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感人的微小说(值得一读


  • 有一种爱,叫把“特意”说成“顺便”。

  • 这样的爱,像空气一样。也许平时感觉不到,一旦意识到,就知道它有多深沉,蕴含的力量有多大。


    那段时间她生病住院,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一一应对。


    每一位来访者,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她感到愧疚。


    她的目光在来者中逡巡,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垂着双手,有些羞涩地站着。


    她想起来,来医院那天,这个女孩双手空空地来看她。女孩是她赞助的一名贫困生。那时候,她刚开了一家美容院,女孩的情况是她从报纸上看到的:父母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


    她怜惜女孩,采用一对一的赞助方式,每年出资1200元。可在给女孩送钱时,她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女孩常常迟到。原来,女孩和奶奶住在郊区的一间地下室,离学校距离远不说,地下室里阴暗潮湿。


    她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套住房。房子很小,一室一厅,是当年她和爱人刚来这个城市时买的。后来,他们搬进海边的别墅,嫌出租麻烦,小房子就一直空着。她当即决定,让女孩和她奶奶搬进小房子。


    一年1200元的赞助费,对她来说不过是一件衣服、一顿饭钱而已,让出房子,既方便了女孩,房子又有人照顾,一举两得。可作为一名商人,她懂得,任何行为都可能蕴含商机。


    她与电视台的朋友一起策划了一台电视节目,让人们看到了这样感动的一幕:


    女孩在潮湿的地下室里,瑟瑟发抖;


    女孩和奶奶搬进新房子,欣喜无比;


    女孩接过她手中的钱,流下感动的泪水;


    她和女孩像母女一样,促膝交谈……


    节目录制得很成功,许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流下眼泪。很长一段时间,美容院的营业额直线上涨。爱心也能创造价值,她心里暗暗叫好。


    如今,她很想对女孩说点什么,比如,问问成绩或者生活得怎样,可女孩被挤在一群人后面,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闭了嘴。朋友们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没有想到,第二天清早她刚起床,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


    她没有开口,女孩先笑了:“阿姨,喝口粥。”


    打开保温桶,一股清香溢出来:白米,红豆,大枣,莲子……八宝粥袅袅冒着热气,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来。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送粥,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上,爱人要照顾儿子,又要送儿子去幼儿园,忙得不可开交。


    女孩来送早餐,直接帮他们解决了一大难题。


    可她隐隐不安:学生时间紧张,耽误女孩太多功课了吧?


    女孩却安慰她:


    “阿姨,不碍事的,医院在家和学校中间,我只是顺便而已……”


    不久,来医院看望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来越多的寂寞。女孩却不离不弃,每天早上准时到来,拎着香喷喷的八宝粥。


    她问女孩:“奶奶好吧?”女孩点点头。


    她问:“期中考试考完了吧,考得怎么样?”


    女孩的脸上飞过一抹红晕,说:“别的科目还行,就是英语考得不太理想。”


    她有些着急:“抓紧时间补补呀!”


    女孩点点头,脸更红了。


    那天,她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她换上便装下床,信步走出医院。再过两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里看看。


    路程不远,10分钟就到了。抬手准备敲门时,她笑了,这是自己的房子,她有钥匙。把钥匙插入锁眼,门打开了。女孩正坐在餐桌前,见了她,“呀”一声,赶紧站起来。


    她进屋后,四下环顾:屋子有些凌乱,被子堆在床上没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个馒头,一碟咸菜,旁边还摊开一本英语书。女孩一边吃一边学习。


    她问:“奶奶呢?”


    女孩说:“奶奶身体不太好,被叔叔接回老家了。”


    她诧异地看着女孩,走进厨房。


    厨房里,砂锅在火上咕岵响着,打开盖子,她一眼看出来,半砂锅的八宝粥,不多半口,正是每天送给她的量。


    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在她心里溢开。她转过身,看看这个14岁大的女孩,想起女孩的话:“阿姨,我只是顺便而已。”


    她的眼睛慢慢湿润了。曾经,她把最“随便”的事,做得最不“随便”;而女孩则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随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下来,让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


    惭愧在心里席卷而来。她拥着身材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着她的心。


    年度最感人的微小说(值得一读


    • 风度不是装出来的


    一个40多岁优雅的女人领着她的儿子走进某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吃东西。


    不一会儿妇女往地上扔了一个废纸屑,不远处有个老人在修剪花木,他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去捡起那个纸屑,把它扔进了一旁的垃圾箱里。


    过了一会儿,妇女又扔了一个。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个纸屑捡起扔到了垃圾箱里……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三次。


    妇女指着老人说:“看见了吧,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老人听见后放下剪刀过来说:“你好,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你是怎么进来的?”中年女人高傲地说:“我是刚被应聘来的部门经理。”


    这时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


    对老人说:“总裁,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老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的职务!”“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老人吩咐完后径直朝小男孩走去,他伸手抚摸了一下男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和每个人的劳动成果……”中年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


    她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她如果知道是总裁就一定不会做这无理的事。


    可是她做了,只不过是在园丁身份的总裁面前做的。为什么?是因为身份的高低?


    尊重每个人,不以身份而区分:这是你的风度,风度是装不出来的,总会暴露出你真实的一面。


    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尊重才是一辈子的财富。只有这样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年度最感人的微小说(值得一读


    • 真诚无价

    在美国,有一家小企业老板A一直想与另一家大企业老板B谈合作,可是屡次失败。


    这一次,老板A又从老板B的办公楼走出来,合作又没谈成。他看到路边有一颗小树被风刮倒了,于是走过去扶起小树,为了防止再次被风刮倒,特地还从车上找来绳子来固定小树。


    谁也不会想到,老板A的举动被在办公楼上的大老板B看得一清二楚,正是这个无意的举动,打动了老板B,合作终于谈成功了。


    在签订合同时,大老板B说:“你知道吗?打动我的不是你扶起小树,而是为了小树,你跑很远拿了一条绳子把它固定好。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如果一个人能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利益,哪怕牺牲的只是一点点,也是难能可贵的!我没有理由不与这样的人合作,这样的人也没有理由不获得成功!”后来,小老板的事业果然由此蒸蒸日上,越做越大!


    年度最感人的微小说(值得一读


    • 机会总在不经意间考量人的真诚


    在美国,一家百货商店里,由于突下大雨,有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浑身湿透进来避雨,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不愿搭理这位老太太。


    有位小伙子很诚恳对老太太说,“夫人您好,能为您做些什么?”“不用了,我躲一下雨马上就走。”老太太觉得借别人的地方躲雨,有点不安,就想买一点商品,可是转了半天实在不知道买什么。这位小伙子看到了就对老太太说,“夫人,不必为难!我搬了一张椅子放在门口,您安心休息就好了。”两个小时后雨停后,老太太要了小伙子的名片离开了。


    几个月后,这个小伙子获得一个机会,被指定代表这家百货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谈业务,利润巨大。


    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太太给的机会,这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于是,这位小伙子由此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地位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要人物。


    年度最感人的微小说(值得一读


    • 聪明掩盖不了道德缺陷


    十二年前,有一个小女孩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她发现当地的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


    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她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她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凭着自己的聪明劲,精确她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


    她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她便经常逃票上车。她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她充满信心,她开始频频地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


    但这些公司都是先热情有加,然而数日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一次次的失败,使她愤怒。她认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外国人。


    年度最感人的微小说(值得一读


    但对方这样回答她: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都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那为什么不收天下英才为贵公司所用?”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 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不,女士。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认真?以后改还不行吗?”


    “不、不,女士。”


    此事证明了两点:


    一、你不尊重规则。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


    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用妳的公司。


    直到此时,她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

    然而,真正让她产生一语惊心之感的,却是对方最后提到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图文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