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

素材来源 夹江县委组织部

记者 宋凯

英雄者,国之干。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在于他们身份高低,谋事大小,就在于他们挺身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从“两弹一星”邓稼先到“烈火英雄”邱少云,从“华侨旗帜”陈嘉庚到“见义勇为”吕保民,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救治就是我的责任。”现任夹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伍联军同志,54岁的他面对此次疫情冲锋在前、恪尽职守,连续半个多月未曾停歇。自1月18日乐山市卫健委召开“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培训会后,伍联军便牵头制定夹江县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应急预案》,1月19日至2月4日,他先后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1-5版)》培训。

战“疫”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

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1-5版)》培训

在这场只有病毒没有硝烟,随时都可能面临感染、病重与死亡的战场上,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作为业务副院长,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行动践行初心,选择戴着口罩、护眼镜、橡胶手套,穿上隔离防护服顶在一线战场,坐在发热门诊耐心接诊每一位病人。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接到急会诊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娴熟地查看病人、询问病史、了解检查结果、确定诊疗方案。截止2月6日先后共收治医学观察病人6名,经过治疗和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全部治愈出院。他,是一名白衣天使,是一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疫战英雄”!

战“疫”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

坐诊发热门诊 (左) 下乡会诊武汉回夹发热病人(右)

“宝贝,等疫情结束,妈妈再好好给你讲睡前故事。”漹城街道云吟村村委委员郑巧阳不仅是一名怀孕五个月的“二胎”准妈妈,她还有个7岁的女儿。丈夫平时在外打工不在家,都是她自己照顾孩子。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郑巧阳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戴个口罩、提个小喇叭、套个红袖套,顶着寒风就到田间地头、村落院坝忙碌起来。上午她和防疫工作组走遍全村公共场所,贴公告、放喇叭,告知群众多通风、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不扎堆。全村10余家茶馆全部关闭停业,劝导取消农村酒席10余家。下午,她又与村医生入户随访湖北返乡人员,量体温、讲政策,叮嘱他们观察期间不要外出。晚上回家,郑巧阳还要建立湖北返乡人员管控台账及人员信息表,做好资料收集、整理、报送、存档等工作。

战“疫”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

入户随访湖北返乡人员

“怎么怀孕了还出来啊?你都怀孕五个月了,快是两个孩子的妈了,这大冷天的,摔倒怎么整?别太逞强了。你一块人两条命,万一被感染了咋办哦?”群众、亲戚纷纷劝她。面对这些善意的提醒,她除了道一声感谢之外,依然一头扎进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她,是一名普通干部,是一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疫战英雄”!

战“疫”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

“工作虽有休息日,党员没有退休时。”74岁的李长贵是青衣街道凤山社区村医生,肢体3级残疾,行动不便,2个多月前又遭遇车祸,腿上骨折,至今没有痊愈,需要拄拐杖才能行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长贵不顾自己身体的不便和尚未痊愈的腿伤,主动放弃春节假日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战“疫”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

冒雨上门为群众测量体温

身为村医生,他每天都与疫区返夹人员进行“亲密接触”。不论刮风下雨,李长贵都坚持与社区干部一道入户进行返夹人员情况排查;坚持每天为来自4个生产队的6户27名疫区返夹居家观察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不厌其烦地叮嘱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疏导情绪。短短的几天时间,74岁的残疾村医生李长贵走遍了凤山社区的6个村民小组,参与入户排查外地返夹人员1000余人次,在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面对家人的质疑,李长贵笑了笑“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我年纪大了,腿脚也不便,但只要组织用得上我,我随时准备出发!”他,是一名残疾村医,是一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疫战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支撑“疫战英雄”不断前行的,是为民担当、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是以初心践使命、以行动铸忠诚的党性修养,是心中那份割不断、扯不开的责任牵挂。英雄主义,从不是单指某个人。面对疫情防控阻击战,当14亿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化身“疫战英雄”时,待到春暖花开之际,定会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