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0小時即被新冠病毒感染,新生寶寶如何防“疫”?


出生30小時即被新冠病毒感染,新生寶寶如何防“疫”?

導語:2月5日,武漢兒童醫院迎來了兩個特殊的小寶寶。他們都在出生後不久便確診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其中最小的確診新生兒出生僅30小時。這兩個寶寶的降臨提示我們: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風險。


撰文 | 苑天琪

製版 | 趙利


何為母嬰垂直傳播?


傳染病的眾多傳播途徑中,除了飛沫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等途徑以外,母嬰垂直傳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種。許多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如艾滋病、乙肝、梅毒等,都存在母嬰垂直傳播風險。


母嬰垂直傳播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進行:未出生的胎兒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如母親患有傳染病,病毒可能通過胎盤傳染給孩子。產婦分娩時,病毒也可能經過產道傳播。而在孩子出生後,母親在哺乳時,也可能將病毒通過乳汁傳染給新生兒。


針對這三種傳播方式,臨床上有不同方式進行母嬰阻斷。針對宮內傳播,孕產婦可以服用抗病毒藥物,減少體內病毒數量。針對產時傳播,可以通過剖腹產,讓胎兒不經產道娩出,減少感染風險。針對產後哺乳傳播,可以對新生兒進行人工餵養。目前,以上母嬰阻斷措施的成功率很高。


大家關心的問題,即新冠病毒是否能通過母嬰垂直傳播,專家尚未給出明確的結論。我們可以同為冠狀病毒引起的SARS為參照,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產婦感染SARS會導致新生兒感染,同時,專家也給出了自己的推斷。東英吉利大學教授Paul Hunter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以發生胎兒宮內傳播,但在分娩時,新生兒會接觸母親的體液,感染可能會在這一階段發生。


疫情當前,如何保護孕產婦和新生兒?


對準媽媽而言,做好防護、避免感染依舊是第一準則。雖然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但只要母親不被感染,胎兒自然沒有風險。因此,對於孕媽媽來說,減少外出,必要時戴口罩,勤洗手,依舊是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的。如必須進行產檢,更要注意帶好口罩,回家後立即換掉外出衣物,並用香皂或洗手液徹底洗手。


新生兒免疫力較弱,需要更加細心的防護。新生兒居住的房間應保持通風,並用含氯消毒劑拖地、擦拭物品。同時,新生兒屬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人群,家長需監測孩子的耳溫,並注意觀察進食、排便、精神狀態等,一旦孩子出現體溫升高、吃奶差、呼吸急促等現象,不建議在家觀察,應立即去醫院進行檢查。


有些家長擔心,母乳餵養也會增加傳播病毒的風險。其實,如果媽媽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還是可以進行母乳餵養的,但在哺乳過程前,媽媽需要帶好口罩,洗手,並保持乳頭的衛生。而

如果母親疑似或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則應該暫停母乳餵養,並與新生兒隔離。


疫情當前,許多有小寶寶的家庭還面臨著是否還要按期給孩子打疫苗。對這個問題,其實家長們不必過於焦慮。正常情況下,由於孩子生病等原因,也可能存在推遲接種疫苗的情況,通常儘快補種即可。但一些疫苗有相對嚴格的月齡、年齡限制,如脊髓灰質炎疫苗通常在二月齡時接種第一次,此類疫苗最好能在相應月齡之內接種。不過,如果當地正值流行病爆發期,家長首要的是做好嬰幼兒的居家隔離,也可以延遲接種疫苗。


另外,三歲以下幼兒通常沒有合適的口罩,因此,幼兒出門時應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外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為孩子洗手,回家後儘快用流動的水和香皂為孩子洗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在給普通人帶來健康風險的同時,也給有小寶寶的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疫情,全家動員,做好對媽媽和寶寶的防護,減輕新媽媽的焦慮,相信疫情過後,孩子們能在一個更健康、更積極的環境下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最小確診寶寶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如何“防疫”? 張成強,公眾號“醫學界兒科頻道”

[2] Wong et al. Pregnancy and perinatal outcomes of women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1(1):292-7, 2004.

[3] 兒童防疫10問,人民日報微博 https://weibo.com/rmrb?refer_flag=1005055013_&is_hot=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