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祕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法國的奴阿密島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英文諺語:“A picture is better than a thousands of words.”中文的意思是,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把這句話用在攝影作品上,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1972年,美國攝影師尤金·史密斯在日本九州熊本縣的漁村拍攝的一張名為“母愛”的照片,揭示了當地的水域汙染,引發了世界各國對環保事業的高度關注。1991年,攝影師解海龍拍攝的一張名為“我要上學”的照片,掀起了支持希望工程的熱潮,成功開啟了中國希望工程的序幕。2015年,一張敘利亞小男孩溺死衝上岸的照片,讓世人看到戰爭的殘酷,也讓歐洲打開了接收難民的大門。照片帶來的衝擊力和感染力,可見一斑。

對於攝影師而言,照片不僅具備記錄功能,還應該傳達思想和情懷。作為聯合國環保大使,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獲得者,法國著名航拍攝影師揚·阿爾蒂斯-貝特朗,對攝影的追求更加明確。他30 年來一直從事航拍地球的工作,一幅幅高空航拍照片,不僅記錄了千姿百態的地球風貌,而且體現了其強烈的生態關懷和環保思想。

他還特地為青少年打造的一本講述地球故事的攝影圖冊《鳥瞰地球》。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本書通過圖片報道的形式,多維視角解讀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並且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始終,幫助孩子開拓全球視野,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地球,並學會更好地與地球相處。


01、悲天憫人的大師情懷,展現地球的美麗與憂傷


因為航拍作品是從上而下的視角,所以很多人也稱航拍為上帝視角的創作。上帝視角,亦稱全知視角,所以當貝特朗以俯瞰的角度拍攝地球時,就不只是心懷地球,而是洞察了人類與地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這種視角下,無論是沙漠、溼地、河流,還是海洋、森林、城市,皆是色彩豐富,場景壯觀,具有大氣磅礴、震撼人心的力量,充分展現了地球的美麗多變的身姿。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作為環保英雄,貝特朗航拍地球,不僅僅是為了呈現地球之美,還有極為深遠的目的。他與法國可持續發展專家伊莎貝爾·德拉諾伊強強聯手,通過照片和文字,把水、生物的多樣性、海洋、土地、城市、人類、食物、氣候8個部分,以及32個專題,多角度全方位呈現出來,讓人們看到地球的樣態和正在發生的改變,讓人們瞭解這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正在經歷怎樣的命運。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人的身體,那麼森林和海洋就如同人的肺,為地球提供氧氣;溼地就如同人的腎臟,負責過濾水中的有害物質。如果地球上的任何器官出了問題,那麼整個身體功能就會削弱。令人吃驚的是,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地球的上的溼地竟然消失了一半。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博茨瓦納,奧卡萬戈三角洲,沼澤地中的大象


溼地僅佔地球面積的6%,卻生活著10萬種動物,為15億-30億人提供飲用水,並且可以過濾農業和工業的汙染物。可是,人們不瞭解溼地的重要性,於是抽乾溼地中的水,將其變為耕地;讓沼澤乾涸,將其變為城市用地。總之,人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肆無忌憚地侵佔溼地。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加拿大,秋天的森林


溼地的消失僅是冰山一角,森林、海洋、河流、礦產的危機亦十分嚴峻。你也許不知道,我們吃的薯片,正在讓森林大片消失。印度尼西的森林因大規模種植棕櫚樹而大面積消失,由棕櫚樹提煉的油脂,可以用來製作餅乾、薯片、香皂等。亞馬孫流域的森林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人們砍伐掉森林,大規模地種植大豆。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印度尼西亞新種植的棕櫚樹


溼地和森林的大面積消失,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甚至滅絕,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漠化,全球氣候變暖,生態平衡破壞,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對於地球而言,真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地球在無聲的呻吟和抗議,但是人們沒有聽到。雖然人類依賴地球而生存,大多數人卻缺乏關懷和理解地球的視角和胸襟。幸運的是,貝特朗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他用多維視角,把地球的美麗和憂傷真實在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們反思自己對待地球的態度和行為是否是友好的。


02、可行性建議與措施,改善全球可持續發展危機

全球人口過度增長、土地過度利用、水資源匱乏、森林溼地減少、礦產資源面臨枯竭、物種面臨滅絕、環境汙染、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問題,讓

地球承受著超負荷的重擔,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勢在必行。

面對如此嚴峻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危機,我們要自我反省,但不必太過擔憂。貝特朗和伊莎貝爾縱觀世界各國應對危機的對策和經驗,總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議和措施,幫助人們改善全球可持續發展危機。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丹麥哥本哈根附近公園裡的鹿


自然環境的破壞和人口數量的增大,使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了。不過,人類還是可以與野生動物更和諧地相處。譬如,德國加強了保護森林的力度,使歐洲野生動物擁有了理想的避難所。丹麥在哥本哈根附近建立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公園,許多野生動物得以在此繁衍生息。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毛里塔尼亞,提希特附近種植的小片作物


地球上1/3的土地在退化,其中西非沙漠的邊界,每年都要向外擴大幾千米。這是因為人類對森林的砍伐、在草原上過度放牧等,造成了土地的沙漠化。而針對這一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多種樹,慢慢找回失去的土地。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突尼斯,捕魚人


工業化捕魚使海洋中的魚類總量迅速減少,超過75%的漁業資源正在或已經遭到了過度捕撈,1/3的海洋生物瀕臨滅絕,很多重要魚類的數量減少了90%。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手工捕魚,是一種可持續模式。如果控制工業捕魚,鼓勵手工捕魚,捕魚業會是地球上唯一可持續發展的工業。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法國上加龍省的風力發電廠


書中還給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議,建設綠色城市和環保社區、大力發展新能源、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限制農民使用農藥等。但是對於人類而言,很多問題往往是知易行難。然而,當我們全面瞭解地球的現狀後,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不言而喻的。

1948年時,美國生態學家利奧波德在《沙鄉年鑑》的序言中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如今,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為了追求一種所謂更高層次的“生活水平”,是否必須要以犧牲那些自然的、野生的且又不受約束的東西為代價。對於我們中的少數人而言,目睹天鵝的機會遠遠要比看電視重要,看到白頭翁花綻放是我們的權利,就和言論自由是我們的權利一樣。”

70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仍然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比利奧波德有更深的體悟和更明確的方向。地球的健康才是人類的終極健康,所以請善待我們生存的地球,給自己和地球一個美好的明天。


03、做有擔當的公民,謀求人類和地球的協調發展

蜂農向我們發出警告:全世界範圍內的蜜蜂都在大量死亡。眾所周知,蜜蜂擔負著傳播花粉的重任,如果沒有蜜蜂或同類昆蟲,80%的作物將無法繁衍。為此,愛因斯坦明確指出:“如果蜜蜂徹底滅絕,那麼人類最多也只能存活4年了。”顯然,人類的命運依存於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所以,敬畏地球上的每一種生命,是人類對自己命運最好的主宰。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芬蘭,波卡拉,波羅的海上的小島


我們每個人只有從自身做起,努力做有擔當的公民,才能真正地改變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如何做有擔當的公民呢?我們首先應該在自己家裡踐行環保。香皂比淋浴液更環保,所以我們要儘量用香皂沐浴。不要把清漆、化學溶劑和不可溶解的顏料倒入水中,不要把用過的油倒進洗手池或者廁所。因為,我們所扔掉的一切,最後都將進入大海,從而導致海洋汙染的加劇。

據專家估計,每年有100萬隻海鳥、10萬隻哺乳動物和海龜會因為吞嚥塑料垃圾窒息而死。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儘量減少使用塑料製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塑料袋,用環保袋代替塑料袋。只要我們每個人以身作則,那麼塑料汙染就會慢慢改善。

我們全年都會吃到西紅柿,因為我們會從遙遠而炎熱的國家和地區進口西紅柿,或是在溫室中種植西紅柿。但是運輸和大棚中的加熱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而這成為氣候變暖的一大誘因。

所以,我們應該儘量在本地蔬果自然成熟時再食用它們。


世界級航拍大師用多維視角,揭秘人類與地球微妙而深遠的關係

法國勒芒市,萬顆愛心結成紅絲帶


我們除了以身作則外,也可以加入環保組織,支持自己認為正義的訴求和行動,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保護和重塑地球。

每個人只有做有擔當的公民,才能逐步實現人類和地球的協調發展。

人類自誕生以來,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與地球生息與共。地球是慷慨無私的,它向人類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各種資源,讓人類在自己的懷抱裡自由地繁衍生息。但是,當人類對地球恣意施虐、過度索取時,它又會雷厲風行地給予人類懲罰。可見,人類與地球之間的關係是微妙的。此外,人類對待地球的態度和行為,決定了自己和地球未來的命運。可見,人類與地球之間的關係又是深遠的。所以,對於人類唯一的棲身之所——地球,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和保護。

《鳥瞰地球》針對的讀者不止是青少年,還包括我們每一個人。它通過一個個與地球有關的故事,讓我們認識自我、認識地球,學會與地球和諧共處。魯迅先生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願我們每個人都提高環保意識,為保護和重塑地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