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0小时即被新冠病毒感染,新生宝宝如何防“疫”?


出生30小时即被新冠病毒感染,新生宝宝如何防“疫”?

导语:2月5日,武汉儿童医院迎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宝宝。他们都在出生后不久便确诊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中最小的确诊新生儿出生仅30小时。这两个宝宝的降临提示我们: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撰文 | 苑天琪

制版 | 赵利


何为母婴垂直传播?


传染病的众多传播途径中,除了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以外,母婴垂直传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许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艾滋病、乙肝、梅毒等,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风险。


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未出生的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如母亲患有传染病,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孩子。产妇分娩时,病毒也可能经过产道传播。而在孩子出生后,母亲在哺乳时,也可能将病毒通过乳汁传染给新生儿。


针对这三种传播方式,临床上有不同方式进行母婴阻断。针对宫内传播,孕产妇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减少体内病毒数量。针对产时传播,可以通过剖腹产,让胎儿不经产道娩出,减少感染风险。针对产后哺乳传播,可以对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目前,以上母婴阻断措施的成功率很高。


大家关心的问题,即新冠病毒是否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专家尚未给出明确的结论。我们可以同为冠状病毒引起的SARS为参照,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产妇感染SARS会导致新生儿感染,同时,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推断。东英吉利大学教授Paul Hunter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发生胎儿宫内传播,但在分娩时,新生儿会接触母亲的体液,感染可能会在这一阶段发生。


疫情当前,如何保护孕产妇和新生儿?


对准妈妈而言,做好防护、避免感染依旧是第一准则。虽然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但只要母亲不被感染,胎儿自然没有风险。因此,对于孕妈妈来说,减少外出,必要时戴口罩,勤洗手,依旧是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的。如必须进行产检,更要注意带好口罩,回家后立即换掉外出衣物,并用香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


新生儿免疫力较弱,需要更加细心的防护。新生儿居住的房间应保持通风,并用含氯消毒剂拖地、擦拭物品。同时,新生儿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家长需监测孩子的耳温,并注意观察进食、排便、精神状态等,一旦孩子出现体温升高、吃奶差、呼吸急促等现象,不建议在家观察,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


有些家长担心,母乳喂养也会增加传播病毒的风险。其实,如果妈妈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在哺乳过程前,妈妈需要带好口罩,洗手,并保持乳头的卫生。而

如果母亲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则应该暂停母乳喂养,并与新生儿隔离。


疫情当前,许多有小宝宝的家庭还面临着是否还要按期给孩子打疫苗。对这个问题,其实家长们不必过于焦虑。正常情况下,由于孩子生病等原因,也可能存在推迟接种疫苗的情况,通常尽快补种即可。但一些疫苗有相对严格的月龄、年龄限制,如脊髓灰质炎疫苗通常在二月龄时接种第一次,此类疫苗最好能在相应月龄之内接种。不过,如果当地正值流行病爆发期,家长首要的是做好婴幼儿的居家隔离,也可以延迟接种疫苗。


另外,三岁以下幼儿通常没有合适的口罩,因此,幼儿出门时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外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为孩子洗手,回家后尽快用流动的水和香皂为孩子洗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在给普通人带来健康风险的同时,也给有小宝宝的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疫情,全家动员,做好对妈妈和宝宝的防护,减轻新妈妈的焦虑,相信疫情过后,孩子们能在一个更健康、更积极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最小确诊宝宝出生仅30小时!新生儿如何“防疫”? 张成强,公众号“医学界儿科频道”

[2] Wong et al. Pregnancy and perinatal outcomes of women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1(1):292-7, 2004.

[3] 儿童防疫10问,人民日报微博 https://weibo.com/rmrb?refer_flag=1005055013_&is_hot=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