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成为内蒙古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什么感受?

险些成为内蒙古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什么感受?


2020年1月22日,从武汉返回呼伦贝尔的第16天,我和我妈被认定为第一批具有感染新冠病毒可能的患者,我从未想过,疫情有一天会离我这么近。


"疑似"?


2019年12月30日,武汉被曝出有人被感染不明新型冠状病毒,距离1月6日我踏上回乡的火车仅一周,此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消息已经几天没有更新。


2020年1月22日,距离1月6日从武汉返乡至内蒙古呼伦贝尔过去了16天,妈妈的感冒突然变严重,此时,是新冠病毒大爆发,钟南山院士宣布病毒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性的第三天。


一开始其实我妈并不想去医院,她以为只是一个普通感冒,然后我说「去医院看看,毕竟是特殊时期」。我们俩就戴着口罩,刚开始医生也不知道我们两个是从武汉来的,我们这边当时也一例都没有,他们就带着个普通的外科口罩。


但是自从我跟他说完,我是武汉来的以后,医生就把我们严密武装起来,重新给了我们一个专业级的口罩,他们也带上了N95口罩。随即我也进行一系列检测,但是原本14天毫无症状的我,也许因过于紧张出现了应激反应,体温飙升至37.5℃,同时我和我妈的X光和血常规检查结果都显示存在异常,我们被告知暂时要在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隔离。

而此时,内蒙古自治区尚无任何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我和我妈被认定为第一批具有感染可能的患者。其实一开始我就慌了,然后我意识到要把我们隔离的时候,我就很慌,我说「我已经回来16天了,我什么事都没有,然后我又没有什么症状」。这个时候很紧张,就感觉脑子一瞬间就懵掉了,恐惧、不知所措、一瞬间心里想出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我和我妈被确诊,将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例感染者,我们的亲戚朋友都将因和我们的密切接触而被隔离,整个年都过不好。在此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很多感染者害怕去医院的原因,比起这场疾病本身,更令人恐惧的是带给周边亲人朋友的影响以及周围人的目光。


我妈当时心情也是十分激动,一直埋怨我一场小小的感冒为什么要到医院来。但是作为法科生的我,知道此时我和我妈能做的就是完全配合医院的工作,否则很有可能对本地区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面临违反法律的风险。


我和我妈讲「此次是特殊时期,又因我是武汉返乡人员,我们来医院主动检查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负责,更是为身边的人负责,为整个社会负责」。其实我完全可以理解我妈此时的心情,她也只是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结果,而且如果隔离了,家里的狗怎么办。


“隔离”成“小网红” ?


在隔离室中,我和母亲坐在一起。一门之外是闻讯赶来的医院有关科室主任和院长,因为我们城镇规模较小,又是自治区首批可能感染的患者,我和母亲被当作重点保护对象被看护起来。后来他们给我们开药,给我们买药都隔着隔离室的玻璃,隔离室内则由两位全副武装的护士陪着我们,本应早早下班的科室护士和领导加班陪我们到了晚上,此时我们和陪护的护士和医生都已经两顿饭没吃。


险些成为内蒙古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什么感受?


经过医院人员的心理疏导和自我调节,我和我妈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这个时候因为有这么多医护人员陪护着,我从一开始的恐惧也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给我和母亲采集咽拭子样本和血液样本的时候,护士护目镜下的汗流在眼睛里,手也不能擦一下,等待进一步安排的时候,我和母亲同接诊我们的护士聊天得知,她们只比我妈妈年长一岁,但是家里的孩子刚上高三,原本打算给孩子做饭,此时也只好安排孩子自己随便吃点,在疫情面前他们是战士,褪下战袍他们也只是平凡的父母儿女。


最后,在拒绝去病房与另外疑似感染病人一起隔离的情况下,同时因为我返乡已经超过14天,我和我妈被救护车送回家进行居家隔离,等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险些成为内蒙古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什么感受?

▲坐救护车回家


小区邻居看见我们从救护车上下来,随后我们就被传被感染了。第二天我家好几个亲戚就从不同的人那里听说,说我们这个城镇确诊了两例 —— 一个武汉回来的大学生和他母亲。我和我妈瞬间成为这个小地方的「网红」。


解除警报 !


本以为隔离了会很清闲,结果一天内我接到了来自医院、派出所、公安局、社区等不同部门打来的电话,一天下来,7、8个电话都在回答坐哪趟车,在哪上学,有没有症状这些基本问题。在家等待结果的这三天,是既漫长而又煎熬的,疾控中心和社区每天都来家询问情况和采集样本。


险些成为内蒙古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什么感受?

▲疾控中心上门取样


终于在大年初一一大早,接到2020年第一句新年快乐和第一个好消息,来自疾控中心主任,他通知我们连续三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我们被解除隔离了。


险些成为内蒙古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什么感受?


▲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发朋友圈


随着我和我妈症状的减轻,我们的心也渐渐落地了,但是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过年也不走亲戚了,原本我们每年过年都是十几个人去大伯家聚餐的,后来就我和我妈在家包的饺子。


截至出稿日的昨天,医院还给我妈打电话要当时的化验结果,而之前和我们一起进行检查并确诊的内蒙古首例病人已经出院了,噢,就是那个我们拒绝被送去和他一起隔离的病人。


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作为一名法科生,虽然在家隔离,但是我认为我们能做的仍然很多,例如向家人们传达正确的信息,解读新施行的政策,让家人们重视这次疫情,避免恐慌情绪,从自己和身边人做起,不信谣不传谣,以及提醒家人们做好防护,因为这次疫情不仅仅需要前线医护工作者努力,对于整个国家全体国民来说都是一次无声的战役,我们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了14亿人。

“花店不开了,花继续开。”

作为在武汉生活三年的学生,看着武汉被按下暂停键,整个城市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我是担忧和沉痛的。截至2月7日,全国死亡的数字为为637,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637个1,637个家庭的苦痛。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奇迹般的建起、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全国人民为了疫情而捐献物资,积极响应,俄罗斯、日本等国送来的捐赠物资,我知道,虽然武汉被“封城”,但是爱和希望仍然继续着,比病毒的蔓延速度更快。日本驰援的防护物资上写着这样两句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虽然疫情前线防护物资短缺,疫情严峻,但是我们正以举国之力帮武汉过关,帮湖北过关,也是在帮自己过关,如上文所述,“若你无战袍,与我共沾衣!”。今天,国务院宣布全国各省区实行“一省包一市”,全力支持湖北省病人救治工作。同时,对湖北总的医护人员支援的力量已经达到11000多人。在这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医护工作者和前线战士的砥砺前行,他们是逆行者,他们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正因为有一个个向他们一样“疯狂”的可爱的人,花还在开,爱和希望还在。

在写稿的今日,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不幸离世,举国哀悼,对此我深表痛心同时也对李文亮医生致敬。引用知乎上的一句话:“我们有势必穿越漫长黑夜的决心,也在积攒到曙光与炽热光明的力量,正是因为——有如同李文亮医生这样的人擎着炬火。”

2020年春天,融雪没有说一句话,大地却早已泪流满面。

但是我相信,只要爱和希望还在,花就会继续开。同时我坚信中国一定会战胜疫情,创造奇迹。我们之所以相信并祝福奇迹,是因为我们真的见到过。

险些成为内蒙古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什么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