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2月13日,医护人员开始进驻河南“小汤山医院”,与此同时医院的名字——“郑州岐伯山医院”也正式启用。用岐伯山命名,也颇有深意。旨在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光大岐黄医术,健康华夏儿女为己任。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一则。“中医本,在岐黄;岐黄源,始新密”,岐伯山位于郑州所辖新密市苟堂镇南部,岐伯山地处嵩山东麓丘岭山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对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具有极其有利条件,东自风后顶,西至火门山,北自摩旗山,南至崆峒山,都适宜于中草药的生长。据统计,岐伯山区有植物药材170多种,丹参、半夏、防风、茵陈、地黄、黄连药质最佳,最著名的是密二花,曾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庄子》记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山”。黄帝把天下名医召集到岐伯山讲经布道,经国济世。据传,黄帝当年与蚩尤作战,九战九败,从今新密刘寨镇的黄帝宫迁居方沟村,在此拜岐伯为师,岐伯用其精湛的医术,帮助黄帝的部队治病疗伤,驱散瘟疫,使黄帝的部队逐渐强大,最终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岐伯在这里采药种药,治病救人,奠定中医药理论基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仰仗此医学理论祛除瘟疫病魔,养生修身。岐伯山周围有岐伯泉、岐伯庙、岐伯冢、岐伯洞,遗址有十多处,这正是黄帝引载岐伯而归的地方,正是黄帝与岐黄谈医论道的地方。附近村民仍在夏季用岐伯泉水沐浴,以此防病。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岐伯山医院 河南“小汤山”医院命名有深意 旨在光大岐黄医术


二则,岐伯,乃“华夏中医始祖”。今传《素问》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岐伯作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黄帝内经》主要以君臣问对形式阐述古代医学,当时与黄帝一起明堂论医的有伯高、鬼臾区、少师、少俞、雷公内经讨论的名医家,除岐伯外六位。鬼臾区又名大鸿,既是黄帝的领军之将,也是一位医家。黄帝平定天下之后,他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经难究其义理,以为经论”,因屯兵驻守具茨山,遂以岐伯为师,成为岐伯得力助手。由于黄帝经常往来,这里留下了许多遗迹。与大鸿山相邻的大隗山下有轩辕宫,也名南崖宫,顺治十六年(1659年)《新郑县志》记载,“轩辕宫在县西南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雍正九年(1731年)《河南通志·寺观》中也记载,“轩辕宫,在新郑西南四十里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这些代代相沿的奉祀传承着对岐伯等医家在此活动的恭敬。 以黄帝和岐伯之名所著《黄帝内经》成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以其卓远的智慧它总结了神农氏以来医学经验,创立了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因主要采用黄帝与岐伯君臣问对的方式,所以常称其为岐黄家言,进而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从事中医业者为“岐黄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