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幫助中小企業應對新冠病毒影響“三字訣”

律師幫助中小企業應對新冠病毒影響“三字訣”

新冠疫情給企業造成的影響無法估量,尤其是中小企業已經處於舉步維艱的境地,甚至有的企業出現了難以為繼的局面。律師作為企業的“外腦”應該發揮專業優勢,幫助企業化解矛盾、處理好糾紛,解除企業的後顧之憂,與企業一起共度難關。隋洪明律師團隊根據多年為企業服務的經驗和研究,認為律師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最關鍵的概括為三個字:“穩”“快”“用”。


律師幫助中小企業應對新冠病毒影響“三字訣”


一、穩

1、穩局面。疫情給各方產生的心理恐慌是巨大的,有的企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和行動準備,不能正常開工、資金短缺、租金成本高企等等千頭萬緒的問題全都湧現出來,面對巨大的壓力陷入混亂狀態,企業老闆不知所措,此時最關鍵的是要先“活下來”,律師需要幫助老闆全面分析當前的情況,找到最關鍵的環節,讓企業儘早進入到正常運轉狀態。

2、穩員工。由於疫情導致員工不能正常按期上班,使企業與員工之間產生一定矛盾,尤其是在不上班期間是否應該支付工資以及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等問題,企業與員工的立場不同,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正確的做法是妥善處理與員工的關係,切不可激化矛盾,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對職工進行必要的人文關懷並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可以將壞事變成好事。

3、穩預期。本次疫情讓一些冒進過熱的行業停下來,也讓一些企業反思自己的發展方向與路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企業盲目追求大而全,追求所謂規模經濟,追求快速發展,追求上市等等,以致在思想上產生高預期,在行動上實現了過度負債等做法,在疫情產生以後,企業需要降低預期,收縮戰線,走的更踏實一些,降低疫情的影響。


律師幫助中小企業應對新冠病毒影響“三字訣”


二、快

1、快創新。創新是發展不竭的動力,在創新型社會中,任何企業、任何人都要創新。中小企業也只有在創新中才有出路,每一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創新的內容與方法不同,但創新的理念完全相同。以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餐飲業為例,所有的餐館在疫情期間都被強制關閉了,如果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但如果能夠研發出適合大眾口味又衛生、安全、健康同時還方便攜帶的食品,一定會受到歡迎,也一定會獲得發展的契機。

2、快轉型。中小企業的優勢是“船小好掉頭”,我國傳統的中小企業大多集中在手工製作、餐飲等傳統領域,往往技術水平低,生產效率低,這樣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即使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生也遲早會被淘汰,律師可以幫助企業認識到這一點,促使其利用本次疫情,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提高效率,向高、精、尖、專方向發展,儘快實現企業的轉型。

3、快佈局。商機轉瞬即逝,每一次重大事件,對企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有戰略眼光的企業領導人必須迅速做出調整,規劃戰略佈局,加強執行力,為企業發展打好基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03年非典使一大批企業倒下了,也成就了阿里等能夠及時抓住機遇的企業。所以,本次疫情也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大好機遇。


律師幫助中小企業應對新冠病毒影響“三字訣”


三、用

1、用政策。為應對疫情,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如人社部發布《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11日召開全國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電視電話會議,針對工人返工難、物流運輸難、供應鏈運轉不暢、企業資金鍊緊張、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推出了五項措施;2020年1月23日,人民銀行召開全系統各分支機構、各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電視會議,研究部署春節期間金融服務和疫情防控等相關工作。央行支付系統放開小額支付系統業務限額,為抗擊疫情構築資金匯劃綠色通道;稅務總局近日下發了《關於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的通知》,出臺《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指引》,共涉及支持防護救治、支持物資供應、鼓勵公益捐贈、支持復工復產四個方面12項政策。鼓勵公益捐贈,明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應對疫情的現金和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應對疫情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無償捐贈應對疫情的貨物免徵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擴大捐贈免稅進口範圍。如此多的政策對於企業都是重大利好,但中小企業沒有專門的部門消化這些政策,甚至有很多企業都不一定知道,更談不到使用,律師要發揮這方面的專長,讓企業享受好做到位,把國家和政府的政策落到實處,讓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2、用法律。受疫情影響,必將引發大量的法律糾紛案件,本次疫情是無法預見、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存在,但在法律上應該怎樣認定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案情進行分析,企業由此產生的糾紛最好能夠實事求是地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就需要訴訟到法院,律師需要研究案情,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3、用人才。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在企業的困難時期,人才的作用更加明顯,律師應該一方面幫助企業挖掘內部人才,向企業提出建議,將對企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才放到關鍵崗位上,另一方面為企業聯繫外部專家,幫助企業做好規劃、管理與決策諮詢,使企業得到有力的智力支持。


律師幫助中小企業應對新冠病毒影響“三字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