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你真的以為大家都在家立掃帚?“別傻了”

昨天突然朋友圈颳起一陣立掃帚之風,一打開朋友圈,滿屏的掃帚在家的耐心下立了起來。出於好奇,我去問了朋友小A,三個小時之後,她發來一行字“我剛剛在看書,手機靜音了,我把朋友圈屏蔽了,沒看到啊。”


因為這次武漢的疫情,我們所有人被迫呆在家裡,不能出門的日子大家都覺得很無聊,不管是抖音還是微博各種各樣的居家娛樂方式“走紅”,立掃帚就是其中一個。然而在我以為所有人都很無聊,每天無所事事的時候,其實聰明的人早就開始悄悄努力了。


在《奇葩說》中,馬薇薇說:你總說要脫離大眾,做不一樣的煙火,結果發現,滿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勁。


1、不要從別人身上尋求心安


別人讓你看到的真的只是想讓你看到的。


早晨醒來,相信大多數人第一件事就是去刷朋友圈或者抖音,看看大家最近又有什麼新玩法,看看有沒有新的電視劇推薦,然後你就看到大家不是在看當紅網綜就是在實時關注微博疫情新動態。


然後你也興致勃勃地加入了這個行列,當爸媽和你說不要總玩手機的時候,你說“現在大家都這麼無聊,全網都在玩手機啦”。


可能你也會偶爾想,畢業論文還沒有寫誒,會不會別人已經寫好了提綱,然後下一秒,你就對自己說,哎呀不會啦,剛剛還看到同組的同學發朋友圈說自己在看《想見你》,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去寫論文。


就這樣,你心安理得的又繼續開始刷抖音和微博。


你只知道別人在發朋友圈,但是不知道別人發完之後,馬上就投入了一天的學習中。你只看到別人的悠閒,卻沒看到別人的努力。


當別人考到含金量高的證書時,當別人拿到令人心動的offer的時候,當別人能夠減肥成功的時候,你羨慕了,你不說別人付出了什麼努力,卻說,他真的好幸運。


我們總喜歡用“別人也這樣”,來掩蓋自己的心慌,你何其不知道學門技術沒壞處,提升自己是王道。可是你總從別人身上找尋心安。


可事實卻是,在紛繁複雜,變幻莫測的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讓自己心安。


2、害怕自己特立獨行,終將迷失自己


我經常聽別人這樣講“我雖然不想去做這件事,可是大家都這樣做誒”。


所以你是想成為“大家”嗎?想成為那些不起眼的大多數嗎?


“二八定律”大家都聽過,都知道只有少部分人能夠成功,能夠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可是大家卻都沒有想過為什麼。


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害怕別人把自己當成是不合群的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


可能這才是你不敢站出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敢展現真正自己的原因。可是回過頭來你問問自己,什麼叫做不合群。


去網吧打遊戲,去KTV唱歌,你不去,叫不合群,還是叫你一起讀書,叫你一起學習,你不去,叫不合群。


其實道理很簡單,去變得優秀不是不合群,只不過和你們合的不是一個群而已。


大學班裡面有一個男生,做什麼都是一個人。你們能想象文科生的專業其實男生就那麼幾個,都在一個宿舍,打遊戲泡網吧夜不歸宿都是成群結夥。


可是隻有他,每天定時起床去操場背單詞,上課就坐在前排,沒課就看書寫文章,累的時候就用他的相機去拍照。剛開始大家都在說,他好奇怪。


但是當他靠自己不斷的輸入輸出,不斷地寫文章,公眾號擁有幾萬粉絲的時候;當他的畢業論文被評為省級優秀論文的時候;當他四六級都高分穩過的時候;當他拍的照片獲獎的時候,我們所有曾經議論過他的人,都沉默了。我們知道他不是奇怪,只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知道為了自己心中目標努力比去迎合外界的標準更重要,知道成為更好的自己比暫時的合群更重要。


3、深耕自己是害怕孤獨的良藥


很多人都在抱怨最近不能出門,說自己什麼都做不成。


恰恰相反,這段被生活按了暫停鍵的時間,正是我們深耕自己的,不可多得的機會。


顏如晶在《奇葩說》中曾說過,如果我們把時間都浪費在社交和等待之中,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變得優秀。


做事情人們總習慣性地去看別人在怎麼做,別人有沒有做。那麼在相處的過程中,就也會習慣於去看別人做完了沒,在不斷地妥協和退讓中迷失自己。


的確,沒有會喜歡孤獨,就像村上春樹所說“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但是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別害怕孤獨,孤獨不是壞事。


當你面對迷茫和不安的時候,孤獨是最好的陪伴,它給了你大量的時間去思考,不經歷孤獨,又怎麼擁有那個溫暖純良的自己呢?


開頭提到的朋友小A是個很特別的人。高考考到了西安交大,靠自己努力,獲得公派出國加拿大的名額,然後有一個清華大學的學霸男朋友,這一切對別人來說,可能發幾年朋友圈都發不完,但是她卻一條也沒有發。


要不是在書店的偶遇,我真的一度以為小A大學畢業後就找了一個普通工作,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


後來在相處中才慢慢發現,那個高中時候瘦瘦弱弱嬌小女生,原來思想這麼強大,想做的事情會做計劃,然後分層次和時間段,定期做覆盤,每天除了讀書,還會利用空閒時間學習一些技能。她經常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不喜歡依附於別人,只有自己強大才能應對這個世界的殘酷。


是啊,與其做那種,“拼搏全靠腦補,努力只是口嗨”的人,不如,靜下心來,做一個消失在朋友圈,但卻不迷失自己的厲害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