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溪山書會”

线上“溪山书会”

寧方立,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工學博士。主要從事智能感知機器人、壓縮感知理論及應用、機械噪聲源識別與定位、機械噪聲控制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

讓我們一起欣賞《數學之美》

寧方立

高中以上學生、研究所技術人員、對信息化技術有興趣的讀者。

推薦理由:

前幾天,之江兄讓我從理工科的角度推薦一本科普類的書籍,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就閃過的便是《數學之美》。談及數學,我們的印象中便是冷冰冰的數字和符號、枯燥晦澀的數學公式,何談數學有美感。對於飽受奧數奇葩題目和解法煎熬的中小學生,更視數學為面目猙獰的怪獸,醜陋無比。但是,當你靜下心來,捧起這本豆瓣評分8.9分的《數學之美》,慢慢品味時,你會突然發現我們所學習的數學是如此的美,和我們美好的生活密不可分。

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作者吳軍,百度百科告訴我們:“吳軍,生於1967年4月。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前Google高級資深研究員。原騰訊副總裁。計算機科學家、暢銷書作家。硅谷風險投資人。工業和信息化部顧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和網絡搜索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Google自動問答系統和許多創新產品的負責人。吳軍博士是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從吳軍的人生軌跡上來看,無論是求學,還是職業生涯,每一步都如同精心設計,是理工科學生的成功典範。在他求學和職業生涯中,又與眾多的牛人亦師亦友。這些都為《數學之美》夯實了基礎。

线上“溪山书会”

吳軍

誠如法國作者米卡埃爾·洛奈所言:萬物皆數。數學貫徹了我們人類的發展史。在遠古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在自覺不自覺地發明、應用著數學。在《數學之美》中,吳軍將從計算機科學家的極高站位角度,讓我們能體味到數學和我們每天都在用的很多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當你和小米的小愛同學、百度的小度愉快聊天時,其實他們根本聽不懂你說什麼,這後面是精巧設計的統計數學模型;當你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上查找資料時,殊不知這後面居然還用到高中所學習的餘弦定理;當你通過手機導航查詢到行車的路線時,後面是動態規劃算法的功勞。甚至我現在電腦前碼字時,也有一個神奇的概率網絡模型在進行拼音和漢字的快速轉換。《數學之美》將帶領我們一起探求這些信息技術後面的奧秘。

如何把這些背後深奧的數學理論講解得大眾能理解,這就需要考究作者的功力。作者如同老師,存在四類:第一類是深入淺出,很深奧的道理,他能講得淺顯易懂,很受學生的歡迎,這是最好的老師;第二類是深入深出,這樣的老師很有學問,但缺乏好的方法,不能把深奧的學問講得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就費勁,這也算是好老師;第三類是淺入淺出,這樣的老師本身學問不深,但卻實事求是,把自己懂的東西講出來,這也能基本保證質量,也算是個好老師;最糟糕的是第四類老師,淺入深出,本身並無多大學問,卻裝腔作勢,把本來很淺近的道理講得玄而又玄,讓人聽不懂。我想《數學之美》的作者吳軍就是第一類老師。通過《數學之美》,讓廣大讀者能夠領略到數學的魅力不是單一的解題,而是培養對各方面問題的思考能力,更是為人類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

线上“溪山书会”

防疫抗疫,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理性面對,無一例外的,醫學專家們的共同建議是,大家儘量少出門、不聚會。

而我們的倡議也隨之而來——

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讀幾本好書。

據說,網絡時代,閱讀已躋身奢侈品之列。整個社會的閱讀習慣,大概算不上叫人樂觀。雖然,我們仍願盡綿力,不僅因為手中可留書香,更緣於讀和享的過程中,自有歡悅喜樂。

當然不閱讀的藉口也多,常見是說沒有時間,其實,古人早就感嘆過了。

线上“溪山书会”

三國時代的董遇說,讀書只能利用“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宋代的歐陽修則利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

這段時間,既然要“少出門,不聚會”,那何不索性圍著爐子或者擁著被子,安安靜靜、暖暖和和地讀一本好書?

按照歐陽修的法子,我們來算一算,馬上當然不現實,待在家裡的話,那就“桌上、枕上和廁上”好了。各花15分鐘,總共45分鐘,一分鐘讀500字,一天就讀22500字,一星期七天是157500字,每頁差不多500字,則是315頁,這是相當厚的一本書了。

從今天起,我們邀請一些愛書的朋友,以線上“溪山書會”之名,逐日推送好書,以享讀者。

歡迎留言甚至附上您的讀後感想,亦歡迎來稿,投稿信箱是[email protected]

跟我們一起推薦,獲得採用者,自然也會有一份禮物奉上,您不用猜,肯定是書……

我們寄給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