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成了股市黑天鵝。恆指在春節期間恐慌性下跌,從上週2月3日起見底反彈,並且市場多判斷二次探底幾率較小。美國因為不是這次疫情的主要爆發地,所以美股基本不受影響。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03年SARS期間,股市先後經歷了「恐慌期-消化期-迴歸期」三個階段,目前新冠疫情同樣已經度過春節期間的恐慌,進入消化期。

多數投資者現在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即在疫情持續影響下,尤其是疫情拐點出現後,該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為解決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借鑑03年SARS期間的經驗。

拐點後,港股配置應更注重中期成長板塊?

回顧03年SARS經驗,可以發現:

1、03年疫情恐慌期,休閒服務、房地產等板塊受疫情衝擊板塊跌幅居前,疫情受益或防禦板塊醫藥、銀行等大漲;

2、從疫情拐點到事件基本結束期間(5月9日- 6月24日),市場表現為前期表現較好的疫情受益或防禦板塊醫藥、銀行大幅落後,受疫情影響較小的TMT表現領先;

3、事件基本結束後兩個月(6月24日-8月31日),TMT依舊錶現最佳;

4、從事件影響基本消化後兩個月到年底(8月31日-12月31日),市場風格迴歸中期主線——五朵金花的邏輯。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按照上述時間線可以歸納出行情發展的特點:在恐慌期間,疫情受益或純避險類行業表現領先,但拐點出現後,疫情受益或純避險類行業表現從領漲到落後(如傳媒),具備中期成長邏輯的行業開始領跑大盤(TMT),最後行業輪動傳遞到以五朵金花為代表的週期板塊。

映射到當下,春節期間是這次疫情恐慌期,1月20日-1月31日恆指錄得最大跌幅9.44%,其中消費者服務、零售、地產等受疫情衝擊最重,全市場僅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有小幅上漲。而從2月6日起,國內疫情防控第一階段已經見到成效,市場接近迎來疫情拐點。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從新增確診病例看,自2月6日起疫情防控第一階段已經見到成效。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所以如果借鑑03年SARS期間經驗,鑑於疫情拐點臨近,那麼投資者當前不應再去追逐疫情受益或純避險板塊,而應該更注重中期成長板塊佈局,具體策略如下:

1、目前短期受益板塊有:a.傳媒(視頻、遊戲);b.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c. IT基礎設施(IDC、服務器、存儲),這裡面純事件性驅動的有視頻、遠程辦公等,預計疫情拐點出現後,會由領漲到落後。

2、而受短期醫療信息化、線上辦公等爆發式增長推動,疊加5G時代傳輸速率加快、數據流量爆發,IT基礎設施具備中期成長邏輯,假設階段性回調,但仍看好重新向上動力。

3、最後是受事件影響有限,中期向上邏輯穩固的板塊,也是後續著重配置方向:1)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面板):半導體自身產業週期進入上行期,春節停工影響有限,5G產業週期進入高速增長期,電子板塊爆發盈利增長彈性;2)新能源車產業鏈:自上而下推動明確、產業空間巨大、潛在催化劑密集,尤其是電池環節;3)軟件:5G商用在通信底層的技術層面為各類設備互聯的應用場景提供支撐。相應帶來各類新興應用的發展土壤。萬物互聯時代開啟,各類IOT設備交互增強、軟件需求大幅提升。

總體上,預計未來港股行情將沿著受疫情影響由小到大的順序,逐漸向中期主線迴歸的路線走,首先建議配置IT基礎設施、電子、新能源車產業鏈這類中期高成長板塊,其次是商貿、酒店、地產和券商等超跌板塊。

美股:經濟晚週期、大選年,整體偏多

關於美股的討論,由於在03年SARS期間,美國不是疫情主要爆發地,所以美股基本不受影響。很明顯,這次新冠疫情也是相同情況。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拋開疫情,其實今年影響美股走勢的兩個主要因素是經濟晚週期(下圖中的Late-cycle)、總統大選。

廣發證券分析,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比較典型的三次晚週期階段——1987.3-1990.7、1998.12-2000.3以及2006.11-2007.12——美股並未出現負收益。上述經濟晚週期所涉及的年份中,美股僅在1990年和2000年出現負收益,其餘年份美股均收漲。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此外,美股或存在「大選」行情。80年代以來歷屆總統任內美股表現存在一定規律,即美股下跌的年份集中於總統第一任期的前兩年和第二任期的最後兩年,中間年份則並未出現過負收益。換言之,在任總統尋求連任的大選年美股均收漲,且這一年的風險偏好也往往不錯。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港、美股投資方向?四大超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

回到經濟層面,今年疫情將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掣肘,地產回暖則提振美國經濟;中國經濟邊際向下、美國經濟邊際向上。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美國經濟或存在比較優勢,美股也易於出現相對錶現。就未來2-3個季度來說,只要美國經濟未現衰退,一旦風險偏好改善,美股大概率重拾升勢。

小結

歷史經驗表明,事件性衝擊只要沒破壞股市核心邏輯,都是提供買入的機會。

股市很聰明,總會領先事件衝擊低點,歷史上投資者也總會預期很多災難,但真正兌現的很少,恐慌是買入優質股票的良機,新冠疫情衝擊符合這兩點。而關於當前階段的投資策略,港股建議關注中期成長板塊(IT基礎設施、電子、軟件),美股基本不受疫情影響,且考慮經濟晚週期、大選年,仍然整體偏多。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