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築牢抗“疫”屏障

湖北慈善公益網訊(記者 詹鈞名 通訊員 讓東清 熊 軍)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打破了春節喜慶熱鬧的常規,一場驚天動地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漢川悄悄打響。

在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抗擊疫情的垃圾填埋場裡,有一群人格外忙碌,他們是身先士卒的黨員幹部、兢兢業業的生產管理員、任勞任怨的推土機師傅、馬不停蹄接送工作人員的後勤,……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用實際行動,築起抗擊疫情的牢固屏障。


傳薪播火,落實抗“疫”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打破了春節喜慶熱鬧的常規,一場驚天動地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悄悄打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採用科學方法,依靠科學手段,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夜以繼日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疫情如火,分秒必爭。疫情發生後,中心負責人曾凡軍不顧妻子臥病在床,參加抗疫戰鬥。他在園衛服務中心統一部署和指揮下,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分析研判疫情形勢,研究制定應急預案,落實任務分工。在被封城閉路居家隔離後,他依然時刻關心中心的抗疫工作,用電話聯繫中心班子成員,掌中心抗疫動態。中心副主任萬新平帶病堅守工作崗位,切實將各項措施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環節、具體人員,並引導員工科學防護,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發佈通知,統計職工的動態、基本情況,做好信息報送;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積極做好防疫工作的監督檢查,及時協調解決一線急、難、險、重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打贏疫情防控戰。

硬核擔當,築牢抗“疫”屏障


面對疫情,他們沒有退縮。每天6:00準時上崗一直到晚上9:00下班的三班倒工作是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推土司機戈遺虎、盧繼年、吳學仕。當整個城市還在沉睡的時候,前一天產生的各類生活垃圾陸陸續續運往漢川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他們每天要做的就是開著那輛長得像“坦克”的推土機,把那些清運車傾瀉下來的垃圾推平、壓實。從1月22日開始至今,平均每天處理的生活垃圾達635噸。在這個特別的春節裡從未休息過一天,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把活做得更精細一些,讓垃圾產生的面積減少一點,這樣使得清運車輛更能安全有序的進出填埋場。


眾志成城,凝成抗“疫”合力


由於情況特殊,垃圾填埋場的一線人員每天上下班都必須安排專職人員接送,這項艱鉅的任務就落到了朱世傑和王科兩位同志身上,這也意味著他們兩個人都要比其他同事起來得更早、回家得更晚。朱世傑同志(家住馬口)從疫情爆發後就直接從家裡搬到了單位,早上接完同事後,兩位同志還要在整個場區和辦公區,開展不留死角的全面清潔消毒,還要負責對進出場區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檢查其口罩、手套的佩戴情況。

而在這些一線工作人員的背後,特殊的時期,固廢中心負責填埋庫區生產管理的王銀華就變成了垃圾填埋場的操心“管家”。“這兩天感覺怎麼樣?身體有沒有哪裡不舒服。”每天早上王銀華都會對前來上班的工人們進行體溫測量,為他們配發2個口罩,還要做好防疫宣傳。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一直在奮鬥著,他說:“作為垃圾末端處置場所,垃圾填埋場在保持原本作業標準的基礎上,每天必須配製84消毒液、醫用酒精,對垃圾填埋場的工程機械、輔助車輛、計量室、辦公室、廁所等公共場所進行一日三次的消毒工作,方能保障工人的生產和生活安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築牢抗“疫”屏障


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築牢抗“疫”屏障


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築牢抗“疫”屏障


漢川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築牢抗“疫”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