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壞習慣改不掉的

別傻了,壞習慣改不掉的

本文共20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沒錯,壞習慣是改不掉的,但我看你骨骼驚奇還有救。社克大學2006年發佈的研究報告,你應該看到過其中一句話,人每天有40%的行為習慣,並不是真正的由決定組成的,而是因為習慣。

這段話在查爾斯·社希格《習慣的力量》是出現過的,那作者他對於習慣是怎麼定義的呢?

《習慣的力量》一書中,就把習慣的原理概括為“慣性迴路”。

一、習慣的力量

1.暗示

比如說有一個叫巴布洛夫的人做過一個實驗,這個人呢,他每次餵狗吃東西的時候,都會先搖一下鈴鐺。這樣讓狗狗形成了一個習慣,聽到鈴鐺聲音的時就知道是要吃飯了,後來即使不是吃飯,聽到鈴鐺勝狗狗口水自然也就流出來了,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條件反射了。

別傻了,壞習慣改不掉的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電視上播出的音樂忽然出現了你手機上的鈴聲,或者說別人的手機接收信息的聲音和你的手機是一模一樣的。這時候你就會不由自主的掏出手機來看一下,自己手機是不是來消息和電話了?

剛才舉的的例子就是“暗示”,那更顯而易見的暗示是什麼呢?比如說你和朋友吃飯的時候,要是正常聊天聊的很嗨,那還好。但其中一旦有個人在玩手機,或者是手機放在桌面上的話的話。那很快,所有人都會有一部分注意力關注在手機上了。這就勾起了,會不會微信QQ上有人找自己聊天啦!?這種暗示心理,到大家聊天冷場的時候,指不定所有的人都盯著手機滑滑滑了。

2.慣性

點亮手機屏幕,點開微信,刷朋友圈,刷微博,逛淘寶等,這些一般對我們來說都是“慣性的行為”。或者對於我們的大腦來說是“獎賞”。

別傻了,壞習慣改不掉的

所以呢習慣的原理除了暗示,還有慣常行為和獎賞這兩個個部分。

習慣的力量一書中也指出了,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知道會得到獎賞,也就是新鮮信息的刺激,愉悅、快感等,才會驅動我們執行下一個步驟:慣常行為(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的自然習慣)。

3.獎賞

就比如說之前看到了一個例子,一個女強於工作壓力太大。一旦有壓力的時候,就喜歡吃宵夜和一些甜點。我們通常的這種壓力,其實也是一種暗示,或者說是一個導火線。

別傻了,壞習慣改不掉的

那麼吃零食或者是宵夜呢,這就是我們一個比較慣性的一個行為,而通過吃了有一定程度上的,能緩解焦慮或者是壓力,對我們的大腦來說,這其實是得到獎賞了,因為感到愉悅一些了呀,通過吃緩解分散了壓力。

二、習慣的行為模式

現在大家對一整個習慣的迴路都應該有清楚的瞭解。其實就是一個線性的過程,有暗示到慣性的行為然後再到獎賞,都是一步一步遞進的過程。

通俗的來講就是這樣,一旦暗示出現了。我們大腦就自然而然的進入某種已經形成慣性的行為模式(接近條件反射的習慣)。腦海裡已經體會到獎賞的那種快感了,比如說前面舉的例子:聽到鈴聲就知道有吃的了,看到手機就知道有好玩的了,壓力大的時候又想吃了。

習慣的力量一書中也有,這一部分的描述:

1.菸民看到暗示,比如說一盒萬寶路,那麼菸民的大腦就會開始期待尼古丁的味道。如果沒抽到煙,這種渴求就會一直增長,直到菸民不經思考,就會拿起萬寶路為止。

2.當電腦發出提示音或者智能手機在收到新信息時的震動,大腦就會開始預期打開電子郵件時產生的短暫分心。

把一整個壞習慣的路數都摸清楚之後,我們就有應對的策略了!

三、究竟要如何解決!?

現在都弄清楚了,習慣運作的整個流程,也清楚了它的原理。

那麼就來打擊打擊各位吧,“壞習慣是永遠不可能被根除掉的”。因為在我們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的習慣迴路,是非常非常的根深蒂固的。

但是機智的朋友們也發現了,習慣的運作模式它是一個線性的過程,所以呢,我們只要避免第一步。就是避免暗示的發生。也就不會發生後面一系列的慣性行為了。

比如說巴布洛夫做的那個實驗,要是狗狗不聽到鈴聲,自然也就不會流口水了。再舉另一個流口水的李子,比如說成語望梅止渴對吧,要是曹操不說前面有一片梅子林的話,那麼他的手下還會流口水嗎?

肯定不會啊,打仗走了那麼遠的征程,渴都快渴死了。哪還有什麼口水流哦。

所以別傻了,壞習慣是改不掉的。至少不是憑著超強的意志力和超級想變好的決心,就可以改變和克服掉的。你需要對人性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你也需要知道,人性是無法經受誘惑的,對付誘惑最好的辦法就是離得越遠越好。

更容易掌握的是什麼呢?就是:杜絕或者說是切斷暗示的存在。比如說你睡前會躺在床上玩手機,那你就把手機放在遠遠的書桌上,關掉網絡聲音和震動,然後安安心心的睡覺去呀。

比如說你學習前總會刷刷手機,看看朋友圈什麼的......那你學習的時候就別帶手機啊。

別傻了,壞習慣改不掉的

《自控力》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要是我們看不見直接的暗示,那我的大腦就會讓獎賞變的抽象,進而對我們大腦的刺激就會減少,所以我們也就更容易做出理性的選擇。當我們和誘惑之間有了距離,大腦的自控系統才會更容易掌控全局。所以才說對付誘惑最好的辦法就是離得越遠越好。

就是說我們所看見的那些誘惑:手機遊戲菸酒,都是屬於觸手可及的獎賞,但我的大腦看到這些暗示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運行慣性的行為程序了,實際上這和觸景生情,睹物思人的本質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第一步的“觸景”,這樣才不會有下一步“生”的慣性行動,更不會引出大腦對“情”的嚮往。

從根源上去杜絕問題,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

後續給大家說一說其它的改善方法。

/ 完 /

認真推薦給錯過的朋友們:

最強大腦記憶法訓練營分享內容——記憶基礎

一項取決你是學霸還是學渣的重要管理

掌握這些要點,引爆你的學習效率

掌握這種筆記法,差生也可逆襲成學霸!

如何搞定孩子討厭的科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