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文丨ArkCrimson@bigfun社區

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頓區域莫里恩市,由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投資的一座製造汽車用玻璃的玻璃廠即將拔地而起,對於一個百廢待興的“鐵鏽地帶”而言,這似乎是一件值得所有人歡欣鼓舞的事情。工人重新找到了工作,當地的就業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哪怕時薪遠不及之前30美金;而曹德旺也決心遠赴重洋,讓美國人見識一番中國企業是如何取得成功的。這裡似乎即將煥發生機,所在的路段也被命名為“福耀大道”,但事情的發展,似乎和所有人的想象都截然不同......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影片不加旁白敘述,採用訪談的方式將來自不同的聲音放在了同一個鏡頭下,將雙方的矛盾、衝突毫無保留的展示在大眾面前,影片一經播出便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近日獲得了第92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即使在Netflix未能覆蓋到的中國,在經歷“996”風波後,相信每個人也都會對影片產生共鳴以及自己的觀點。

本文涉及較為嚴重的劇透,請酌情觀看!

美國工廠、中國模式

一開始的曹德旺選擇了入鄉隨俗,聘用了美國的高管,對待已經被寫入法律的雙休、八小時工作制也絲毫不敢逾矩,倘若工廠此刻就能做到盈利,故事可能就會是個圓滿大結局,我們可能看到的是雙方一同進步,攜手應對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挑戰。但曹德旺的這份入鄉隨俗,對於美國工人而言只是理所應當的甚至不太滿意的待遇,影片處處暗示此前“通用”汽車給予他們的豐厚待遇,時薪30美元,買房買車、贍養子女已然不是問題。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雙方的矛盾至始至終都存在,同時也很難調和。當工廠出現虧損,工人開始抱怨工資低、待遇差、工作枯燥乏味,沒有從中國同事那得到應有的尊重時,矛盾一觸即發,工人希望引進工會維護自身權益,而工廠方面也認為美國工人不夠積極勤勞,沒有帶來足夠的效益,引入工會後將導致更嚴重的效率低下。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美國工人被中國主管訓斥,委屈落淚時,另一名負責調解和安慰的工人對鏡頭說了這麼一句話:“他們只在乎誰對誰錯,沒有尋找解決辦法。”而在後來的事態發展中,雙方只為自己尋找解決方法,不在乎是對是錯了。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於是,故事理所應當的發展成了一場關於“福耀工廠”是否加入“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 美國最大的獨立工會)的戰役。工廠方面多管齊下,一方面花費一百萬美元僱傭反工會諮詢公司讓工人對自己的維權運動的舉措產生懷疑,另一方開除積極參加工會活動的工人,通過言論讓年輕的工人對罷工的後果產生擔憂。就這樣,最後的比分差距懸殊,“福耀工廠”沒有加入工會,此前曹德旺也換掉了美國的高管,改用中國的高管。至此,故事也塵埃落定,“福耀工廠”儼然是一個落地美國,僱傭美國工人的徹徹底底的中國工廠。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當不同歷史進程的兩種模式碰撞

《最後一輛車:通用王國的破產》是博格納爾和賴克特拍攝的另一部40分鐘紀錄片,從工人的視角去看待通用汽車關閉工廠後的變化。這使得《美國工廠》帶上了點續傳的氣息,不同的是,《最後一輛車》由於沒有得到高層許可,只能講述工人的聲音,而《美國工廠》在得到曹德旺的許可後,能夠全方面展示工廠中各個階層的聲音。導演正是好奇這在片“通用”的廢墟之上,一箇中方投資的美國工廠究竟會發生什麼故事,才有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計劃。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可以預想到的是一方作為上升期的發展中國家企業勢必與身處發達國家的藍領階級產生衝突,身處不同歷史進程的兩種文化、企業管理方式產生碰撞後必定會擦出一些火花。但不曾讓導演料到的是,一開始美國工人認為中國工人不重視安全問題,一昧貪求速度;中方工人抱怨美國國人說說笑笑,工作不夠勤勞認真。這種常見的文化衝突在美國高管參加中國總部年會後愈演愈烈,他們在中國總部看到了軍事化的管理方式,看到了一天能產7000片玻璃的流水線;也看到了中國工人沒有佩戴護目鏡,挑揀玻璃時甚至沒有佩戴手套。最終急轉直下,矛盾在工會問題上暴露無遺,兩方最大的爭議集中在:“生存還是尊嚴”,上世紀的工會為美國工人爭取到了足夠的權益,但這裡的通用工廠卻不幸關閉, “福耀”提供了就業,卻滿足不了他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更高需求。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最為諷刺的是但在影片的最後,誰對誰錯已經不重要了。工廠投入使用機械臂代替人工,更多的工人即將面臨失業。這是讓工人最為絕望的,也是壓死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影片結尾字幕,到2030年,由於製造業業自動化,將會有3億多人需要重新尋找工作。在工人忙忙碌碌的步履中,影片結束了,留給我們的是對即將到來的自動化浪潮的思考,是一個時代變遷對一代人造成的壓力。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可能沒有準備好。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美國工人的眾生相

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的出發點是想站在美國工人的角度,從每個人的角度去描繪中美文化,企業管理方式的碰撞的衝突。在其過程中能做到不偏不倚,沒有用先入為主的觀點看待中國工人已經屬實不易。另一方面,影片採用訪談的方式,通過不同時間對不同個體的採訪,拼湊出每個人在這三年裡的變化,把每個人的生活鋪陳到一處,一個人在故事的一個時間段可能只有短短一個片段,甚至只有一句臺詞,但卻足夠讓你理解他內心的喜悅、期待、失望、無奈。中國工人王鶴18歲就進入福耀,在自己的崗位上待了20年,最終妻兒團聚,實現了自己有房有車,衣食無憂的生活。相較之下,美國工人的前後的際遇更讓人唏噓不已。吉爾(Jill)在進入福耀前處於失業狀態,寄居在姐妹的地下室中,除了電視和床頭櫃再沒有其他自己的東西,等到有了收入又住進了月租480美元的房子中,努力回到自己記憶中的中產階級的生活中去,最後又因積極投身引入工會的活動失去了工作,她心之所向的中產階級生活似乎再次變得遙不可及;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最讓我感到心酸的還是一個叫做Rob的工人,他欣賞中國同事的勤勞堅強,嘗試去了解不一樣的文化。他聲稱將會一直支持他的中國朋友,卻在兩年半後失去工作,原因是無法熟練使用電腦,鏡頭裡的他只剩下落寞的身影。影片開頭對Rob與中國同事一同玩耍的場景,恰恰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結局。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願你歷經磨難,依舊熱愛生活

小說家的使命在揭示現象,其他的工作,例如現象背後的原因,往往是哲學家的任務。紀錄片也是如此,這部花費了3年半的時間的紀錄片,在剪輯成110分鐘後,依舊沒有加入自己的觀點。所以在這裡,筆者也不談評價、感受。更情願借這部紀錄片送給大家一份希冀。

在毛姆的《刀鋒》中,主人公拉里在經歷各種生活、各種信仰理念的洗禮之後,毅然決然放棄了財富,選擇了回到紐約當一名出租車司機。或許是我達不到拉里的高度,至今我無法理解拉里的選擇,但哪怕只是小說人物,他也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而紀錄片裡的工人卻是沒有選擇,在製造業式微的美國,工人清楚“福耀”給他們帶來的與他們想要的相去甚遠,但他們還是對“福耀”的到來興奮不已,他們應該也沒有別的選擇了。而在發展程度遠不及美國的中國,工人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更差,再加之為了省錢,每年回家探親的次數少的可憐。他們也同樣清楚,自己沒有別的選擇,也正如影片中中國工人發出的感慨:“我以為他們生活很優越,不用像我們一樣為了生活犧牲那麼多。”

《美國工廠》: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場碰撞

我大學的專業比較冷門,校外生產實踐也曾到養殖場實習,對於影片中的工廠生活再熟悉不過了。工作辛苦累到大家倒頭就睡,所幸工資倒是對的上付出的勞動。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畢業後選擇了專業不對口但不反感的工作。但那些由於支持工會被開除、被自動化代替的工人沒有選擇了,對於上了年紀的工人更沒有其他的出路了。前段時間,魯迅老先生的名言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我也願大家發出自己的光,見識形形色色的生活後,依舊熱愛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