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平凡故事

01

2020年的春节,尚未闻到烟花爆竹的火药味,却在中国的心脏蔓延了一股闻不到的硝烟味道。

新型冠状病毒的可怕,在一夜之间,让武汉这座热闹的城乃至全国,都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和活泼,平日里八车道都不够堵的路,如今空荡得如同效果图一般,毫无生气,毫无动静。

远离核心疫区的人们,每天都做着同一件事情:刷新闻,看数字。

我们不知道,留在武汉城里的人们,有多少和我们一样每天关注着数字,而又有多少在为住不了院的亲人到处求救,还有多少在冒着生命危险全力以赴和病毒抢人。

武汉,就像风雨里的一叶扁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也载满了平凡人的故事。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主角是一名正在武汉城里送外卖的微博博主,名叫老计。文章里面说老计在这段时间里,因为留在了武汉城里,于是每天在送外卖的空闲,用手机拍下了很多真实的照片并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每日所见。

一篇一篇地读着收录过来的老计的短文,平凡的笔触,再也不能真实的普通人的情感,和一张张再普通不过的图片,却让我泪流满面,视线不断地模糊,用手擦掉后又迅速地模糊。

他说,“我看到了最真实的武汉”。

他说,“时间很短,变化很快”。(病毒的威胁,让人们在一夜之间达成一致的行动)

他说,“依然恍惚有种不真实感,又仿佛在做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面对灾难,我们都宁愿相信我们所见到的、经历的,只是一场噩梦,梦醒了,一切就好了!)

他说他们外卖员在这些日子里接到了不少奇怪的订单:有的只是希望有人说说话,有的是为了请他们帮忙抓住跑出去了的猫......

他说,送外卖的时候零食被人拿了、车没电了,他推着车子走了三公里,换好了电池,蹲在路边抽烟,后面楼上有人在喊“武汉加油!”于是他被烟熏了眼睛......

他送完外卖后,在手机上安慰自我隔离、怀疑自己、心理压力很大的女生——“外头没那么严重,你可能是感冒,年轻人不会有太大问题,”“看着这温暖的阳光,想想这烟火十足的人世间,还有那么多美食、美景。武汉不孤独,你也不会孤独”......

他说,“突然觉得好像也没那么难过,不管是日子,还是这一关。”

一切来自真实的悲悯,都是如此深达人心,唤动心灵深处的共鸣。

02

在武汉的外围,在远离武汉的很多地方,关于“武汉”的人和物已经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主题。因为疫情起源于武汉,又因为有人隐瞒武汉旅行史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于是更多的人说“武汉”而色变。

然而,逆风而行的那一批批身影,视频里一个个从镜头前出现或者走过的医务人员,带着所有人的期望,却唯独忽略了家人眷恋的泪眼,义无反顾地驰往武汉和湖北各地。在病毒肆虐人间的时候,他们扛起了人类的安危,成为“战士”,用血肉之躯迎战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

还有一些退伍军人、志愿者,看到朋友圈里的一声呼喊,就冲出门去,帮忙运送物资,帮忙转运病人亲属。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朋友转发了一份紧急求助,内容是一名男子疑似病例,需要隔离,但是家里有年迈的岳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急需有人帮忙把他们转送到另外一个区去安置。

随后不久,就看到这位朋友又发了新的图文朋友圈,内容是一个朋友看到了他转发的这条求助信息,于是迅速行动开车前往求助地点帮忙运送老人孩子。

截图里面发朋友圈的朋友问他“你不怕吗?”

这位助人的朋友说,“怕啊,可是我是退伍军人,也是志愿者 ,这样的事情我不去做,那谁去做呢?”

高尚是一种情感,它本来就很朴实,也一直都在有着一腔热血的人身上,从未离开。

03

我每天都能看到朋友圈里身在武汉的朋友们不同的发布,有的每天都在祈祷平安,有的在积极面对生活,但是没有恐慌,也没有呼救。

网上的视频里,有因为家人住不进医院而在高楼上敲锣求救的,也有往小区里门把手上、电梯里吐口水的心理扭曲的病患,而我的朋友圈里,除了偶尔有转发求助的信息,就是正面的各种文章和消息。

我们常常会被极端的、负面的事件吸引了注意,却总是会忽略掉那些正面的、积极的点滴(也许平凡)。

我看到一个武汉朋友频繁在晒她给家人做的美食,隔着屏幕,也能让人看得垂涎欲滴。美食当前,仿佛也能让人暂时忘记了其实她们一直困在武汉城里——在那个地图上被标注了紫红色的疫区。

还有一位从事心理咨询的朋友,她经过竞选加入了公益基金会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团队。她说,“我是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我为有需要的你效力,为国家效力。我和同事们在线等你。”

从年前到年后,不时看到一位因为非病毒肺炎而住院了20天、经历了这场病毒“战役”的武汉朋友发的朋友圈,里面有着旁人难以感受的心酸,然而她的自述却一直给人积极而轻快的节奏感。她和父亲因为发烧咳嗽而入院,家里留下了不会做饭的母亲和年纪尚小的女儿。从她朋友圈里的对话截屏图片里,我看到了一个迅速成熟且让人心疼的女孩——照顾姥姥、一个孩子承担起家里消毒、拖地、煮饭、做菜等等的家务活,还要网上学习和练琴。

生活总是会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教人成长,看着她女儿做的饭菜,我在惊叹的同时眼睛也不禁迅速潮湿。然而,偶然和这位朋友的一次聊天,却让我发现其实是我低估了武汉人的强韧和乐观。

我不是武汉人,我对这个城市也没有归属感,然而每当看着武汉人发出来的为武汉加油呐喊的声音,我就难免眼睛潮湿——

我曾经熟悉的家长,拍下空无一人的街头美景,附上文字——“很爱很爱这座城市”。看着那些依然熟悉的街道,和那些如此繁华美丽的楼宇、风景,我的泪腺也莫名就被她那简短的一行字戳中。

还有她们纷纷接力转发的“呼喊”:“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爱它。”


正如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制作的武汉最新城市宣传片那深情表述的:

“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

“他们不顾生命地来保护我们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把武汉还给我们,把我们还给武汉!”

“别怕,再等一等。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武汉,我们等你!也请你们,等等武汉!”

“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