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路上,每個人都是英雄

素材來源 夾江縣委組織部

記者 宋凱

英雄者,國之幹。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不在於他們身份高低,謀事大小,就在於他們挺身而出,肩鴻任鉅,勇擔重任。從“兩彈一星”鄧稼先到“烈火英雄”邱少雲,從“華僑旗幟”陳嘉庚到“見義勇為”呂保民,中國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乏英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救治就是我的責任。”現任夾江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的伍聯軍同志,54歲的他面對此次疫情衝鋒在前、恪盡職守,連續半個多月未曾停歇。自1月18日樂山市衛健委召開“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培訓會後,伍聯軍便牽頭制定夾江縣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應急預案》,1月19日至2月4日,他先後組織醫務人員開展《“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1-5版)》培訓。

戰“疫”路上,每個人都是英雄

組織開展《“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1-5版)》培訓

在這場只有病毒沒有硝煙,隨時都可能面臨感染、病重與死亡的戰場上,到處都有他的身影。作為業務副院長,他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用行動踐行初心,選擇戴著口罩、護眼鏡、橡膠手套,穿上隔離防護服頂在一線戰場,坐在發熱門診耐心接診每一位病人。無論白天黑夜,只要接到急會診電話,他都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嫻熟地查看病人、詢問病史、瞭解檢查結果、確定診療方案。截止2月6日先後共收治醫學觀察病人6名,經過治療和2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全部治癒出院。他,是一名白衣天使,是一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疫戰英雄”!

戰“疫”路上,每個人都是英雄

坐診發熱門診 (左) 下鄉會診武漢回夾發熱病人(右)

“寶貝,等疫情結束,媽媽再好好給你講睡前故事。”漹城街道雲吟村村委委員鄭巧陽不僅是一名懷孕五個月的“二胎”準媽媽,她還有個7歲的女兒。丈夫平時在外打工不在家,都是她自己照顧孩子。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鄭巧陽每天早出晚歸,白天戴個口罩、提個小喇叭、套個紅袖套,頂著寒風就到田間地頭、村落院壩忙碌起來。上午她和防疫工作組走遍全村公共場所,貼公告、放喇叭,告知群眾多通風、勤洗手、少出門、戴口罩、不扎堆。全村10餘家茶館全部關閉停業,勸導取消農村酒席10餘家。下午,她又與村醫生入戶隨訪湖北返鄉人員,量體溫、講政策,叮囑他們觀察期間不要外出。晚上回家,鄭巧陽還要建立湖北返鄉人員管控臺賬及人員信息表,做好資料收集、整理、報送、存檔等工作。

戰“疫”路上,每個人都是英雄

入戶隨訪湖北返鄉人員

“怎麼懷孕了還出來啊?你都懷孕五個月了,快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這大冷天的,摔倒怎麼整?別太逞強了。你一塊人兩條命,萬一被感染了咋辦哦?”群眾、親戚紛紛勸她。面對這些善意的提醒,她除了道一聲感謝之外,依然一頭扎進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她,是一名普通幹部,是一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疫戰英雄”!

戰“疫”路上,每個人都是英雄

“工作雖有休息日,黨員沒有退休時。”74歲的李長貴是青衣街道鳳山社區村醫生,肢體3級殘疾,行動不便,2個多月前又遭遇車禍,腿上骨折,至今沒有痊癒,需要拄柺杖才能行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李長貴不顧自己身體的不便和尚未痊癒的腿傷,主動放棄春節假日和家人團聚的時光,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

戰“疫”路上,每個人都是英雄

冒雨上門為群眾測量體溫

身為村醫生,他每天都與疫區返夾人員進行“親密接觸”。不論颳風下雨,李長貴都堅持與社區幹部一道入戶進行返夾人員情況排查;堅持每天為來自4個生產隊的6戶27名疫區返夾居家觀察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不厭其煩地叮囑防控知識和注意事項、幫助他們疏導情緒。短短的幾天時間,74歲的殘疾村醫生李長貴走遍了鳳山社區的6個村民小組,參與入戶排查外地返夾人員1000餘人次,在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他的足跡。面對家人的質疑,李長貴笑了笑“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雖然我年紀大了,腿腳也不便,但只要組織用得上我,我隨時準備出發!”他,是一名殘疾村醫,是一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疫戰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支撐“疫戰英雄”不斷前行的,是為民擔當、為國奉獻的家國情懷,是以初心踐使命、以行動鑄忠誠的黨性修養,是心中那份割不斷、扯不開的責任牽掛。英雄主義,從不是單指某個人。面對疫情防控阻擊戰,當14億中國人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化身“疫戰英雄”時,待到春暖花開之際,定會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