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自律上網課 師生共同嘗試學習新模式 高三學生“網上”積極備考

自覺自律上網課 師生共同嘗試學習新模式 高三學生“網上”積極備考

中國甘肅網3月2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記者 孫亞斐)3月24日下午,蘭大附中高三年級李文君老師匆匆接完記者的採訪電話,又在電腦前開始給孩子們上化學課。他告訴記者:“網課是很辛苦的,儘管學校貼心地幫我們訂購了視頻展臺,解決了板書難的問題,備課量仍然要較平時上課更大一些。過完了這個月,我們打開門,一些花開在高高的樹上,一些果結在深深的地下。”

教師:希望就在前方

由於疫情的影響,記者電話採訪了蘭大附中高三老師李文君。他告訴記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常的教學計劃被打亂。時間還要回到1月28日,也是原定開學日前5天。他突然接到學校有關負責人的電話,詢問的話題就是“網上授課的可能性”。結果當然是“幹”。第二天,他就在學校的安排下,從學校取到了所有能用到的資料,然後當天晚上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了試講,試講效果不錯,學生們情緒高漲。當時誰也想不到,網課就這樣從2月3日開始一直持續至今。

對於網課的開展過程,李文君告訴記者,網課是很辛苦的。之前學校幫所有老師訂購了視頻展臺,解決了板書難的問題。但是,備課量仍然要較平時上課更大一些。在開展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化學教研組內經常也會交流課堂上的問題,一起QQ討論教學安排。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蘭大附中網課期間開啟了“6+1”模式,也就是6科任課老師每天開一次網絡會議。各科老師一起交流課堂情況以及學生的作業完成的情況,也成了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老師們也曬出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神評論”:“某某今天的作業居然完成的最好,簡直讓我受寵若驚”“某某已經是第二次上課不回答問題了,是不是又睡著了”“年輕人要淡定,想想我的作業也沒做你就平衡了”。

期間,李文君聽聞有學生家長遠赴湖北,奮戰在醫護一線,也有學生家長在蘭州市肺科醫院與新冠肺炎疫情戰鬥,至今未能回家……這些事蹟都讓他深受鼓舞。現在天氣慢慢地暖和起來了,每天從新聞上看著甘肅乃至全國抗擊病毒的報道,他和他的同事們都相信,離春暖花開,徹底戰勝病毒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教學不久將回歸正軌。

最後他想借助媒體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完了這個月,我們打開門,一些花開在高高的樹上,一些果結在深深的地下。

學生:不放鬆不懈怠不放棄

李文君告訴記者,學生們上網課也是問題重重,面對六科老師變身的“主播”們,差不多共度了3周時間,現在新鮮勁兒過了,同時隨著各科二輪複習的進入,學生手上又沒有資料,都開始有些擔心高考不能取得理想成績。針對這些問題,學校安排進行了高三“百日誓師”網絡互動直播,學生進行宣誓,重燃學習熱情。教材也由學校消毒後統一快遞到學生手中。至此,學生們穩步度過一二輪過渡期。

學生李昊宸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高三備考生,在班裡成績平平無奇,基礎薄弱,高考的臨近讓心裡的壓力不斷加大,剛開始網絡授課在家中學習總是覺得不太習慣,網課已經進行了七週,慢慢適應了這種新的學習模式,每天聽著老師講的知識點,積極備考,緊張而又充實的度過每一天的學習生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國上下積極響應號召,居家不外出,減少疫情擴散可能,學校開學的時間也在推遲。雖然開學延遲,可高考不會延遲,十二年寒窗於今年收穫果實,身為一名高三學子,在疫情期間即使沒有了老師的監督也要做到自律自覺,聽從學校的安排,不放鬆,不懈怠,學校為了不耽誤畢業生的學習,進行了網絡直播授課。

他感覺學校安排的課表與之前在學校的並無區別,週一到週六都是在上課,每天十節課十分充實,每節課上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自己還可以和老師語音交流詢問自己的疑惑,每天早上都有早讀,早讀讓每一天的開始都變的很清醒,每天晚上每科都佈置作業,在課下積極進行鞏固與提高,作業每晚按時上傳,老師的批改也十分用心,週五週六安排的週考可以及時檢查並發現自己的問題,當然有時候課上會有分神瞌睡的情況,都會去洗把臉,讓自己清醒一下,堅持每一節課認真聽講,在每天晚上都會進行適當的的鍛鍊,做做俯臥撐,練練深蹲,增強體魄。疫情還沒有結束,網課也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自己會以更飽滿的熱情去備戰高考,當然也要感謝老師在這段時間的無私付出。願疫情早日度過,高三學子可以迴歸課堂,坐在書桌前努力備考,在六月取得理想的成績。

張雲博是一名高三學生,在面臨高考衝刺的關鍵時刻,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來2月3日返校,但至今尚未返校。學校為了不耽擱畢業班的學習,立即實行了“停課不停學”的網絡直播授課學習。

他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學習成績在班級比較靠後,學習基礎薄弱,自律能力較差,再過兩個多月,就要高考了,內心比較著急,再加上不能按時到學校學習,自己在家裡沒有老師的監督與指導,如何進行系統複習,心裡七上八下。就在開學之際,學校通知由任課老師在網上直播授課,自己聽了非常高興,可以繼續跟著老師的步驟,在家裡緊張而充實的完成後期複習任務了。他們每週一至週六,每天早上下午各五節課,任課老師們嚴格按照課程表,認真給同學們進行網絡直播授課。這種通過電腦上課的學習方式,還是第一次經歷,感到很興奮。每天早上堅持按時起床,做到認真聽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思想高度集中,認真聽講,回答老師提問,緊跟著老師的授課進度走。課後認真完成當天的作業,並及時上傳,從不拖拉。抱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認真作週考、月考試卷,及時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近兩個月的網課學習,感覺挺好。當然,聽課時間一長,有時候也有犯困瞌睡的情況,但時刻提醒自己,要堅持、要加油,高考的最後勝利離自己不遠了。張雲博認為,如果連這次考驗都通不過的話,那如何應對今後遇到的各種挑戰呢?在父母的督導下,雖然每天與電腦在一起,但除了學習,不玩電腦,也不玩手機。

家長:非常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

學生家長李小平告訴記者,他在肺科醫院工作,1月21日,蘭州收治首例留觀病人後,他就進入隔離病區工作,疫情也讓他來不及和女兒細談,在繁忙的工作中只能抽出零碎的時間給孩子打電話、發微信。高考在即,他只能囑咐孩子按時上網課,認真學習,完成各課作業,不懂就向老師請教。他告訴女兒,各自做好本職工作,孩子負責學習,全力備戰高考,爭取好的成績。爸爸負責打敗病毒。

李昊宸的媽媽告訴記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雖打亂了生活計劃,但沒有擾到自己的內心。她教育兒子第一要愛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作為學生的你雖然不可能親臨一線衝鋒在前,但一定要有拳拳愛國之心。在祖國需要時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不自律難以自強。在高考來臨前期雖然宅居在家,但一定要嚴格管理自己,如果在這個時期努力一把,很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成為高考衝出的一匹黑馬。

張雲博的家長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孩子的學習計劃。作為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心裡很著急,也很無奈。學校決定開展網課教學,及時解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也緩解了家長的焦慮情緒。他覺得,在特殊時期,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網課教學,這種做法很好。除了沒有到學校課堂上課外,其他方面與孩子在學校上課一樣。從近兩個多月的網課學習情況看,孩子的自律意識、自律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基本上不玩電腦、不玩手機。我們每天與孩子溝通,詢問網課學習效果。當孩子回答“還不錯”時,我們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我們發自內心地感謝學校、感謝老師,也感謝自己的孩子,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祝願孩子學習進步。唯一放心不下的是,由於每天看著電腦學習,孩子的視力有所下降;也擔心一直呆在家裡缺乏運動,孩子的健康受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