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宅在家做什麼好?不如藉機培養這種習慣,益處不止一點點

唸書的時候,老師常常要我們“想一想”。只是那時所想的問題,大都是課業上的,目的則是求知、考試與升學。

離開書本,那些問題就變得面貌模糊、空空泛泛,很難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不過,“想一想”卻是必要的,思考是人的本能。

正如法國哲人巴斯卡(Blaise Pascal)所說:“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如果疏於思考,人與蘆葦又有什麼差別呢?都是在生生滅滅的過程裡盤旋。

於是,擺在眼前的挑戰是,我們要弄清楚“想什麼”。

就“想什麼”來說,至少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1 習以為常的事

所謂“習以為常”,是指我們早已熟悉的生活模式與環境。

譬如,父母的養育、學校的教育、國家的保育,似乎都是理所當然,因而也不覺珍惜。

事實上呢?

我們可能是幸運的人,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人面臨生存的難題,我們的安居樂業並非理所當然。

只要稍加思索,我們就會立刻警覺,自己的幸福值得加倍珍惜。

不僅如此,我們視為平常的事,恐怕蘊含深刻的真理。

最熟悉的例子,莫過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自古以來,蘋果熟了都是向下落地,也曾經掉在不少人的頭上。

唯獨牛頓一人覺得“平常之中有不平常”,想要找出蘋果不往上飛而往下落的道理。

結果,他成為近代科學的奠基者。

科學上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在“不疑處有疑”,細心思考研究之後的結晶。

文學家與藝術家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所欣賞的偉大作品,不都是來自他們對於生活的觀察與思考?

觀察與思考、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綜合作用,高雅的境界才得以展現。

2 突發狀況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人生總會遇上一些“突發狀況”。

等事到臨頭再想辦法,恐怕來不及。

那麼,如何提早設想呢?

譬如,大的方面講,突然發生大地震,怎麼辦?

社會突然爆發大規模的疾病,怎麼辦?

具體到個人講,上班途中遇到車禍,怎麼辦?

家中突然著火,怎麼辦?

忽然聽到親人生病住院,怎麼辦?

“突發狀況”看似遙遠,卻隨時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各種情況多不勝數,我們該如何去應付呢?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做《問題手冊》(The Book of Questions)。

我特地託人買了寄來,一看發現:書中只有兩百多則“問題”,卻並無答案。

用意大概是,這些問題是要每一個人自己去面對的,所以沒有標準答案。

其中講到一個例子:

“假設你今天晚上就要離開人間,來不及向任何人道別,

那麼你最遺憾沒有跟誰講明什麼事?為什麼你到現在還不肯跟他(她)講明呢?”

這樣的問題確實打動人,會讓你不由自主想到很多。

只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這類“突發狀況”,我們就容易養成一種思考習慣:

想得深一些、想得遠一點,隨時準備應付各種變局。

由此向前跨一步,就會觸及“人生的根本意義”了。

3 人生的根本意義

這個問題的涵蓋面很廣,但是焦點卻十分清楚:

我是誰?我正在做什麼?我這樣做是為了什麼?這一切真是我所要的嗎?


傅佩榮:宅在家做什麼好?不如藉機培養這種習慣,益處不止一點點


以此為出發點,擴及我與他人的關係。

從最親密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同學朋友,延伸到與我們處於同一時空的人,以及那些古代的人。

想一想,我與他們的關連究竟有何基礎?做為一個人該如何?

做為一箇中國人該如何?做為一個“我”又該如何?

這一連串的問題,不一定能帶給我們滿意的答案;

但至少已經使我們認真面對自己,懂得欣賞波瀾壯闊的生命景觀;

然後適時發揮天賦的創意,使自己的存在更充實、更圓滿;

也使別人因著我的示範,而更能珍惜所擁有的,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

人生最重要的並非只有“活著”,還有“如何活”。

培養思考的習慣,是走上更充實、圓滿人生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