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本文系《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系列書摘,原作者:[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本文觀點不代表個人觀點。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在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全球變暖和網絡戰爭的時代,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等現在到底還能發揮多少作用?

這些宗教能幫助我們解決目前的主要問題嗎?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基督教農業


  • 技術問題:基督教農業

1、前現代時期,宗教要負責解決許多世俗領域的技術問題:

(1)農業:各種神聖曆法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該播種,什麼時候要收穫;配合寺廟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害蟲不興。

(2)醫學:也屬於宗教的領域,不管是在古埃及,還是中世紀的歐洲,生了病可能要找巫醫而不是醫生,去的是寺院而不是醫院。

2、當代:

醫療已經由生物學家和外科醫生接手,不再靠神職人員或誰來行神蹟。為何傳統宗教會輸掉這麼多地盤?

(1)它在農業或醫療保健上的表現實在不好。

(2)各家祭司或各方大師的真正專長從來就不是降雨、治療、預言或魔法,而一直都只是詮釋。例如如何在祈雨舞失敗的時候找到藉口,並讓人們繼續信神。

而科學的真正意義,是在於願意承認失敗、嘗試不同的方法。正因為如此,科學家逐漸學會怎樣種出更優良的作物、研製出更好的藥物。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中世紀醫學


  • 政策問題:伊斯蘭教經濟學

傳統宗教在大多數時候,就像現代科學理論的副手。

1、當伊朗的哈梅內伊要針對伊朗經濟做出重要決定時,他在經文中一定找不到需要的答案。他得求助於馬克思、弗裡德曼、哈耶克以及現代經濟學。當決定要提高利率、降低稅負、將國營企業民營化或簽署國際關稅協議時,哈梅內伊再運用其宗教知識和權威,把科學包裝進這段或那段經文裡。

2、基督教也是如此。基督徒既可能支持社會主義,也可能支持資本主義,而且耶穌說的某些內容還與共產主義相似。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 身份認同問題:沙地上不可跨越的那條線

人類的力量需要群眾合作,群眾合作又需要先打造群眾的身份認同,而且所有群眾的身份認同都以虛構的故事為基礎,而不是以科學事實或經濟必需品為根基。

不管是什葉派的伊朗、遜尼派的沙特阿拉伯,還是猶太教的以色列,實際上的差異都不大,都是官僚組織的民族國家,多少都奉行資本主義政策,都讓兒童接種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也都靠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制造炸彈,沒有什葉派官僚組織、遜尼派資本主義或猶太教物理學這種玩意兒。

所以,到底是什麼讓人們覺得自己有特殊之處,願意忠於某個人類部落,而且還要敵視另一個部落呢?

雖然宗教無法帶來雨水,無法醫治疾病,也無法制造炸彈,但能用來判斷誰是“我們”,誰又是“他們”,哪些是我們該醫治的目標,哪些又是我們該轟炸的對象。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人類就像一片不斷變動的沙地,為了畫出彼此明確的界線,宗教用的就是各種儀軌、儀式和典禮。


  • 如同婢女,侍奉著民族主義

日本神道教

日本推崇本土的神道教,作為日本身份認同的基石。事實上,日本這個國家重新改造了神道教。日本當時的精英分子篩選並採用了歐洲帝國主義的想法,使官方的“國家神道”融合了再現代不過的國家和種族觀念。另外,只要有助於鞏固國家忠誠,佛教、儒學或武士封建習俗元素一律採納。最重要的一點,國家神道的最高原則就是要崇敬日本天皇,認為天皇是一位永生神,是天照大神的直系後裔。

然而,這套制度完全發揮了神效。日本現代化發展的速度十分驚人,同時也使國民對國家極度忠誠。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其他例子

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今天許多國家都同樣在學習日本:

1、運用現代化共同的工具和架構;

2、另一方面,也依靠傳統宗教來維護自己獨特的國家認同。

國家神道在日本的角色,多少像東正教在俄羅斯、天主教在波蘭、伊斯蘭什葉派在伊朗、伊斯蘭瓦哈比派在沙特阿拉伯,以及猶太教在以色列的角色。

無論某個宗教看起來多麼古老,只要發揮一點兒想象力並重新詮釋,幾乎都能搭配最新的科技裝備,結合最先進的現代制度。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只要人類仍然需要大規模合作,而大規模合作依然需要虛構的共同信仰,宗教、儀軌和儀式的重要性就不會下降。

遺憾的是,這一切都讓傳統宗教成為人類問題的一部分,而沒有成為人類問題的解決方案。

宗教依然握有許多政治權力,可以鞏固國家身份認同,甚至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如果人類希望解決而非激化21世紀的全球性問題,那麼傳統宗教能做的似乎不多。

傳統宗教仍然只是如婢女般侍奉著現代民族主義。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人類現在形成了共同的文明,核戰爭、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等問題也只能從全球角度來解決。

但同時,民族主義和宗教仍然將人類文明分裂成許多常常敵對的陣營。

這種全球問題與地方認同之間的衝突,正危及全球最大規模的多元文化實驗:歐盟。歐盟的基礎,在於承諾要踐行共通的自由主義價值觀,現在卻因為融合與移民問題而處於崩潰的邊緣。


全球化、宗教與民族主義,《今日簡史》是怎麼說的?


本文系《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系列書摘,不代表個人觀點。

——————————————————

原書信息:

書名:《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