日行数万步,这已经是“菁冰连”的工作常态。

  以前,为了测量固定冰外缘线,团队成员要用安全绳连在一起,探索着向冰面远处走去,不仅一次作业数小时、饿了只能“热水加饼干”,还要时刻注意危险的冰缝和犬牙交错的尖锐海冰。

  冬季“追冰”,守岗尽责,对“菁冰连”这样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团队来说,比寒冷和低温更牵动人心的是对亲人的牵挂。“菁冰连”团队成员中,有的人是有嗷嗷待哺幼儿的父母,有的人是新婚不久的丈夫,每一名成员都有回家过年的理由,但大家却往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工作放在首位。在他们看来,老一代海冰人在更为艰苦的环境下,几十年如一日,夜以继日地推进海冰监测技术研究,而现在的条件比他们强多了。

  “我们海冰科研团队有40年海冰调查研究历史、30年岸基雷达监测技术积累、20年工程海冰学科创建发展、7年冰区核电工程安全保障经验。”“菁冰连”号长许宁表示,近年来,除了现场常规观测,团队还引入了无人机、移动雷达、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如今,想到团队的监测数据、监测技术等能够应用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之中,心中虽苦犹荣。

  目前,“菁冰连”在辽东湾沿线已开展了大连市、鲅鱼圈等多处海冰现场调查与观测工作,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海冰冰情数据,为有效应对渤海冬季冰区生态状况和海冰防灾减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记者 高 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