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最唯美的詩句,你覺得是哪一首?

圍城沒了牆


被譽為最美結婚證書的民國婚書,上面的文字是: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裡面許多吉祥話都來自於《詩經》

如“桃花灼灼,宜室宜家。”改編自《詩經 國風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 國風 周南 桃夭》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國風·周南·桃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也是我心中《詩經》裡最唯美動人的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 國風 周南 桃夭》
  • 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麗,生機勃勃的樣子。

  • 灼灼:花朵色彩鮮豔如火,明亮鮮豔的樣子。

  • 華:同“花”,指盛開的花。

  • 之子:這位姑娘。

  • 于歸: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歸宿,故稱“歸”。

  • 於:去,往。

  • 宜:和順、親善。

  • 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 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結實很多的樣子。此處指桃實肥厚肥大的樣子。蕡,果實碩大的樣子。

  • 蓁(zhēn)蓁:樹葉繁密的樣子。這裡形容桃葉茂盛。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甜。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後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隨風展。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樂又平安。

名家評價:

宋代朱熹《詩集傳》:“文王之化,自家而國,男女以正,婚姻以時,故詩人因所見以起興,而嘆其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然則桃之有華(花),正婚姻之時也。”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桃花色最豔,故以取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

據《周禮》雲:“仲春,令會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開的時候姑娘出嫁,故詩人以桃花起興,為新娘唱了一首讚歌,其性質就好像後世民俗婚禮上唱的“催妝詞”。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說法,認為這首詩是先民進行驅鬼祭祀時的唱詞,其內容是驅趕鬼神,使之回到歸處,並祈求它賜福人間親人。


毋庸置疑,詩經的詞章是精緻唯美的,意境是迷離空靈的,意蘊是悠長溫婉的。

人們常說:“最美不過詩經。”

下面分享一些唇齒留香,唯美動人的詩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 國風

周南 關雎》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籲矣。

——《詩經 國風 周南 卷耳》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詩經 小雅 鹿鳴之什

采薇》<strong>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 國風 王風 黍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詩經 國風 鄭風 子衿》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詩經 國風 鄭風 野有蔓草》

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 國風 鄭風 風雨》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詩經 國風 衛風 淇奧》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

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詩經 國風 衛風 碩人》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詩經 國風 鄭風 山有扶蘇》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詩經 國風 邶風 式微》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 國風 衛風 木瓜》


陳東東的文字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是《詩經》中《邶風·擊鼓》中的一句。我覺得,這是天下所有有情之人最美好的嚮往,和最終極的目標。

與心愛的人相遇在最美的年華,執手同行,一路上彼此扶持、共擔風雨、不離不棄。直到滿頭白髮後,看向對方的目光裡仍然滿是溫柔寵溺。

這個畫面綿長細膩,浪漫唯美。

但其實,縱觀《擊鼓》全文,卻是一個哀傷的故事。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詩中說,一個戰士跟隨部隊去前線殺敵,戰事結束後,卻難以回家。和部隊走散,又丟失了戰馬。

在孤獨無助之中,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誓言:當初與你海誓山盟,要執手相伴到老。可是現在,也許再也兌現不了自己的諾言了,這真讓人肝腸寸斷。

儘管故事的結局讓人遺憾,但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依然成為千古流傳、家喻戶曉的名句。

短短八個字,打動了多少人的心,這是在愛情中讓對方最安心的誓言,也是很多人嚮往的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玲瓏書語


《詩經》又名《詩三百》,成書於春秋中期,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

廣為流傳的唯美詩句,大多是《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或者《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等。

據說當時採上來的詩有3000多首,孔子按照“思無邪”的原則,從中挑出三百多首,並按風、雅、頌分門別類。在現存的305首中,唯美詩句不勝枚舉,除了前文提到的家喻戶曉的十句之外,再列舉十二句,喜者自存。

1.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衛風·木瓜》

譯: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僅為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瓊瑤:漢語詞彙,釋義為美玉。)

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譯:高雅先生是君子,學問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4.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詩經·唐風·綢繆》

譯:一把柴火扎得緊,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什麼日子?讓我遇見一個這麼好的人。你呀你呀,該拿他怎麼辦好?

5.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譯:有一婀娜美人,眉眼清秀婉轉,趕巧今天讓我遇上了,正合我的心意。

6.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

——《詩經·魏風·十畝之間》

譯:十畝的桑田,廣闊無邊,採桑的人卻不慌不忙,走吧,我和你一道回家!

7.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詩經·陳風·月出》

譯:月亮初升光芒皎潔,那位美人楚楚撩人,她腳步輕盈,體態纖細,惹人惦念,惹人心焦。

8.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秋夜漫長,雞鳴聲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裡,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呢。

9.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詩經·小雅·鹿鳴》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邀請他。

10.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詩經·小雅·白駒》

譯:皎皎的白色駿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著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1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詩經·小雅·斯干》

譯:前有潺潺溪水歡快地流過,後有幽幽的南山沉靜坐落。山水之間有翠竹搖曳生姿,也有茂密松林在風中緘默。

12.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

——《詩經·小雅·鶴鳴》

譯:幽幽沼澤有仙鶴鳴叫,聲音響亮到雲天。淺淺渚灘游魚浮出水面,有時潛入深潭嬉戲。

1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小雅·小旻》

譯:

14.予羽譙(qiáo)譙,予尾翛(xiāo)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緯音嘵(xiāo)嘵!

——《詩經·豳風·鴟(chī)鴞(xiāo)》

譯:我的翅羽稀落,我的尾羽枯槁,我的巢兒垂危,正在風雨中飄搖,我只能驚恐地哀號!

15.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詩經·邶風·北風》

譯:北風颳來冰一樣涼,大雪漫天白茫茫。你和我是好朋友,攜起手來快逃亡。

16.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詩經·邶風·靜女》

譯:嫻靜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抓耳又撓腮。

17.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詩經·周南·卷耳》

譯:採呀採呀採卷耳,半天不滿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採筐棄在大路旁。

18.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詩經·鄭風·山有扶蘇》

譯: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裡有美豔的荷花。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19.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詩經·邶風》

譯:燕子燕子飛呀飛,上上下下來回轉。姑娘就要出嫁了,遠送姑娘道別離。遙望不見姑娘的身影,久久站立淚漣漣。

20.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詩經·小雅·魚藻》

譯:魚兒在水藻邊,貼著蒲草多安詳。周王住在鎬城,所居安樂好地方。

除了上面所列舉的佳句之外,像《齊風·東方之日》、《鄘風·君子偕老》、《召南·摽有梅》以及《衛風·芄蘭》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名篇。


不定時讀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這首《蒹葭》,意境美到了極致,秋天的蘆葦,茫茫蒼蒼,茂密的蘆葦叢中,伊人飄忽不定,若即若離,讓人可望而不可及。





秀外慧中HZ


《詩經》中把人寫得最唯美傳神的,當屬《詩經·衛風·碩人》。

《碩人》的女主是莊姜,齊國公主,衛莊公夫人。如果春秋時期要評“四大美女”,她妥妥地算一個,超級白富美一枚,腹有詩書女詩人,顏值高、氣質好、才華槓槓的、品德棒棒噠。

《碩人》不僅開了寫美文誇讚美人的先河,題詠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是成為美人題材描寫的No.1。清代疑古達人姚際恆在其代表作《詩經通論》中評價說:“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

乖巧動人的梨渦淺笑、顧盼生輝的汪汪眼眸,為什麼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被判定為千古絕唱,莉莉分試想從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不僅出現在《詩經》中,還記錄在《論語》裡

《詩經》中出現描寫美人的句子,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桃夭》《蒹葭》等眾多詩篇,寫盡了良辰美景,那麼,又怎能少了唯美佳人呢?

莊姜被人寫進了詩裡,代表了人們對於美的膜拜和對女神的仰望。

但你知道嗎?《論語·八佾》中也曾記錄過一段與之相關的故事: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不苟言笑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與學生一本正經地談美女,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但足以可見《碩人》對美人的描寫得到權威學界的認可。

試想,如果一個人的美可以寫進教科書,那該是多麼美啊。

2.既寫出了美的情態,又點出靈魂之睛

莊姜具有與生俱來的高貴身份,平生又修來了美好的品德,這讓她的美不侷限於外在,而是有種畫龍點睛的生動。

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描寫,不僅把莊姜的嬌俏可愛表現出來,同時還有種似有還無的吸引。

陳子展在《詩經直解》中評:

“笑用一倩字,目用一盼字,化靜為動,化美為媚。傳神寫照, 活畫出一個美人形象來。”

如果莊姜穿越到現代,遇到這樣一個嬌媚多情女子,敢問哪個宅男還能安心打遊戲。

3.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碩人》備受後世文人的青睞。自它開啟寫美人的先河,人們才發現,原來把美女寫進自己的文章中,是可以出10w+爆文的。

如漢代的樂府詩《陌上桑》創造了雅俗共賞的羅敷,一直美到了21世紀。

三國曹植用“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塑造了似人似仙的洛神,美豔絕倫。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寫楊玉環,與《碩人》異曲同工。

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將寫美人的傳統流傳下來,但一直沒有超越最初的唯美。

最後附《碩人》全詩,大家可隨意感受下其中的意味深長: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我是詩經迷 ,用現代思維讀《詩經》,不同見解評論區見!(圖來自網絡,侵刪)


莉莉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看到春天那些鮮豔的桃花,不禁想到了新娘的美貌。一個夭字寫出了桃花的嬌媚,可想而知比桃花更美的新娘有多漂亮,而這個“灼”字則道盡了新娘如太陽般令人不敢直視的風華。



古城老何


蒹 葭

詩經·國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中記載:乾隆年間,會稽胡西垞詠《蓼花》詩有句雲:“何草不黃秋以後;伊人宛在水之湄。”上聯引《詩經·小雅》,以百草枯黃喻人生憔悴,實寫征夫行役之苦;下聯虛寫秋水伊人,通過《詩經·蒹葭》中“宛在”二字,渲染悽清景象、痴迷心象、模糊意象,營造一種若隱若現、若即若離、若有若無的朦朧意境。

同人生一樣,詩文也有境與遇之分。《蒹葭》寫的是境,而不是遇。“心之所游履攀援者,故稱為境。”(佛學經典語)這裡所說的境,或曰意境,指的是詩人(主人公?)的意識中的景象與情境。境生於象,又超乎象;而意則是情與理的統一。在《蒹葭》之類抒情性作品中,二者相輔相成,形成一種情與景匯、意與象通、情景交融、相互感應,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蒹葭》寫的是實人實景,卻又朦朧縹緲、撲朔迷離,既合乎自然,又鄰於理想,可說是造境與寫境、理想與實際、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完美結合的範本。“意境空曠,寄託元淡。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雲氣,竹影仙風。故此詩在《國風》為第一篇縹緲文字,宜以恍惚迷離讀之。”(晚清·陳繼揆語)

說到縹緲,首先會想到本詩的主旨。歷來對此,歧見紛呈,莫衷一是,就連宋代的大學問家朱熹都說:“不知其何所指也”。今人多主“追慕意中人”之說;但過去有的說是為“朋友相念而作”,有的說是訪賢不遇詩,有人解讀為假託思美懷人、寄寓理想之不能實現,有的說是隱士“明志之作”,舊說還有:“《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詩中的主人公,飄忽的行蹤、痴迷的心境、離奇的幻覺,忽而“溯洄”,忽而“溯游”, 往復輾轉,閃爍不定,同樣令人生髮出虛幻莫測的感覺。而那個只在意念中、始終不露面的“伊人”,更是恍兮惚兮,除了“在水一方”,其他任何情況,諸如性別、年齡、身份、地位、外貌、心理、情感、癖好等等,統統略去。彼何人斯?是美女?是靚男?是戀人 ?是摯友?是賢臣?是君子?是隱士?是遺民?誰也弄不清楚。

誠然,“伊人宛在水之湄”,既不邈遠,也不神秘,不像《莊子》筆下的“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神人”,高踞於渺茫、虛幻的“藐姑射之山”。絕妙之處在於,詩人“著手成春”,經過一番隨意的“點化”,這現實中的普通人物、常見情景,便昇華為藝術中的一種意象、一個範式、一重境界。無形無影、無跡無蹤的“伊人”,成為世間萬千客體形象的一個理想的化身;而“在水一方”,則幻化為一處意蘊豐盈的供人想象、耐人咀嚼、引人遐思的藝術空間,只要一提起、一想到它,便會感到無限溫馨而神馳意往。

這種言近旨遠、超乎象外、能指大於所指的藝術現象,充分地體現了《蒹葭》的又一至美特徵——與朦朧之美緊相關聯的含蓄之美。

一般認為,含蓄應該包括如下意蘊:含而不露,耐人尋味,予人以思考的餘地;蘊蓄深厚,卻不露形跡,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以簡馭繁,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如果使之具象化,不妨借用《滄浪詩話》中的“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概之。對照《蒹葭》一詩,應該說是般般俱在,絲絲入扣——

詩中並未描寫主人公思慕意中人的心理活動,也沒有調遣“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之類的用語,只寫他“溯洄”、“溯游”的行動,略過了直接的意向表達,但是,那種如痴如醉的苦苦追求情態,卻隱約跳蕩於字裡行間。

依賴於含蓄的功力,使“伊人”及“在水一方”兩種意象,引人思慕無窮,永懷遐想。清代畫家戴熙有“畫令人驚,不若令人喜;令人喜,不若令人思”之說,道理在於,驚、喜都是感情外溢,有時而盡的,而思則是此意綿綿,可望持久。

“伊人”的歸宿,更是含蓄蘊藉,有餘不盡,只以“宛在”二字了之——實際是“了猶未了”,留下一串可以玩味於無窮的懸念,付諸餘生夢想。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指出:“藝術的顯現通過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之外。”這從更深的層次上來考究,就上升為哲理性了。

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最先指出,《蒹葭》所體現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企慕之情境”。它“以‘在水一方’寓慕悅之情,示嚮往之境”;亦即海涅所創造的“取象於隔深淵而睹奇卉,聞遠香,愛不能即”的浪漫主義的美學情境。

就此,當代學者陳子謙在《錢學論》中作了闡釋:“企慕情境,就是這一樣心境:它表現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可以嚮往,但不能到達的境界”;“在我國,最早揭示這一境界的是《詩•蒹葭》”,“‘在水一方’,即是一種茫茫蒼蒼的飄緲之感,尋尋覓覓的嚮往之情……‘從之’而不能得之,‘望之’而不能近之,若隱若現,若即若離,猶如水中觀月,鏡裡看花,可望不可求”。

《蒹葭》中的企慕情境,含蘊著這樣一些心理特徵——

其一,詩中所呈現的是向而不能往、望而不能即的企盼與羨慕之情的結念落想;外化為行動,就是一個“望”字。抬頭張望,舉目眺望,深情矚望,衷心想望,都體現著一種寄託與期待;如果不能實現,則會感到失望,情懷悵惘。正如唐·李嶠《楚望賦》中所言:“故夫望之為體也,使人慘悽伊鬱,惆悵不平,興發思慮,驚蕩心靈。其始也,惘若有求而不致也,悵乎若有待而不至也”。

其二,明明近在眼前,卻因河水阻隔而形成了遠在天邊之感的距離悵惘。瑞士心理學家布洛有“心理距離”一說:“美感的產生緣於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距離拉開,懸想之境遂生。《蒹葭》一詩正是由於主體與客體之間保持著難以逾越,卻又適度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從而產生了最佳的審美效果。

其三,愈是不能實現,便愈是嚮往,對方形象在自己的心裡便愈是美好,因而產生加倍的期盼。正所謂:“物之更好者輒在不可到處,可覩也,遠不可致也”;“跑了的魚,是大的”;“吃不到的葡萄,會想象它格外地甜”。還有,東坡居士的詩句:“腳力盡時山更好,莫將有限趁無窮”;清·陳啟源所言:“夫說(悅)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說(悅)益至”。這些,都可視為對於企慕情境的恰切解釋。

作為一種心靈體驗或者人生經驗,與這種企慕情境相切合的,是有待而不至、有期而不來的等待心境。宋人陳師道詩云:“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可人之客,期而不來,其佇望之殷、懷思之切,可以想見。而世路無常,人生多故,離多聚少,遇合難期,主觀與客觀、期望和現實之間呈現背反,又是多發與常見的。

這種期待之未能實現和願望的無法達成所帶來的憂思苦緒,無疑都帶有悲劇意識。若是遭逢了詩仙李白,就會悲吟:“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當代學者石鵬飛認為,不完滿的人生或許才是最具哲學意蘊的人生。人生一旦夢想成真,既看得見,又摸得著,那文明還有什麼前進可言呢?最好的人生狀態應該是讓你想得到,讓你看得見,卻讓你摸不著。於是,你必須有一種向上蹦一蹦或者向前跑一跑的意識,哪怕最終都得不到,而過程卻早已彰顯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以,《蒹葭》那尋尋覓覓之中若隱若現的目標,才是人類不斷向前的動力,才有可能讓我們像屈原那樣發出“天問”,才有可能立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宏圖遠志。

是的,《蒹葭》中的望而不見,恰是表現為一種動力,一種張力。李嶠《楚望賦》中還有下面兩句:“故望之感人深矣,而人之激情至矣”。這個“感人深矣”、“激情至矣”,正是動力與張力的具體體現。從《蒹葭》的深邃寓意中,我們可以悟解到,人生對於美的追求與探索,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人們正是在這一綿綿無盡的追索過程中,飽享著綿綿無盡的心靈愉悅與精神滿足。

看得出來,《蒹葭》中的等待心境所展現的,是一種充滿期待與渴求的積極情愫。雖然最終仍是望而未即,但總還貫穿著一種溫馨的嚮往、愉悅的懷思——“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中心藏之,無日忘之”。並不像西方後現代主義的荒誕戲劇《等待戈多》那樣,喻示人生乃是一場無盡無望的等待,所表達的也並非世界荒誕、人生痛苦的存在主義思想和空虛絕望的精神狀態。

《蒹葭》中所企慕、追求、等待的是一種美好的願景。詩中懸置著一種意象,供普天下人執著地追尋。我們不妨把“伊人”看作是一種美好事物的象徵,比如,深埋心底的一番刻骨銘心的愛戀之情,一直苦苦追求卻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一場甜蜜無比卻瞬息消逝的夢境,一方終生企慕但遙不可及的彼岸,一段代表著價值和意義的完美的過程,甚至是一座燈塔,一束星光,一種信仰,一個理想。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蒹葭》是一首美妙動人的哲理詩。

*本文選自《詩外文章》,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


莊微是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鄭風·子衿》


這來自遠古的好音,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溫潤如春風,盪滌著世人的心神。

詩經,從歷史的長河中嫋嫋娜娜的走來,萬古長留被奉為經。詩經的美,美在她那純真,她那人間煙火的情味。

無論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那個薄霧氤氳的清晨,飄散在清香的空氣中,緩緩流入愛人的心田。還是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物是人非,無不透露著先人的智慧。

《詩經》裡有對愛情的渴望,有對家國的熱愛,還有對勞動的讚美。

最打動我的是《鄭風·子衿》

最先讀到青青子衿,還是在曹操那瑰麗的詩篇裡。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穿著青領的莘莘學子們,是我深深的牽掛;只是因為你們都是青年才俊,讓我思念到今天。

刻畫曹操那種求賢若渴的形象,讓人心生敬畏。

或許每個女子的心裡都匿藏著一個心愛的男人。

主人公登臺遠望,卻遲遲不見自己的心上人。於是心聲感嘆“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將一個女子,渴望著見到心上人的情感描摹的極為生動。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後人頻頻效仿“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經受住等待,也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會有回應”

詩經將這段感情描繪的如此真摯,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愛而生,因思念而起。


傳統書屋


《詩經》中,唯美的詩句確實很多,有愛情、有憂傷、有感悟、有絕望……

而我認為最唯美的一首當屬《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

載渴載飢。

我心傷悲,

莫知我哀。

這首詩句,憂傷中不乏唯美,似詩人傾訴的心語,我喜歡。





戒在小智


漢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水永矣,不可方思。

《國風·周南·漢廣》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我心則降。

《國風·召南·草蟲》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國風·邶風·燕燕》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鄘風·相鼠》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鄭風·女曰雞鳴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鄭風·風雨

山有漆,隰有慄。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唐風·山有樞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唐風·葛生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小雅·伐木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小雅·出車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小雅·湛露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今方殆,視天夢夢。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哀今之人,胡為虺蜴?

小雅··正月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小雅·巧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小雅·北山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大雅·旱麓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大雅·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