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者|雲南西盟:“硬核”書記的“俠骨柔情”

戰“疫”者|雲南西盟:“硬核”書記的“俠骨柔情”

李剛堅守防疫一線 通訊員供圖

離家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好不容易相聚在一起,許久沒有見到爸爸的女兒還在和爸爸興奮地說著自己最近的情況,但是爸爸看起來憂心忡忡,一直在看手機。

這位父親的名字叫李剛,是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力所拉祜族鄉的黨委書記。

前幾年的春節,李剛都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直到2019年初全縣順利通過考核,在直過民族地區率先實現了脫貧摘帽,2020年的春節,他原本打算和家人好好團聚一番。

1月24日,大年三十,上海、天津、重慶、安徽四省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種種信息,讓李剛心中明白,自己必須儘快回到崗位,他拿著手機,生怕錯過工作指令。

“對不起,女兒,爸爸要回去了!”

“硬心腸”的父親給女兒留下一句話後,返回工作崗位。

集結

1月25日,大年初一,根據西盟縣防控疫情工作的統一部署,李剛已經開始電話、微信發佈工作指令,要求全鄉幹部職工及時掌握和轉發中央、省級、市級、縣級媒體的權威發佈信息,通知大家準備返回。

“李書記,大年初一就不讓人休息!”

“昨天大年三十,一家人開心相聚,我還喝了幾杯,早上還沒有起床呢李書記的信息就來了!”

战“疫”者|云南西盟:“硬核”书记的“侠骨柔情”

李剛堅守防疫一線 通訊員供圖

很多幹部和李剛一樣,好幾年沒有回家過春節。在還沒有意識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有人還想向他請假。李剛的態度很“硬”:“一切按照要求,嚴格執行落實好!”他在全鄉幹部職工微信群裡發出了信息。

“各位同事,目前疫情嚴重,請告知家人和身邊的朋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勤換衣,常通風,不去人多的地方,沒有急事就不要外出了,所有班子成員、站所負責人、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必須要24小時保持電話暢通……注意路途安全。”在李剛的通知裡,他用了好幾次“必須回”“務必到”這些“強硬”的字眼,但最後那句“注意路途安全”,讓幹部知道這就是那個熟悉的“剛書記”。

戰“疫”

1月27日,西盟縣及時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當天上午,市、縣就緊急召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

會議結束後,全員迅速進入戰鬥狀態,任何人都沒有醞釀的時間。

李剛第一時間就召集全體班子成員和各站所負責同志部署全鄉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此之前他每天都在研究疫情防控的相關措施,此刻一道道清晰的“硬指令”發佈,力所鄉的“疫”戰正式打響,全面推動。

“我們一定要嚴防嚴控,群防群控,設置管控點,嚴防病毒輸入;一定要馬上成立排查小分隊,細緻周密排查全鄉接觸過疫區人員情況。”

“我們一定要全面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用好全縣應急廣播平臺的‘大喇叭’,用好鄉、村、組三級幹群聯繫使用的微信群全覆蓋進行宣傳。”

“我們一定要算清家底,保證全鄉物資穩定,安排各村黨總支書記同步上報村級較大商鋪的物資儲備情況。”

“我們一定要強化監督,全體幹部思想必須重視,責任必須落實,工作必須到位。”

抗擊疫情,李剛始終是衝在最前面的那一個,他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轄區內排查出有密切接觸者,他親自組織群眾進行隔離;始終不放心的他會每天拿著喇叭對各個寨子進行喊話;每天打電話給各班子成員和各村組幹部瞭解疫情排查情況;每天到各管控點查看一遍;遇到群眾家裡辦白事他更是到群眾家裡幫忙、做工作。他說:“如果每天不自己到各個寨子裡轉一遍,我晚上根本無法睡覺。”

“李書記當時就打電話給我了,讓村組幹部一定要把居家隔離的群眾照顧好,要每天問著他們的體溫,發燒和咳嗽就要趕緊說,群眾不能出門,要過問著米、油、菜夠不夠?讓他們一定不要外出,隔離14天,一天也不能少!”南亢村黨總支書記娜襪說。

“我們24小時值班,兩組人輪換,村組幹部會給我們發鄉里統一補給的乾糧和水,我們也有禦寒的棉被。一開始沒有口罩,是李書記送我們了幾個,現在鄉里都配發了。”負責值守的左擴村巖滿說。

“疫情防控期間,偏偏遇上群眾家裡的白事,感情上來說我們理解,但是現在的形勢不允許聚集,李書記一邊下著'無情'的指令,一邊又組織了鄉里、村裡的幾位黨員和駐村隊員、駐村民警,一起幫群眾把喪事辦了。”力所鄉王雅村駐村第一書記解東明說。

西盟縣力所鄉借鑑以往積累總結的好經驗,對村組幹部、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和黨員群眾就地整合整編,變身成為62支312人的“守護家園服務隊”,由鄉黨委、政府統一管理,配發消毒藥品和用具,在全鄉開展全覆蓋、地毯式的排查登記,並對環境衛生和農戶家庭進行大清掃、大消毒,通過微信聯絡群每日收集情況,上報指揮部進行彙總分析。

“李書記思路清晰,縣裡面一來指示,他馬上就結合我們的實際提出思路和辦法,不論是以前脫貧攻堅還是現在的疫情防控,在這些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他以身作則,敢於擔當,天天都衝在最前面,我們沒有理由不緊緊跟上。”力所鄉副鄉長李扎莫說。

“我們全鄉的疫情防控工作是統一安排的,物資的調配也是,在抗擊疫情期間,村組幹部負責報送需要的物資,鄉里來統籌分配。李書記特別交代了各村的幹部,要照顧好日夜堅守的群眾,他們很辛苦。”力所鄉人大主席李林娟說。

最近幾天的李剛,在忙著全鄉的復工復產工作,引導群眾“戴著口罩保春耕”,在科學防護的前提下保證生產,疫情防控和發展生產“兩不誤”。水田裡、甘蔗地裡、包穀地裡、咖啡地旁都能見到李剛忙忙碌碌的身影。

一直衝在前面的李剛讓全鄉的幹部群眾看到的都是他的背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所有人的心裡樹起了黨員幹部示範帶頭的好形象。

战“疫”者|云南西盟:“硬核”书记的“侠骨柔情”

李剛堅守防疫一線 通訊員供圖

過往

力所鄉力所村阿佤來群眾巖嘎回憶說:“那天,我家房子著火,我們在滅火,李書記很快就到了,幫著我們滅火。火滅了,我家東西都燒光了,我也要垮了。李書記一直在安慰我,讓我振作,重新開始。週末他就回他家裡拿了一大箱他的衣服鞋子和物品給我。”。

“前年我爸病了,我急忙和李書記請假,要趕去醫院,當時從鄉里回縣裡的車沒有了,書記開著他的車送我回去的,我特別感動。”力所鄉組織幹事陳靜說。

“我原來是王雅村的村主任,後來我參加村幹部定向考試考公務員。我考進面試後,李書記很高興,但他看見我一身正式的衣服都沒有,就給我買了一套筆挺的西裝,我順利通過了面試,成了一名公務員。”力所鄉經濟辦主任巖頂說。

在所有人心裡,“硬核”的李剛書記已經活成每個人喜歡的樣子,大家都記得他工作中常說的那句話:“怕什麼?該上就上!有我們黨委政府在!有我在!”堅定的話語總是讓所有人安心。行事作風硬朗的李剛,自有他的“俠骨柔情”,眼睛裡、心裡裝著每一個人,錚錚鐵漢,卻溫情滿滿,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承諾。

雲南網通訊員 李紅輝 劉秋實 魏楊 李亞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