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相比于那些制作的技巧和制作的

材料服饰的图案更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变化沉淀。一个时代,人们流行的服饰纹样,不仅仅是这个时代人们审美的趋势,也是当时人们生活思想的一个表达,和社会风气的影射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审美的民族,对具象事物抽象事物的表达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图案纹样格式非常丰富,一直到如今依旧给世界美术家提供着各种各样的灵感。

服饰纹样除了有装饰性之外,还能衬托出身着服饰人物的性格以及身份。

在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

》之中,作者曾经提到“蝴蝶”纹样、“三镶盘金”纹样、“”纹、“弹墨”纹样、“撒花”纹样、“团花”纹样、“刻丝”纹样、“掐牙镶边”纹样、刺绣等十余种服饰纹样。作为一部旷世巨著,曹雪芹将它写成了一部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生活百科全书,服饰文化在其中更是随处可见。书中描写了各类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穿着打扮,对每个人的服饰纹样也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一、《红楼梦》中丰富的纹样

1、百蝶穿花

在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曹雪芹便先描写了王熙凤的服装特点,让黛玉这个见过世面的官宦小姐觉得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在此时描写中,王熙凤身上穿着一袭“缕金百蝶穿花窄银袄”,乍一看便富贵十足。

缕金百蝶穿花”是当时上层社会女性喜好的图案纹样,其组合并不复杂,花卉和蝴蝶,白梅花粉桃花,各式各样的牡丹月季,海棠芙蓉,都被绣娘纳入了这个图案的组成部分,当时贵族人家,衣服缝制大多细致,花形繁琐复杂,其中穿插着各类不同大小的蝴蝶,和各式各样散落的花瓣,有的人家还会在缝纫过程中加入金线,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在贾府,有身份有资历,穿此等豪华服装的也只有王熙凤一个人,她虽然是大房的媳妇,但却掌管着整个荣国府的吃穿用度,极受贾母宠爱。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2、翡翠撒花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这是王熙凤的另一套穿着打扮,散花图样以碎花为单位,铺陈面积极大,绣起来费时耗力,也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奢侈品。

《西京杂记》载“散花绫二十五匹……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可见其珍贵异常。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3、团纹

在贾宝玉刚刚出场那一章回中,曹雪芹对他的穿衣打扮描写可谓是用尽了心思,“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这一大串罗列的服装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晃读者的眼睛,这样一个满身贵气熠熠生辉的公子,身上的穿着打扮自然不落俗套。

曹雪芹家中便是担任织造这一官职,对图纹了解自然颇深,“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是当时清朝贵族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服装形式,

这种团纹丰富有规律,前后胸一个,左右脚一个前后衣襟各两个,突出衣面,观感极佳

这类褂上加绣的名曰“起花”的八个彩团,在故宫之中,也有同款“起花”,更能凸显出宝玉地位身份的非比寻常。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二、《红楼梦》中体现的清朝服饰纹饰的特点

1、满汉民族文化结合的纹样特色

在一开始人们衣服上的图式纹样,大多源于动物以及宗教文化,后来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审美的不断发展,衣服的装饰,逐渐变得繁琐精致了起来。

在历朝历代的图案发展过程之中,多数朝代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加以改良。

满清入关后曾经强行推行满蒙文化,虽然加强了自身统治力度,但是也引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朝不得不妥协让步,采纳了明朝遗臣金之俊“十不从”的建议,对满蒙的传统服饰进行改良,吸收了

明朝服饰的特点,同时下令,百姓在结婚葬礼之时,可以身穿明朝服饰,不必担心被追责。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2、南北地域交融的时代特征

其实清朝服饰的审美特征风格,并不是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发生

骤然改变的,这里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传统北方的服饰并没有装饰纹样这种精致的要求,等到入关后,清朝的服饰才开始慢慢借鉴明朝官服,包括纹样,明朝后期的礼服那时纹样上已经有繁琐化的趋势,到了清代,在吸收改良的过程中,更是发展到了巅峰极致

而且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的补子四合如意云纹团花寿字纹等等繁琐华丽的图样都是来自于明朝。

等到后期,清朝的服装已经成了历朝历代图样繁琐之最,传统的刺绣、镶滚等传统元素技艺在人们的审美需求下也发展到了巅峰,手工业者创造力空前发达,商品经济蒸蒸日上。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3、彰显身份地位

曹雪芹笔下的北静王身穿“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通体的皇家贵气。

蟒袍,又被称为花衣,顾名思义,袍子上绣着蟒纹,是明代记载中官员的礼服。“

五爪坐龙”这是侧面龙的形象。

在清代之前,只有皇帝的龙袍可以绣制龙的图案,清代时,受到宠信地位较高的官员在允许之下是可以穿“五爪之蟒”的。这种袍子下面斜向排列的线条被人称作是“水脚”,上面绣着汹涌波涛,之上又绣着宝物景色,此为“江牙海水”。这些都是工艺复杂、用料考究、价值不菲之物。

短短几句话就能显示出这个角色的身份背景,可见曹雪芹笔力之丰厚。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人的穿衣打扮乃至于装饰都有规定安排,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能够穿着佩戴的服饰装饰。在多数朝代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是不允许穿明黄色服饰的,更不用说龙凤等象征的尊贵地位的纹样。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三、服饰纹饰的影响因素

如果说,历史上各朝各代服饰图案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清代的服饰的装饰纹样可以算到了最极致的境界,图案繁杂堆砌,融合南北中西各种因素。

1、满族对于自身民族特色的传承。

客观来说,清朝的服饰形制和前朝前代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虽然融入了一部分的明朝汉族文化,但是满蒙服饰的特色却更多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女真族是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服装往往高大硬朗大开大合,和汉族人繁琐精致的形式有很大不同。

装饰和图案上,他们喜欢偏好的种类也是夸张,张扬的,这种审美倾向是对汉族推崇含蓄,内敛风气的冲击。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2、对于汉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在入关之后,请政府大力推行满蒙文化。但不管是什么身份,在明朝繁琐华丽的服饰面前,人们都难掩饰向往之心皇室也不例外。

汉族服饰影响,清朝初期简约的草原服饰开始变得繁琐华丽起来。两个民族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势必要发生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的大融合。

毕竟汉族传承千年,阶级礼制百姓风俗都已经根深蒂固,不可废止,追求稳定统治的清政府必然要将自己的文化与汉族加以融合,这是历史的趋势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3、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虽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当时的西方文化也或多或少流入了中国。

尤其在海岸城市,许多手工艺,服饰文化

发展,都受到了西方的审美影响。尤其是南方的绣品服饰,沾染巴洛克、洛可可风格,格外繁琐,喜好堆砌各种意象。同样的,清代的服饰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的服饰审美。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四、结语

朝代变更之时,统治者常常以服饰等级作为重要管理手段,清政府上台之后,中国的服饰形制文化来了一次大融合,也迎来了一次巨大的服饰改革

清王朝时期,服饰文化在闭关锁国的影响下日趋保守。明中期之后盛行的浪漫创造思潮被这种保守所替代,这也是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思想文化控制的一种途径。

除了作为统治者管理手段之外,服饰也是当时社会人们精神文化的折射。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手工业染织工业空前发展,面料更是精制繁丽,丝绸品的精致华贵也发展至登峰造极

民族融合、地域交融、身份象征——从《红楼梦》看清朝服饰纹样

等到清政府覆灭后,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体制崩盘,断发易服的服制改革,同样显示了人们向往自由的社会精神。

中国的传统古典服饰文化,在另一个角度上,也是传统手艺人在不断集成创新的过程中,所迸发出来智慧的展现

,是五千年审美的积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