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栽培事項?

大山梅子


我是 那些雞毛蒜皮的鄉愁 我是一名菌類種植愛好者,也是自己擅長的領域,平菇的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第一:栽培的方法有套袋栽培.覆土栽培.箱式栽培.挖洞栽培.段木栽培等。

平菇是一種真菌類的食物,含蛋白質,氨基酸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常吃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平菇是產量最高的食用菌,但是品種不佳.種植時間不當.管理方法不科學,這樣是種不出優質產品的。

第二:下面重點講解下套袋栽培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平菇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在3℃-35℃,菌絲生長最合適的溫度是24℃-28℃,15℃以上生長比較快,7℃以下生長緩慢。品種不同子體分化發育的適宜溫度也有差異,適應環境溫度應在20℃左右最好,栽培時應採用溫度 寧低勿高 的原則。

2.平菇種植前一定要對種植場所用生石灰消毒,可以採取石灰水刷牆.生石灰撒地的方式。

3.選料和配料也是很有講究的,在備料前要確定栽培配方,根據配方準備所需的材料。平菇培養料最多的是採用玉米芯做主料.棉籽殼.鋸末.花生殼.稻草.生石灰等,根據當時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菌種。

4.把事前準備的配料按照百分比混合一在起攪拌均勻。注意:培養的料一定要保證含水量適宜,不高也不能低,攪拌一定要均勻。

5.攪拌均勻的培養料要及時裝袋,裝袋時要再次檢查塑料袋有無破袋情況,裝袋期間注意觀察培養料的含水量及時作出調整。

6.裝完袋後要及時進行消毒滅菌環節,密閉後的滅菌籠內溫度達到100℃時要持24小時。

7.停止加熱12小時後開始種菌,人員做好消毒殺菌工作,開始接種,紮緊口袋避免漏氣,接種完畢的菌袋及時移至發菌棚。

8.養菌期間要控制好棚內溫度20℃-23℃最為合適,保持黑暗或弱光環境,溼度在70左右,做好防蟲滅蟲工作,當菌絲長滿培養袋,養菌結束。

9.加強平菇在自然溫度下出菇期的通風.溼度和光照。預防病蟲害仍然放在首位。利用平菇變溫結實的習性拉大溫差,來刺激菌絲生長,快速現蕾實現出菇。

10.當平菇實體長到8分熟時及時採摘。採摘期進入大棚前先進行棚內通風后再進場作業。採摘週期內溫度.溼度.光照管理和出菇期一樣。

總結:平菇將來會成為一種市場需求量很大的食用菌營養價值比一般的蔬菜營養價值高,栽培很容易上手,細心科學的對待每一個操作過程就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平菇。

您是不是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跟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驗,如果覺得本文還不錯的話,那就評論 分享 點贊 關注我吧,後續會有更多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那些雞毛蒜皮的鄉愁


細節決定成敗,我栽培平菇的細節如下:

(1)廠地選擇,背風、向陽、排水方便、冬暖夏涼,空氣易流通的場地。

(2)平菇現在可週年生產,種子要選適季品種,否則可能前功盡棄。

(3)菌種要選用脫毒純母種,產量會讓你刮目相看。

(4)培養原料配方要科學,碳氮比要適宜菌絲的生長。

(5)二級種與三級種的製作要細緻,不能有細菌、病毒侵染。否則後患無窮。

(6)菌包發菌管理要到位,培養健康旺盛的菌絲是要任。高溫、高溼、通風不良是禍根。低溫發菌產量最高,且勿燒菌。

(7)岀菇管理是動態的管理,溫度高降溫,溼度高降溼。風的大小,決定通風口的大小。

(8)採菇後,菇根一定要清理乾淨,當溫度高時,易引起菌包腐欄。

(9)場地、發菌室、菇棚,要經常消毒和滅蟲,減少雜菌糸數和蟲口基數。

以上細節能做到,你種菇肯定成功。


泰山蘑菇莊園


平菇栽培成敗的關鍵因素,你知道培養料的建堆發酵方法嗎?

一、場地選擇。

建堆發酵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同時產生的廢氣要及時排出,所以最好選擇室外的水泥地面,切忌不能鋪塑料膜,要有一定的坡度,有利於排水,而且要離水源和栽培場地距離較近,便於操作,節省人力。

二、原料準備。

培養料按照配方準備好,(參見我其它文章,這裡不再贅述。)混拌均勻備用。調節溼度到70%,左右,即達到手握有水滴滲出而不低落為宜。

三、培養料建堆。

堆積發酵的原理是巴氏殺菌方式來殺滅有害的微生物和蟲卵。把培養料堆成底寬2-3米,高1.2-1.5米的梯形堆,長度不限。表面稍加拍平,用直徑5釐米的木棒打一些孔,改善料堆透氣性。插上農用長柄溫度計,隨時監測料堆溫度。

四、培養料翻堆。

由於培養料內部微生物的活動產生大量的熱,料堆溫度持續升高。當堆溫達到60℃以上維持24小時進行翻堆。翻堆時要求把裡邊的培養料翻到外部,把外部的培養料翻到內部,邊翻堆邊撒石灰粉,當出現水分不足時用石灰水調解至合適的溼度。然後重新建堆繼續發酵。當料堆溫度達到60攝氏度以上時保持24小時進行第二次翻堆。一般翻堆3-5次即可,因為在發酵過程中消耗大量養分,所以次數不宜過多。

五、培養料發酵好的標準。

發酵好的培養料鬆散而富有彈性,呈棕褐色,無酸臭等異味並有一種特殊的類似醬香味的發酵香味。遍佈白色的放線菌絲。然後就可以降溫裝袋接種了。





侯哥在線


平菇的栽培方式很多,大體分為覆土栽培和代料栽培。覆土栽培又分為畦式穴式栽培。袋料栽培又分為擺袋碼垛栽培,層架式栽培。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現在還出現了工廠化栽培等等。它們可以各行其道,有時也可以強強聯合,互相交叉運用,總之不管如何栽培,適合自己的實際就好,能有收穫,能給自己帶來經濟效益就好。

一,覆土栽培。

覆土栽培,就是把培養料植於地下,菌種接至培養料上,最後覆土,讓子實體從土中長出,收穫。

覆土栽培可在山坡、田地進行,也可以和田地作物間作,還可以在林下進行。

覆土栽培一般都採取畦式和穴式的種植方法。

(一)畦式栽培。

就是在選好的種植地挖畦,在畦內種植平菇,方法如下:

【1】挖畦。

畦深25釐米,長度依地塊大小而定,畦寬約1米,以利於採摘為宜。畦間留過道,用於運料、採摘、運菇。

【2】播種。

①播種方法

播種大多采用“三三法”,也就是三層培養料,三層平菇菌種。首先在畦底撒一層生石灰,厚度21釐米即可,用於消毒滅菌。生石灰上鋪一層發酵好或經滅菌消毒的培養料,厚度10釐米左右。培養料鋪好後,上撒2釐米厚菌種,菌種上再鋪培養料。以此類推,最後完成三層培養料撒三層菌種。最上一層菌種厚度可以撒播3釐米,利於快速發菌出菇。最後培養料上覆沙質土2釐米,播種完成。

(二)穴式栽培。

穴式栽培,就是在選好的地塊挖穴,把已經發好菌的菌袋,脫去塑料外皮,植入穴中覆土。這種方法其實是和代料栽培的組合。

【1】挖穴。

穴深一般30釐米,按菌袋的長度而定,菌包直立,距地面穴的上沿最少相差2~3釐米。大小以放開3~4枚菌袋為準。穴間距離,可遠可近,按地塊實際情況而定。

【2】播種。

穴底和穴壁撒一層生石灰,用於消毒滅菌。把已經發好菌絲的菌包,3~4枚一組,直立在穴內,然後用沙質土填滿菌包與穴壁間的縫隙,菌包上部覆土2釐米,播種完成。

★覆土栽培的注意事項。

【1】菌種。

菌種一定新鮮有活力,播種時菌種要播撒均勻,不能時厚時薄。接近畦的邊緣菌種量要大些。

穴式栽培時,做為種子,植入地下的菌棒,一定是已發透、發好,菌絲強壯、生長旺盛。

【2】覆土。

最上部的覆土一定要新鮮,並經過晾曬。顆粒要小,沙質,最好經滅菌處理,或少量拌和生石灰。

【3】場所。

覆土栽培,如果在室(大棚)內,需協調好室內(大棚內)種植前的滅菌消毒。一般採用硫磺或菇淨氣霧劑進行燻蒸。這樣的滅菌速度快、操作簡便、效果好。但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人員安全。

【4】附屬設施。

覆土栽培,如果在室外,需搭建遮陰棚和簡易塑料朋,用於遮陰保溼,避曬,增溫、保溫,調節小區域溫度和溼度。如在林間,按樹木茂密程度的實際進行。

二,袋料栽培。

袋料栽培,就是把培養料裝在特定的塑料袋中,對平菇進行栽培。袋料栽培大多在室內或大棚內進行。

(一)室(大棚)內擺袋碼垛栽培。

室(大棚)內擺袋碼垛栽培,有著它固定的模式。一般要經過備料—攪拌料—裝袋—滅菌—接種—養菌—出菇—採菇等八個步驟來完成。

【1】備料階段。

(1)培養料準備。

在備料前,要確定栽培配方,按配方準備培養料。平菇的培養料現在一般採用玉米芯做主料,米糠、鋸末、棉籽殼、生石灰、石膏,有的還要摻放多菌靈和尿素等。這些都要在攪拌前準備完畢。

★此時要注意各種原料的新鮮度,最起碼沒有黴變腐爛。

(2)菌需物資的準備。

栽培平菇,菌需物資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攪拌培養料所需的物資: 攪拌機、供水設備

裝袋需要的物資: 菌袋、菌環、扎袋皮筋、裝袋筐等

滅菌需要的物資: 鍋爐、煤炭、輸氣管道、滅菌倉(可簡易)。

接種所需物資: 菌種、接種箱、臭氧發生器、接種人員著裝(鞋帽口罩手套)、接種工具(接種鏟接種釘等)、消毒滅菌藥劑、酒精燈、酒精等。

★對於這些物資,要注意它們的質量,在採購數量上要大於計劃數,做為備用,所有的物資都具有合理的損耗,一旦有偶然問題發生,

【2】攪拌料階段。

所謂的攪拌階段,就是按配方把培養料所需的原料按百分比混合到一起,進行攪拌。

▪攪拌料的具操作方法是:

①預溼。

預溼指的是把密度大或存在密度大部位的、較為堅硬、水浸需要時間才能泡透的原料,先用水淋溼、悶透後,再與其他原料混合。像玉米芯、棉籽殼就是這樣的原料。玉米芯的臍部和棉籽殼的籽就是很難短時間能浸透的部位,必須先淋溼、悶透才能與其他原料混合。否則,會給滅菌帶來難題,造成滅菌不徹底?

②幹攪拌。

就是除預溼的原料外,先把不用預溼的原料,放入攪拌機,密封后,開動攪拌機,攪勻。

③溼攪拌。

就是幹攪拌完成後,把預溼料加入混合料中,開動攪拌機,開始攪拌。在攪拌過程中,邊攪拌邊加水,達到配方對攪拌料含水量的要求。平菇對攪拌料的要求一般為60%左右。最簡單的檢驗方法是,用手抓一把充分攪拌的培養料,用力緊握手指,指縫見水而不滴,即為水分含量合格。

攪拌完成後,進入裝袋階段。

★攪拌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預溼的原料一定要保證預溼時長,保證原料真正的悶溼、悶透。

培養料的含水量一定要適宜,不能高,也不能低,高低都會以後階段的的進行產生影響,且補救起來很是麻煩。

培養料在攪拌過程中,一定要攪拌均勻。

【3】裝袋階段。

培養料攪拌好之後,要立即進行裝袋,裝袋就是把培養料用機械或人工裝入早就準備好的專用塑料袋中。

★此階段需要注意的事項是:

裝袋過程中,要觀察培養料的含水量,有問題好及時補救。過幹加水,過溼加料。

仔細觀察專用塑料袋的質量,是否合乎標準,是否損壞,是否有微孔等。發現問題,及時廢棄、更換。

注意扎袋口的皮筋是否有破損,如有破損,馬上更換,避免在滅菌階段蒸汽進入塑料袋中,遇低溫還原成水,使料袋內的培養料含水量超標。

裝袋完畢,料袋要及時運進滅菌倉,進行滅菌。

【4】滅菌階段。

滅菌就是對裝好袋的培養料進行消毒滅菌。

▪滅菌過程是:

①裝滅菌倉。把裝有培養料的專用袋,運進滅菌倉,碼好,封閉滅菌倉。

②供氣。滅菌倉密封后,鍋爐點火,向滅菌倉供氣提溫。艙內溫度達到100℃時,開始計時。這個溫度要保持12小時以上。

③燜鍋。滅菌倉100℃下保持12小時後,停止向滅菌倉供氣,此時不能立即打開滅菌倉,最好24後再拆除封閉取出菌袋。這個過程叫燜鍋。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滅菌,是滅菌更徹底。

★此階段要引起注意的是:

菌袋在滅菌倉中擺放要合理,做到疏密有致,既不能太密,也不能間隙過大。保證蒸汽能順利到達滅菌倉的每一處,才能保證滅菌效果。

滅菌倉的溫度100℃下,12小時的時間必須保證。如果中間掉溫,需重新計算時長,不然滅菌效果可能達不到,給養菌期造成容易染菌的後果。

燜鍋時間應保持10小時以上,外運菌袋時不至因溫度過高而不利於作業,不至於因高溫浪費人工。

【5】接種階段。

接種就是把菌種植入經滅菌的培養料中。接種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可以是接種箱,最好是接種室,無菌環境中接種可極大的降低培養料的雜菌侵染率。

▪接種的具體操作方法是:

把經過滅菌的培養料袋搬入接種室。

用對人體無害的必潔仕氣霧消毒滅菌劑對更衣室及作業服、接種室滅菌。同時打開紫外線燈光照射,人員撤離接種室。

準備接種前一小時,打開裝有空氣濾網的通風口通風。一小時後,人員進入更衣室換上作業服,經過緩衝間進入接種室,開始接種。接種完畢的菌袋,要立即紮緊袋口。接種完畢,菌袋運至養菌場所,進入養菌階段。菌袋也可邊接種,邊通過特定通道運出。

★此階段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接種室必須消毒徹底。

接種作業人員必須換上經過消毒滅菌的作業服(鞋、帽、口罩、手套),方能進入接種室。使用的接種工具也必須經過嚴格的消毒殺菌。

接種室最好配備臭氧發生器,在接種時打開,為接種提供時時保護。

接種完畢的菌袋,要立即紮緊袋口,避免松袋、漏扎。

接種時,培養料溫度要降到28℃以下,才能進行接種。

本文主介紹接種室接種,接種箱接種程序相同,只是縮小了接種空間。

【6】養菌階段。

培養料袋接種後,運進養菌場所,平菇栽培即進入養菌期。養菌期要做好養菌區域溫度、溼度、光照、氧氣的控制和調節。

①溫度。

養菌期,不管高溫、中溫、低溫還是廣溫品種,溫度保持在22~25℃為最適合溫度。按比標準調節溫度,染菌率低,菌絲體強壯、生長速度快。

②溼度。溼度保持在70左右最佳,避免高溼環境,可抑制雜菌生長,提高發菌安全。

③光照。保持黑暗和弱光環境。

④氧氣。適當的通風,使菌袋內有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利於菌絲生長。

⑤防蟲。門窗通風口要安放防蟲網,阻止菇蠅等害蟲進去產卵,場所內要設置粘蟲板滅蟲燈,最大程度的消滅害蟲。

菌絲長滿培養袋,即宣告養菌結束,進入出菇期。

★養菌階段,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好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氧氣供應。特別是通風量的控制,菌袋中要有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是調控慢難點。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更是重中之重。

【7】出菇階段。

菌袋進入出菇階段,仍然是溫度、溼度、光照、氧氣供應的調控。與養菌階段相比,方式大致一樣,只是數值不同。溫度按所栽培的品種進行調控(低溫品種控制在15~18℃中溫品種控制在22~25℃,高溫品種控制在25~28℃),溼度要控制在85%,光照變化為散射光照射,同時要加大通風,氧氣供應要充足。

但是,在菌袋在沒現原基前要進行催蕾操作。就是利用平菇變溫結實的習性,拉大溫差,用來刺激菌絲生長,快速現蕾。快速出菇。

★此階段最應引起注意的是,催蕾過程中,溫度的控制。也就是溫度最高不能超過32℃,最低不能低於5℃,這樣的溫度下,不利於菌絲體的生長。超高溫會造成菌絲體的死亡。預防病蟲害仍然要放在首位。

【8】採摘期。

這是平菇栽培週期的最後一個階段,溫度溼度光照氧氣供應,和出菇期一樣,沒有變化。

★採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①採摘要及時。在子實體八分熟時,就要採摘,避免菇體過老,形成孢子彈射,人員長期處於孢子團密集場所作業,會產生過敏現象,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早晨進入場所採菇作業前,必須進行通風,以散盡懸與空氣中的孢子後,在進場所作業。

②避免水菇。採摘前一天,要停止場所加溼,避免形成水菇,不利於運輸和儲存。

③避免傷害幼菇。採菇時,動作要輕,避免帶落培養基,進而傷害生長中的幼菇造成死菇。

(二)層架式栽培。

這種栽培方式,與擺袋碼垛式栽培不同的是,在場所內設立層架,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場所空間,最大程度的提高單位栽培數量,用擴大數量來提高產量,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其他方面與擺袋碼垛栽培一致。

三,工廠化栽培。

平菇的工廠化栽培,就是把平菇栽培按工廠化模式進行。充分的利用機械自動化溫控、控溼設備,以及光照通風設施,使平菇種植實現自動化、週年化。但前期投入過大,不適合小規模栽培的農戶。

平菇栽培的方法好多種,栽培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也不少,栽培者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進行栽培。栽培中要把握技術的關鍵,重視諸多的注意事項,把好栽培的平菇栽培好,給自己一個好收成。


初始農人



平菇栽培所注意的事項①季節的選擇,每年最佳季節為8月1號開始到本年的12月收尾。這段時間每天都可以投料生產。產量最高。②原料一定選擇新鮮的,以綜合料為主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如玉米芯,豆杆粉,棉籽殼等農作物下腳料。③配料含水量,不同原料含水量不同,一:般為1斤料加水1斤5兩左右。④發菌溫度,袋子溫度根據不同品種為2o一28度之間,以防發菌燒袋。造成黴菌發生。⑤病蟲害,早期種菇要防蟲,氣溫IO度以下不要用農藥。栽培平菇只:要注意以上幾點就能種好平菇。


手機用戶秦泉喜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

平菇是一種人們常見的食用菌,價格低廉營養豐富,消費者的可選性也廣,可以說是一種平民化、大眾化的食用菌。無論是家庭種植、還是商業種植,種植戶都比較易入門掌握種植技術,投資低,轉化卻大等優點,受種植戶們的熱衷。

平菇種植,雖然相比其它食用菌類簡單、粗放許多,但也有其需要注意的細節。如果大意的話,直接影響平菇的產量和質量。

用來栽種平菇的原料比較廣,且廉價。如:玉米芯、玉米稈、稻草、麥秸稈等。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料時一定要注意其純淨度,保證新鮮無黴變,物其它雜質等。

其次在原料發酵時,一定要注意溫度,溼度,和通風,時間等。如:玉米芯,麥麩。先將玉米芯粉碎暴曬3天左右,和麥麩拌勻。灑水調製溼度在70%左右即可,然後撒入少許草木灰,生石灰,預防發菌期間產生雜菌。

種植原料一定要拌勻,溼度不可過大,以免發酵失敗和產生雜菌。把原料堆放在一起,不可使用密閉塑料膜覆蓋。因為嗜熱放線菌大多為好氧菌,只有通風好氧氣充足才能產生高溫,起到滅菌的效果。溫度在50-70度之間時效果最佳,達到一次高溫後要及時翻堆,翻堆時要均勻,且不能有雜物混入。經過兩次高溫,即可發酵成功。降溫後便可裝袋、點菌種種植。點菌種最好所有菇袋一次點完,保證平菇的出菌一致性,和便於管理性。

點入菌種後,到長出菌絲這個期間,我們當地稱之為“發菌期”。發菌期菌袋的溫度在23攝氏度最為適宜,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利於菌絲的長出,溼度在70%,並且發菌室內要避光,通風。

出菇後要加大溼度,90%左右(可根據情況,每天噴水2-3次),同時要有散光“照射”,這樣出的菇油亮厚實品質高。

在生長期間,如發現有菇袋有點片狀雜菌,變色發生,應及時檢出切除治療,嚴重的可隔開種植或丟棄。

以上總結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有疑問可私信聯繫。謝謝


鄉土生活園藝


平菇,作為一種可食用的高等真菌,除其本身脂肪含量低外,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補充人體蛋白質,食用菌作為保健食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平菇的生長髮育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作為人幹種植平菇,一定要注意環境生長的溫度,水分,溼度,光和紫外線及二氧化碳和酸鹼度等的影響。


一,溫度

溫度是平菇生長髮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平菇生長髮育過程中,細胞內一系列的生命活動都得在合適的溫度下才能正常進行。

我們所人工栽培的平菇主要有三種

1,低溫型,分化溫度最高在24℃以下,最適溫度為20℃以下。

2,中溫型,分化最高溫度在28℃以下,最適溫度為20–24℃。

3,高溫型,分化最高溫度30℃以下,最適溫度為24℃以上。

平菇菌絲體生長階段與子實體生長階段的溫度要求不同,一般子實體時需要的溫度低,菌絲體時高,所以當袋內長滿菌絲後要及時降溫,否則平菇遲遲不分化。


二,水分和溼度

平菇對水分的需求比較重要,一般培養料中的含水量要在60–65%最適宜,高地都會影響產量,而且配料用水不要用鹽鹼性過大的水。

在平菇的生長過程中,袋內水份會因蒸發和採收而損失,所以要求菇房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溼度,菌絲生長期間,溼度應在60–70%左右,菇生長期間40–85%之間,過低菇會枯萎,高於95%時會產生各種雜菌和病害。

對於菇室內的乾溼調節,可通過通風降溼,地面,牆壁灑水來增溼,但不宜直接往菇體上噴水,以防爛菇。


三,光線

光線雖然對平菇菌絲體生長不起作用,但直射陽光會導致菌絲體出菇遲緩,到了平菇的生長階段,對光照的要求就大了,需一定強度的散射光,光照不足會導致色澤不好。

四,空氣

平菇是一種好氧性的真菌,菌絲體生長階段對氧氣的消耗不大,不過通氣與否對其生長速度有影響,所以在裝袋時要中間松點,並插孔,在菇的生長階段對氧氣的需求大增,此時需要通氣好,氧氣充足,否則會造成菇體難形成,生長慢,小菇變黃甚至死亡,所以在菇體形成期間一定要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隨著菇體的增長而逐漸增大通風量。


五,酸鹼度

大多數的食用菌都喜歡微酸性的環境,酸鹼度對菇的產量影響非常大,由於在菌絲生長髮育期間,會因呼吸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機酸,使培養料變酸,雖然平菇生長喜歡一定的酸度,但酸性過大會造成菇體的不適,所以我們在配製培養料時,一定要加入適量的碳酸鈣,石膏粉,石灰等來調節酸鹼度,適之達到微酸的狀態。

六,滅菌與消毒

平菇本就是一種菌類,它適合生長的環境必適合其它菌類的生長,所以一定要做好滅菌消毒工作,所以一定要時時注意,發現被汙染的袋子要及時揀出深埋或燒掉。


生產中對培養料可採用高溫高壓蒸汽滅菌,石灰水悶料滅菌,料內拌和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殺菌劑滅菌,栽培環境用硫磺,來蘇水,波爾多液等滅菌。人手用酒精消毒等。

PS——平菇高產經驗及異常問題

科學配料,選好場地,更換品種,覆土撒灰,翻面出菇。

出菇異常

畸形菇是因空氣不流通造成的。菇體生長慢,蓋厚無柄,是因溫度過低造成的。柄長蓋小色淡白是因光線不足造成的。菇生長慢,無光澤,菌蕾易枯死,是因為空氣溼度不足造成的。菇上長菇是因為空氣溼度過大造成的。出菇慢,菇小且少,手捏蓋邊不出水,說明料內水份不足,但過足會出現水腫現象。


努力就好


平菇又稱側耳,俗稱凍菌、北風菌,是世界性廣泛分佈的一種食用菌,目前用於栽培的品種較多,常見的有糙皮側耳(平菇)、鳳尾菇、紫孢側耳(美味平菇)、金頂側耳(金平菇)、佛羅里達平菇、鮑魚菇、紅平菇等。題主說用玉米芯種植平菇,其實,在實際生產中,玉米芯只是種植平菇的一種原材料,還要配合多種原材料配製,下面壯鄉新農來分享平菇的種植技術。

平菇對環境的要求

平菇是一種適應性強的木腐生菌,分解纖維素、木質素的能力特別強,因此可利用木糖、麥稈、稻草、蔗渣、玉米芯(稈)、花生殼、向日葵籽殼、棉籽殼乃至樹葉、雜草等各種各樣不含毒素的植物材料栽培。 平菇在7~36℃都可生長,但在高溫下容易老化衰退,在25~27℃下菌絲生長又快又壯健,而不同品種的出菇溫度有差異。一般高溫型品種在25℃以上出菇好;中溫型品種在16~23℃出菇好;低溫型品種在10~15℃出菇好。菇農應當根據栽培地季節和氣候特點進行選擇。

栽培場地的要求及栽培材料準備

1.室內栽培房 ①要求保溫、保溼性能良好,通風、散熱,供水、排水方便,可調節散射光照和遮光。人防工事、山洞、舊礦坑等只要符合要求也可使用。 ②房內可設置多層菇床,床寬80~100釐米,長度隨意,層距60釐米,用竹、木、鋼、水泥構件製作均可,床面鋪墊塑料薄膜。 ③使用前必須進行清潔和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10毫開福爾馬林與4毫升敵敵畏混合燻蒸24~48小時。

2.室外栽培場 選擇冬暖夏涼、供排水方便的林地、果園或其他可搭蓋防棚的空地,廕庇度約80%(透光500~800勒克斯),四周圍草蓆(簾)防風保溼,順水流方向起栽培哇,哇寬1米、長7~8米、高10~15釐米,時間排水溝寬45釐米左右。

3.菌種準備 應選用麥粒作培養基的平菇栽培種,或棉籽殼培養的栽培種,或類似的高質量菌種,要求菌絲白色、均勻、粗壯,菌絲把麥粒粘連緊實,沒有萎縮、發黃、漬水及出原基、現蕾等老化現象,沒有任何汙染,接種後很快萌發。用種量約為栽培料重量(以乾料量比)的6%~8%。

4.原料及選配原則 可以栽培平菇的材料很多,稻草、麥稈、玉米稈、玉米芯、甘蔗渣、麻渣、澱粉渣、廢棉、棉籽殼、木糖,植物枝葉、種子皮殼,以及一些輕工業渣舶都是栽培平菇的原料,稱這些為主料。但是使用單一材料栽培平菇時,由於有的材料營養不全面,常常得不到高的產量,因此要搭配另外的材料。對含木質素、纖維素成分較多,而蛋白質成分較少的材料,通常適當配以麥奏或米糖、玉米粉、花生藤粉等含氮豐富的植物性物質稱之為輔料。輔料多為含蛋白質豐富的有機物,也可添加少量鍍態氨肥或尿素(0.5%以下),對質地粘、細、緊實透氣性差的主料還要添加穀殼、木糖等疏鬆劑,使之配成最適合於平菇生長的培養料。此外還使用石灰作消毒劑和調節酸鹼度,加石膏粉以提供鈣質。溼材料均要曬乾貯存。所有材料都應質鮮無黴,不腐敗變質。 例如:甘蔗產區,可以用蔗渣作栽培平菇的原料。因蔗渣含氮很少,要加10%~15%的麥麩或米糖。考慮到蔗渣與麥麩都是容易發黴的材料,因此不僅使用的蔗渣、麥麩要新鮮不能發黴,而且在配料時加入0.1%~0.2%的多菌靈,以防止栽培過程中發黴,這樣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用廢棉栽培平菇,一般不必加輔料。用棉籽殼和稻草,如果消毒處理得好,可酌量加麥麩5%,發菌效果會更好,產量會更高。

5.材料的預處理 栽培接種之前,要求材料達到碎軟、疏鬆、消毒和含水量60%的要求,具體做法是: ①長條粗大的材料如稻草、玉米稈等要先切碎成10釐米以下的短段或粉碎成1~2釐米長的碎片與顆粒。 ②用1%~3%的清石灰水或其他消毒藥水浸泡12~24 小時。稻草等含有蠟質,浸泡時間還應延長至2~3天。用石灰水浸的,浸完以後要漂洗,除去泥沙等雜質,並使pH值降低至8左右。撈起、瀝乾或壓榨乾至材料含水量為60%~65%(手抓緊料時指縫現水但不滴水或只流1~2滴)。稻草等料也可建堆,外蓋薄膜,自然發酵3~5天,讓堆溫上升至50~60℃,中間翻堆1次,散堆通風降溫後使用。

平菇的栽培技術

1.“生料”袋栽方法

(1)塑料袋準備:選用每個能裝乾料0.5~1千克的食品塑料袋或其他無毒塑料袋,要求乾淨不易破裂。

(2)裝料接種:先將菌種捏開分散成粒狀(最好分散成單顆麥粒菌種),將預處理過的團塊狀的材料扯松分散。然後在袋底鋪墊1釐米厚培養料,接著撒上一些菌種,以後逐層平鋪材料、逐層播放菌種,並稍加壓緊,使菌種與材料充分接觸,沒有留下大空隙。接種時應掌握表面優勢接種原則,即袋周圍多些菌種,中心少放或不放菌種,頂層整個表面均勻地撒放較多菌種,使菌絲能在7~10天內發滿整個料的表面,與雜菌競爭佔有最大的優勢,從而容易成功。一般每袋菌種接種5~6袋栽培料。若遇乾燥天氣,可用少量料撒蓋表面菌種,但不要密封,使蓋後的菌種仍隱約可見;潮溼溫暖天氣則不必蓋種。最後蓋上一小張乾淨舊報紙或其他紙片,紮好袋口即可。

(3)發菌管理:把接種後的栽培袋集中培養室擺放,遮光培養,控溫在25~27℃最好。如果培養室缺乏控溫裝置而依靠自然室溫的要人工輔助控溫。當氣溫低於15℃時,可以堆疊成堆發菌。堆高不超過4袋,並注意交叉堆疊,勿壓封袋口,每1~2天小心翻堆1次。當氣溫高於28℃時,各袋要分開排放,不緊靠一起,避免發熱升溫,培養室要求不悶熱春、秋季氣溫較高,常有菇蠅、菇蚊侵入為害,使菌種不能萌發或已萌發生長的也發黃死亡,會造成減產或失收。為了防蟲害,要注意保持培養室及周圍的環境清潔,可噴灑敵敵畏等農藥驅殺。若發現有雜菌汙染,要及時把被汙染的袋撿去;如發現害蟲剛侵入為害,可向袋內的紙片噴少許敵敵畏後把整個袋翻轉過來,使袋口壓在地面,悶1~2天殺死侵入袋內的蟲子,然後再翻過來培養;如害蟲已嚴重發生(大量幼蟲發生),無法挽救的立即撿出室外銷燬。正常情況下,10天左右表面發白(長滿菌絲);15天左右整袋結塊變硬(菌絲髮滿料中),以後就逐漸轉向成熟,有時可見較溼潤處出現黃白色膠狀物,即可催蕾。

(4)催蕾:平菇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都需要散射光照和較溼的環境條件,而且不耐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因此催蕾的原理就是給生理上成熟的菌絲以適當的光照誘導和通氣。具體做法是:先撕去或劃破栽培袋口的紙片,並把它轉移入有散射光、溫度合適(最好能按溫型調節)、保溼良好的栽培房或室外栽培場。為了保溼,也可以把袋口攏合使稍透氣便可。如果用同一個房作培養室(前期)和栽培室(後期)的,催蕾時除去原來的遮光物,人防地洞則需開燈,讓光刺激,光的亮度一般以看得見報紙上的字為合適。此時菌絲對溼度是十分敏感的,避免袋口的料面乾燥,如果天氣太乾燥,應向周圍環境、地板和空中噴水霧。日夜有溫差,可以刺激早些出菇,所以有條件的可人工調節溫差,例如白天適當關閉門窗(不超過25℃),夜晚立即敞開通風降溫或噴冷水降溫。一般處理4~7天即能在袋口料面或邊緣分化形成白色粒狀的原基,集中出現的形狀如桑果,故稱桑棋期,並在1~2天后發育成豆芽狀的菇蕾或蕾群,頗似珊瑚狀,故稱珊瑚期,其頂端逐漸膨大成灰黑色的幼菇。

(5)出菇期管理:菇蕾出現後,對通氣和溼度特別敏感,必須立即打開袋口,讓菇蕾外露;僅在袋旁邊出蕾的,可以人工劃破此處薄膜幫助菇蕾伸出來。同時注意對栽培室內地上和空間噴水,保持空氣溼度在90%左右,地面可常溼不幹,料面溼潤不燥。每天噴水的次數和數量應根據天氣乾燥情況、氣溫高低及菇朵生長髮育情況而靈活掌握,天旱多噴,高溫多噴(過高溫度中午不噴),菇大多噴,反之少噴。 袋栽平菇一般可出菇三潮以上,所以收完第一潮以後抓好轉潮管理,還可以取得第二、第三潮的好收成。轉潮管理的方法是: 採收每袋菇後立即清理好料面,除盡死菇和殘根敗料,把袋口收擾,停止噴水,或稍待乾燥一些,將袋集中一起,蓋上大塑料薄膜保溼。如果栽培料是稻草,會變得疏鬆,要稍加壓緊,保溼養菌4~5天后,每天掀開薄膜透氣1~2次,天氣乾燥時配合適量噴水,直到新的一潮菇蕾長出才完全除去薄膜或打開袋口,按前述出菇管理方法管理出菇。照此重複採收第三乃至第四潮菇。

2.“熟料”筒栽方法

(1)準備塑料袋:通常使用耐高溫消毒的聚丙烯袋,可購買17~25釐米寬、30~50釐米長規格的袋,也可以買筒料自已加工。

(2)配料:為了取得較高的單產,除用棉籽殼和廢棉外,用稻草、蔗渣、樹葉等作主料時,應加入適當的營養性輔料。下列幾個經驗配方。 ①碎稻草89%、麥麩(或米糖)10%、石膏粉1%; ②玉米稈94%、米糖(或麥麩)5%、石膏粉1%; ③甘蔗渣84%、麥麩15%、石膏粉1%; ④稻草粉93%、玉米粉6%、石膏粉1%; ⑤雜木糖78%、麥麩20%、白糖1%、石膏粉1%。 將主料浸水或拌水,溼透後水過多的要瀝乾或壓榨除去多餘水分,加入輔料充分拌勻,調節含水量約為60%。

(3)裝袋消毒:將配好的培養料裝袋,要邊裝邊壓,使之緊實均勻,然後加套環(可用竹筒或塑料帶卷接),棉花塞如制菌種狀,或用雙層厚皮紙包紮,或用草塞。也可不用頸套和棉塞而直接摺疊袋口封包,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要有利於防止雜菌汙染。整個裝料過程操作要輕快,以避免塑料袋磨損穿孔,造成汙染。 有高壓消毒鍋的可使用高壓蒸汽消毒(1.4千克/1小時),但大多數菇農是用蒸籠蒸汽消毒,即出汽(100℃)以後蒸3~4小時。為了使消毒效果好,裝袋入鍋時要適當留空隙透氣,最好是分層架放,不要堆壓得太緊。 消毒完畢排放蒸汽時,要細排慢放,不要急速降壓,以防袋爆裂。

(4)接種:按無菌操作要求從袋口或從袋兩端打開接種;對長袋也可以從袋中間打洞接種,接完後隨即用消毒膠布封口。

(5)培養:在培養室將已接好菌種的料袋排放架上,或在乾淨的地板上直接單行堆疊如牆狀,也可井字形架堆,但不宜堆得過高,避免壓爛,一般疊高4~6袋,氣溫高時少疊;氣溫低時多疊,頂上蓋以遮光紙或有色薄膜。堆溫應控制在22~25℃,不要多行堆在一起,以免通風不良和發熱燒菌。培養過程如遇升溫過快,立即翻堆;如發現汙染的袋,要立即剔除。如菌絲往中間伸延緩慢,則在前端菌絲部扎些針孔透氣。

(6)催蕾:各袋發菌有快有慢,成熟的可以分批挑出,搬至栽培房(或栽培場)催蕾。先鬆動袋口,改善通氣條件,有利散射光的刺激,促使袋口的菌絲育出菇蕾。栽培袋長的可以從袋兩端袋口催蕾;袋短的則先是袋口出菇,下潮再打開袋底出菇。

(7)出菇期管理:當菇蕾伸長至1釐米左右時,要完全打開袋口,袋口過長的要反捲袋口,縮短距離,以利通氣,並打開門、窗,加強通氣的同時注意噴水保溼,保持地板常溼不幹,空氣相對溼度為90%~95%,直至菇朵長足才採收。收完一潮菇後,可以稍封袋口,保溼養菌,單頭出菇的可以完全扎封袋口而撕開袋底,讓二潮菇從袋底長出來,交叉進行可收3~5潮。轉潮管理可參看“生料”袋栽與簡栽。

3.“生料”筒式栽培方法

(1)簡料準備:用聚乙烯塑料的簡料(直徑24釐米),裁成5釐米長的料筒。

(2)填料接種:先將料筒一端裝草塞(可用3~4釐長的草聚攏成塞狀)後紮緊,再從另一端筒口填入經過發酵3~5天預處理的栽培料,仿“生料袋栽”方法分層填料,分層接種,形成4層料、5層種的“菌筒”。裝上袋口頸套及棉塞,也可以用草塞或紙蓋。

(3)發菌管理:從菌種萌發至充滿菌絲階段,最好能控制料溫在25~28℃。當氣溫超過25℃時,宜把“菌筒”散放,避免發酵升溫;當氣溫低過15℃時,可用井字型堆疊菌筒3~4層。當筒中間部位菌絲出現停滯生長時,應在白色菌絲前端扎些針孔透氣。根據天氣、環境、菌長勢靈活掌握,保證菌絲髮得快、長得壯。 為防雜菌汙染及病蟲為害,除了保持環境乾淨外,還應每5~7天噴灑敵敵畏以驅殺蚊蠅、滿等。一旦發現受害菌筒要及時處理,謹防蔓延。

(4)出菇階段的管理:當菌筒充滿菌絲體並達到生理成熟時,即可解開兩端袋口催蕾。把已開袋口的菌筒集中擺成牆狀,高4~5層;然後對場地加強噴霧保溼和通風管理(現蕾前要防止通風過大,避免袋口菌料乾燥),約3~5天即陸續在袋口料面長出菇蕾。待蕾群發育成頂端膨大的幼菇時,除了繼續做好保溼通風外,對那些袋口過窄或塑料袋口過長而妨礙通氣和阻礙子實體正常發育的,要人工輔助拉開或卷折袋口,使菌蓋張開。當菌蓋長大較平展時,即可採收。 採收後要認真清理,除去殘菇敗料,保持場地乾淨、衛生,並停止噴水5~7天后,再逐漸增加空間噴霧,提高溼度,誘導新的菇蕾形成。重複出菇期的管理做法,一般可收3~4潮菇。為了後期多出菇和保持料間水分,可以在收完1~2潮菇後,把菌筒一端推出10釐米左右,兩袋的露料端對接,排在預先準備好的、疏鬆、透水性很好的栽培睦土上,呈雙袋堆牆狀,堆疊4~6層的菌筒高度,每層菌筒間的空隙用土墊平,頂上也蓋土層2釐米左右,頂土中間做成淺溝狀,以便淋水,可使後期出菇更好。


壯鄉新農


平菇的栽培按對發滿菌袋的栽培處理方式不同,可分立牆式栽培和覆土式栽培;又可按脫袋程度分為不脫袋、半脫袋或全脫袋栽培;還可按菌袋與土壤的接觸程度分為不覆土、半覆土或覆土栽培。生產者可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技術水平進行選擇。

(1)立牆式栽培

①不脫袋立牆式栽培 這是一種傳統、較落後的栽培方式,即發滿菌後直接把菌袋排放在栽培場所,一般排6~7層,兩頭出菇,地面澆水保溼。

②單(雙)面半脫袋立牆式栽培 每隔50釐米起一寬90~100釐米的畦壟,將菌袋一端留7~8釐米的塑料筒,其餘部分脫去,分兩行橫向排放在畦壟上面,一端朝外,菌塊周圍用營養土填充,共排6~7層。頂部用2~3釐米厚的營養土封好,中間稍低留灌水槽等等……


創業用思想點亮人生


平菇栽培需要注意什麼 ?

平菇屬於食用菌的一種,是現在人工培植技術最為完善的一個食用菌系列。技術比較簡單,種植管理的門檻也低,能提供配套的設備、技術、藥品的機構也很多!只需要不大的場地和不多的啟動資金就能培植出平菇。

注意什麼?

首先我認為最應該重視的就是你的平菇銷路,沒有銷路產量再好,質量再好也沒用。尤其是我們國家吃食用菌還沒有形成大眾化,而且每個地方需求的食用菌品種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喜歡吃平菇,有的地方喜歡吃香菇,還有的地方喜歡吃金針菇,你想從事平菇栽培行業,必須瞭解當地的平菇銷售情況,它的銷售價格,它的栽培成本,在當地的競爭情況,它的銷售鏈你是第幾環,能否插得進你自己的產品等等。

其次就應該注意你是否有應對風險的預案,雖然平菇養殖是簡單好學,但也不代表百分百會獲得大豐收,由於不可控的因素很多,比如氣候、病蟲害等,也可能造成平菇絕收。

如果這些你都準備好了,那你就得注意生產環節了,你得有一塊遠離人們居住場所的,相對乾淨的場地,這樣就可以相對減少平菇菌絲汙染的機會。

還有就是你必須注意列好自己的平菇生產計劃,你準備生產多大規模?在什麼季節生產?用什麼方式生產?是熟料還是生料?還是發酵料?拌料和裝料用人工還是機械?這些都決定著你栽培平菇的效益。剛開始不建議你養很多,太多的話技術不掌握,容易出現意外。

如果上述都準備好了,你就可以準備原材料了,當然平菇的生產材料很多,秸稈,玉米芯,木屑。棉籽殼都可以。必須強調的是平菇的品種選擇至關重要,每個平菇品種適應的溫度、溼度是不一樣的,如果在夏季你選擇了冬季品種就有可能絕收。

還有你的平菇菌種是自己生產還是外購,如果生產用菌種外購是很費錢的,但是自己生產又會很費時間,必須考慮清楚。 這些你都弄明白了,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栽培了,它的栽培方式很多,我簡單介紹一種發酵料栽培方式注意事項:1) 原料最好用棉籽殼。 2) 注意各種原料比,就是水、棉籽殼、殺蟲劑、營養素的配比。 3) 注意裝袋時菌種佔總袋重的比例。 4) 注意發菌時的光照、溫度。 5) 注意催菇是的水分管理、 6) 注意出菇時的通風 7) 注意後期菇袋補水。

再有就是在實踐中結合本地實際實時觀察平菇生長狀況,及時調整溫溼度,通風情況,也就差不多了。

我主要回答了平菇在栽培前的注意事項,在以後會結合我的實踐經驗寫一些具體品種的栽培注意事項。主要想告誡想養平菇的朋友們“投資需謹慎,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