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停課不停學”不等同於網上授課

【僑報訊】近期,部分地方陸續開始網上“停課不停學”工作,針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中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11日回應稱,目前採取的網上學習是一項臨時應急措施。“停課不停學”不是指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也不只是學校課程的學習,而是一種廣義的學習,只要有助於學生成長進步的內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

北京《人民日報》報道,該負責人指出,學習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網上教學是“停課不停學”的方式之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教學的一種探索。

中国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不等同于网上授课

7日,貴陽市第六中學高三學生王孟薄展示用手機播放的“空中黔課” 。據悉,“陽光校園·空中黔課”涉及小學一年級至高三年級各學科課程教學資源。 圖片來源:中新社

針對一些地方組織教師錄播網上課程,該負責人認為,開展“停課不停學”、做好網上教學工作沒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師去錄播課程。

他指出,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地方、學校現有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確有需要的,可由教育部門統籌組織少數優秀骨幹教師適當新錄一些網絡課程,作為必要補充,共享優質資源,還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

同時,該負責人指出,實施“停課不停學”,各地要區別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網上教學的特點,合理選擇學習資源。

該負責人說,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

同時,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另據中新社報道,疫情當前,為了緩解大陸高中生的學習壓力,來自重慶、現在在香港讀書的一名學生陳馨則集結了自己的20多位同學,為這些素不相識的學弟學妹們“做件溫暖的小事”。

僅用了一週,一群來自華盛頓大學、墨爾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等30餘所名牌大學的200多名大學生們,就組成了一個“線上智囊團”,為高中生免費提供課程輔導、心理諮詢、擇校諮詢等方面的幫助。

在後臺,很多中學生會留言記錄自己每天的學習情況。“學長學姐們的分享與鼓勵,一句‘我在未名湖畔等你們’,使我有些動搖的目標重新開始變得堅定。”來自重慶的一位中學生遊子玥給平臺的留言裡寫道。

“看到這些我們是非常欣慰的。我覺得這就是教育的意義,也是我們一群人聚集起來的原因。”陳馨說:“面對現在的情況,我們誠實地接受,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些事情,在想辦法解決現在的困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