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贵州都匀龙里供电局:在苗乡抗疫的三人行

“十五我不回去啦,疫情严重,为了安全考虑,减少外出,并且村里面实在太忙了!”2月8日,庚子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大早,南方电网贵州都匀龙里供电局精准扶贫的3位驻村干部不约而同地用手机简短的与家人告知了无法回家的消息。

南方电网贵州都匀龙里供电局:在苗乡抗疫的三人行

渔洞村党员先锋队誓词。(渔洞村村委 供图)

龙里县湾滩河镇渔洞村,是龙里供电局精准扶贫挂帮村。2018年,渔洞村在龙里县整体退出贫困县的大好喜讯下也退出的贫困村,但龙里供电局的帮扶并未就此止步。自新冠肺炎疫情肆无忌惮爆发的那天起,该局3名驻村干部就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南方电网贵州都匀龙里供电局:在苗乡抗疫的三人行

张福泽疫情期间走访群众。(渔洞村村委 供图)

“双语”宣传疫情的第一书记

“通知、通知,这段时间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我们隔壁村落已经出现确诊病例,形势很老火!请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一定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这是渔洞村广播宣传的内容。

“每天我们的通知都会一遍龙里话、一遍苗话呢!怕有些村民听不懂,所以采用‘双语’宣传疫情知识,确保人人能够意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第一书记张福泽介绍道。由于渔洞村少数民族多为苗族,虽说现在已经汉化,但是这里还有村民只听懂苗话、只会说苗语。因此,采用了这样独特的宣传方式。

作为土身土长的当地人,张福泽深深地知道,群众沟通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到群众中去,单靠广播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下队。张福泽说,“在这里驻村的干部大概13人左右,我们分为4队,根据每队负责的片区,各自进行检查监督。”会说苗语的张福泽,在与村民进行沟通的时候多了几分亲切,村民都很配合工作,爱卫生、不出门、不乱窜。

南方电网贵州都匀龙里供电局:在苗乡抗疫的三人行

龙里供电局驻村干部疫情期间走访群众。(渔洞村村委 供图)

半个月都没有换洗的衣服

“我半个月都没有换衣服咯!我家在洗马!现在我在渔洞村,一个在北面、一个在南面嘞!难得回去一趟,再坚持坚持,等疫情稳定下降、道路解除封锁之后再回去。”驻村干部、龙里供电局洗马供电所副所长刘国政笑呵呵的说道。

春节短暂陪伴了家人3天之后,1月27日至今,刘国政一直守在村里抗疫情的一线,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乡间田野的小路上。“村里各条路口都设置了卡点,车出不去、进不来。我们和村医每天去各个村组给湖北返乡、普通感冒的村民进行体温测量的时候,都是走路去。”每天下队的时间,都会花去一个早上,但亲自下队,会更放心,还能随时随地了解村民的疫情防控工作。“现在情况比月初好多了,月初聚会聚餐情况相当严重,现在我们天天给他们讲这个疫情就在我们身边。”在刘国政这群驻村干部日复一日的劝说与叮嘱下,苗乡村民聚众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村民说到:“前几天村里面妇女都喜欢扎堆在一起讨论哪种苗绣用来做衣服好看,现在都是各自在各家自己刺苗绣,门都不出了!”

当刘国政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已是深夜。与家人短暂的视频,家人对他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反复的叮嘱,让他把所有的辛苦都抛在脑后。

南方电网贵州都匀龙里供电局:在苗乡抗疫的三人行

龙里供电局驻村干部与村干部深夜一起值守。(渔洞村村委 供图)

灯火通明的24小时卡点处

“渔洞村针对道路进出口都设置了卡点,我们采用轮流值班的方式24小时守在这里,保证村民不外出,外来人员不入内,阻断一切可能产生疫情传染的源头。”驻村干部、龙里供电局湾滩河供电所客户经理杨玉昌介绍道,自抗疫战争打响的那天起,各个村组都有村民在微信群里自愿申请加入值班队伍的消息,大家一起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由于渔洞村地势较高,气温相对来说会更低,凛冽的寒风并没有让卡点值班人员退缩。大家就地取材,在卡点处燃起取暖的火堆,暖黄色的照明灯将值班人员的身影照得更亮,这里有说有笑,充满温暖。在面对疫情的非常时期,各地设卡点,方便面成了解决一日三餐的重要补给。

“由于现在不能外出,我们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吃的,虽然两三天有专门人员进行采购,但是只能买到普通的日用品,确实挺困难,但是大家都没有叫苦,非常时期,就得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杨玉昌说到。

龙里供电局党委按根据最新疫情工作指导,实时与渔洞村驻村干部进行沟通,宣传防疫新做法,时刻叮嘱在一线工作的他们要做好自我保护。在龙里供电局与村支两委的协同作战下,渔洞村做到了严守严查,绝不让疫情肆意发展。

“与疫情抗争到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龙里供电局3名驻村干部的坚定信念,他们坚守在抗疫一线,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这一片高原苗乡,与苗乡百姓一起并肩作战,共同为抗疫战争默默使劲。(周晓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