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福海縣“寶媽”團演繹非凡《抗“疫”傳》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就張牙舞爪的給大家來了個“下馬威”,足夠嚴肅和殘酷,走錯“片場”的病毒鬧得大家人心惶惶。一場場真實的人與病毒抗“疫”劇情每天都在上演,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縣建設小區大門口,由紀委監委四位哺乳期媽媽組成的“寶媽”天團,正在演繹著不一樣的《抗“疫”傳》。

由於疫情期間嚴格的車輛管控,每日往返建設小區只能靠自己步行,她們將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照顧,清晨將孩子的“糧食”提前準備好,便踏著霓虹燈迎著寒風趕往建設小區。紀委監委幹部姬瑞莎從家到執勤點將近1個小時的路程,每天帶著一身涼氣卻熱情滿滿的來到值班室,社區保安勸她趕緊暖暖,她擺了擺手說:“走這麼遠剛好鍛鍊身體了,增強體能才能和疫情戰鬥到底,保護好大家,保護好我的孩子。”

“大媽,您看現在形勢這麼嚴峻,您在家待著就好,有需要買的東西給社區樓棟長和志願者打電話,他們馬上就把東西送到家門口了。”寶媽之一的方濛濛在勸返一位想出小區購買生活用品的大媽耐心地說道。

按照上級的安排和部署,為了嚴格控制人員流動,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寶媽”團同社區幹部一起,堅守在小區出入口,她們嚴格檢查每一位因工作、就醫等原因進出的每一位居民,耐心勸導每一位著想出而不能出的居民,他們緊緊把守著小區疫情傳播的重要途徑,站好為民保安全的每一班崗。

通過寶媽們耐心地解釋、溫柔的勸導、貼心的服務,很快便獲得了居民們的支持與配合。小區值班工作就像是防疫工作這個大機器中的一個小齒輪,只有每一個齒輪都順暢轉動,防疫工作才能順利運轉。

測溫槍不離手、消毒器不離身是寶媽們的常態,在寶媽值班微信群裡,除了通知每日的值班情況,最多的就是討論如何讓孩子吃飽的小妙招,寶媽迪麗努爾在群裡留言道:“因為每天隔得太久,孩子的‘糧食’好像不太夠吃了,寶媽們都要多多的喝水,增強抵抗力,為了孩子,加油。”

每晚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看到一天沒見的寶寶,媽媽們卻不能第一時間從家人手中接過孩子。“害怕身上帶回來的細菌和病毒危害寶寶的健康,所以我每次都要把衣服褲子放在門口的凳子上,用酒精多次消毒洗手後再抱孩子。大家都在儘自己所能抗擊疫情,我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員,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儘快戰勝疫情。”寶媽嶽童說。

疫情阻擊戰是嚴肅的,但卻充滿著感動與溫情,四位哺乳期母親不再只是孩子的媽媽,更是在這場戰“疫”中披荊斬棘的最美戰士。(通訊員 楊曉東 吳麗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