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野車輪胎比較厚而跑車比較薄?

南京萬通UCC


越野車輪胎比較厚跑車輪胎比較薄原因。

1.越野車輪胎比較厚是越野車使用環境所決定的,越野車走的路坑窪不平,被困時使用低速四驅,低速高扭矩,輪胎胎壁厚彈性好有利於脫困,其次是胎壁厚耐磨性好,其次不易被尖銳物扎破。

2.跑車輪胎比較薄,也就是扁平比高,也是因跑車使用環境和自身屬性決定,跑車性質就是提速快抓地力強、制動性好、過彎支撐好穩定性強等特點,就要求輪胎扁平比高,與地面接觸面積大。






就愛撩車


為什麼越野輪胎比較厚?跑車比較薄呢?因為越越車他會走一些很極端的路面,這些路面。上面的尖石頭比較鋒利。容易把輪胎刺破。你想一下,你在荒郊野外輪胎破了換輪胎了,是不是很麻煩?而且特別耗體力。跑車輪胎薄,因為它的用車環境比較好,路面平整,還有就是大多的性能車輪胎都是比較薄比較寬,是為了有更好的抓地力。


車旅行


汽車輪胎扁平比(薄厚)取決於車型,因厚度的差異會影響操控與輪轂保護

適合大扁平比的車型

  • SUV

  • ORV(越野車)

  • 輕客

  • 皮卡

  • 貨車


適合小扁平比的車型

  • 轎車

  • 跑車


第一節:扁平比的概念

輪胎的“扁”自然是指側壁厚度的垂直高度,“平”的概念指輪胎胎冠的橫向寬度。以235/55 R18的輪胎標準為例,235指胎冠平的寬度為235mm,55並不是指側壁的厚度為55mm,而是指側壁高度為(235×55%=129.25mm);18則是指適合18英寸的輪轂,這是輪胎的參數理解方式,那麼扁平比與輪轂保護有什麼關係呢?

汽車輪胎是真空胎,撐起橢圓形形狀的基礎是利用輪胎與輪轂束縛住內部的空氣,空氣可理解為【隱形的彈簧】,輪轂是固定彈簧的基礎、輪胎就是個套。輪胎的功能是輔助減振器系統濾除行駛中的振動,保證路面細碎起伏不會高頻率的改變懸架彈簧與減震器的行程,這能起到保護減振車身以及提升駕乘舒適體驗的作用。

重點:為了保證輪胎可以有效的濾除振動,普通低壓輪胎的內部胎壓只是2.5bar左右,這是能夠被笨重的車身輕易壓縮的氣壓。也就是說如果遇到較大的路面起伏,輪胎內的空氣很有可能被極限壓縮,導致路面的凸起通過輪胎胎冠直接與輪轂接觸,中高速駕駛時遇到這種起伏那就等於直接撞擊輪轂。鋁合金材質的輪轂為了實現輕量化導致剛度很低,嚴重的碰撞總會導致輪轂變形。

SUV越野車貨車與輕客等車型,此類車的用車場景包括非鋪裝路面,也就是俗稱的“水泥路”。在這種路面上難免有高低落差較大的起伏,甚至會有些碎石塊可能擠壓輪胎;這類車為了保護輪轂不會被輕易的磕碰損壞或變形,使用的輪胎多為大扁平比的“厚輪胎”。比如265/70 R17,其輪胎側壁的垂直高度高達18.55cm,這種程度的輪胎配合合理的胎壓則很難被壓縮到與輪轂接觸,這就是輪胎扁平比對輪轂的保護作用。


第二節:扁平比與操控的關係

綜上所述,大扁平比的輪胎可以輕易的被以大行程壓縮變形,那麼車輛在起步急加速、高速過彎或者急剎車時,輪胎被大幅壓縮變形則會改變胎冠與地面的接觸面,輪胎的抓地力會大大下降。同時車輛在經過鋪裝路面的正常起伏時,車身的重量會通過壓縮輪胎出現頻繁的“晃動”,而對於追求操控感的轎車或跑車而言,這種晃動提升的是車輛的失控概率,因為車輛的重心在高頻發生變化。

轎車與跑車為了追求理想的操控感,在選擇輪胎時不得不選用小扁平比的輪胎;這種輪胎壓縮極限低但是鋪裝路面也不會有誇張的起伏,濾震能力差但是性能車並不追求舒適,只需要輪胎在操控車輛時能以極小的形變保證輪胎抓地力足夠強,同時方向輪的指向性能夠更加清晰,對於這兩種車型而言也就達到目的了。


總結:路面環境與不同車型決定了輪胎的大小扁平比,特點非常突出的車型可以針對性的選擇輪胎;普通的均衡型代步車如SUV和前驅轎車不用追求極致,扁平比不宜大也不宜小,建議在轎車在50~60之間,SUV在55~65之間即可。




天和Auto


所謂輪胎厚薄,其實就是胎壁的高寬比。越野車講究通過性,使用高寬比高的(也就是所謂厚)輪胎,有效提高在非鋪裝路面上的通過性。特別是極限越野的越野車使用的輪胎不僅高寬比值大,而且胎紋都是粗獷型的。而且越野車要適應各種極端路況,如通過沙漠地帶需要降低胎壓,提高輪胎摩擦力。跑車,首先它是公路行駛,其次它需要跑的夠快。那麼它就需要抓地力夠大,底盤夠低,安全性更高,最後要剎得住(足夠低的扁平率搭配超大輪轂,才能放下超大剎車片及制動系統)。所以跑車配備的輪胎都是加寬胎寬,低扁平率的防爆輪胎。


車影隨行


最直接的回答:

1.胎壁。越野車厚,防止扎胎;跑車相對薄減輕簧下質量,利於提速。

2.扁平比。越野車的大,對應就是輪胎側面高度高,充氣量大,便於吸收越野坑窪路面反饋;跑車上述指標低,便於操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