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全力提高防疫物資生產供應能力,以特區速度和擔當復產、擴產、轉產

·廈門日報特稿·

廈門全力提高防疫物資生產供應能力,以特區速度和擔當復產、擴產、轉產

廈門藍星企業有限公司醫療口罩生產線昨日投入生產。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曉珍 攝)

  2月8日,元宵節。弓立(廈門)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一派忙碌的景象,本體定型、接耳帶、切海綿條……員工們在生產線上度過這個特殊的元宵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氣勢洶洶。實際上,這家公司與其他口罩生產企業一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緊急部署,從大年初一就開始抽調人員組織復工。

  如今,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這樣緊張有序的生產景象,在我市所有醫療防護生產企業都可以看到。毫不誇張地說,防疫物資就是生命保障,生產就是與時間賽跑,與生命在賽跑。

  復產、擴產、轉產!春節期間,廈門全力提高防疫物資生產供應能力,做到既確保國家和我省下達的調撥任務,又確保我市防疫一線急需,盡最大力滿足全市市民防疫需要。

  全國一盤棋,廈門當先鋒。疫情發生後,廈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控疫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中央、省委的部署,全力打好防疫阻擊戰,確保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與此同時,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協調和全力支持下,從正月初一開始,我市各醫療防護生產企業紛紛加班加點,全力以赴,生產的大批口罩馳援全國、全省,護目鏡幾乎全部用於支援湖北武漢一線防控;廈門企業生產的防護服,也幾乎全部用於緊急調運湖北武漢一線防控。廈門以特區速度和擔當,再次擦亮廈門文明城市底色,抒寫了“愛心廈門”新的篇章。

火力全開

  24小時不停工確保國家

  和省下達的調撥任務

  不講條件、不畏困難,高效運轉、同舟共濟。

  中午安排一小時吃飯、休息,但在弓立醫療,員工們基本都會在半小時以內完成,然後繼續投入工作。口罩是個人防護的“第一道防線”,弓立醫療作為目前廈門市口罩生產產能最大的企業,企業原定於初九才開工,面對疫情在大年初一就啟動生產線,當前正全力保障全國市場供應。

  “我們多生產一個,大家就多一層防護”,弓立醫療車間負責人王會已經連續作戰十幾天了,不僅如此,她還把老公和兒子都叫到工廠當臨時工。由於人手緊缺,目前公司安排工人“兩班倒”,平均每班員工每天要工作11個小時以上。

  另一家口罩廠廈門美潤無紡布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大年初一早早啟動生產線。“生產線上的物資情況四個小時一調度,與國內外原材料供貨商隨時保持聯繫,確保生產不斷線。”美潤股份董事長劉翔說,現在普通員工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管理人員幾乎全天盯守。大家精神體力都很疲乏,但沒有人提出休息,更沒有人撂挑子。

  “黨委政府將全力為企業恢復產能提供服務,協助企業做好要素保障,希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在關鍵時候發揮主要作用,盡最大能力提升產能,確保產品質量和防護效果!”1月23日,除夕前一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昌升,市長莊稼漢等市領導就來到我市口罩生產企業調研,並緊急調配人工、物資等生產要素。此後,兩位主官又分別於1月27日和2月3日前往防護用品生產企業調研、服務和“督戰”。

  廈門,是我省醫護物資生產的重要力量,既要全力保障我市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和市民的防護需求,又要全力確保國家和省下達的調撥任務,全面全力全效挖掘產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全力以赴,火力全開!

  除了廈門麗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口罩生產企業一同“參戰”,添孚衛生科技有限公司,在同安新拓展口罩生產,配合技改來轉產。麗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還有兩臺舊設備正在調整,也準備轉為生產口罩。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十多家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企業陸續恢復生產、擴產和轉產。

火速發貨

  拼出特區速度廈門產品

  一下線便發貨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以質量保障,以速度開路。

  春節期間人工、關鍵物料價格大幅上升,但為能儘量、儘快恢復和擴大生產,我市生產企業不談辛苦、不計成本。企業紛紛採取高薪、請工人打“飛的”等方式,緊急招聘或召回工人,保障充沛的生產力。

  昨日下午,兩輛順豐快遞和國藥控股的車輛準時駛到摩比光學科技(廈門)有限公司,7000副護目鏡從“熱騰騰”的生產線一下線,便被裝運發貨,緩解燃眉之急。

  摩比光學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是臺資企業,公司負責人原本要回臺灣過節,得知疫情後決定留在廈門,並暫緩海外客戶的訂單,加班加點全力以赴保障醫用護目鏡生產。該公司十多年的老員工、來自角美的石煙賓說,接到通知後第二天一大早,他和住在周邊的30多名員工就回來開工。現在他們採取24小時輪班,希望能生產更多護目鏡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疫情當前,一刻也不能耽擱。快!再快一點!2月4日上午,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首批負壓救護車發車,奔赴前線,抗擊疫情。從1月26日接到緊急生產一批可用於有效隔離病毒感染者的負壓救護車指令,到成功交付,僅用了9天!金龍客車也將於近日完成兩批共計30輛負壓救護車的生產任務,月底還將交付70臺。

  負壓救護車不同於普通救護車,其最大的特點是能“負壓隔離”,防止病毒感染、疫情擴散。這些負壓救護車除了省內的需求之外,還將支援湖北等兄弟省份,助力當前的防抗疫情戰役。

  “再難也沒有抱怨!只想生產更快一點!”正如我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所言,醫療防護用品具有專業特性,容不得半點閃失。雖然時間緊迫,但我市企業嚴把質量關,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確保了產品的質量安全和防護效果;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各方協力,讓防護用品以“廈門速度”飛往湖北武漢,飛往全國防控一線。

全力護航

  指令如山

克服一切困難復工擴產和轉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特區就是擔當。

  元宵節當天,中天朗潔(廈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4小時加班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液,保障防抗疫情消殺用品供應。公司董事長塗斌在年前摔傷左腳,但仍拄著柺杖來到車間,為節日加班的員工鼓勁加油。

  一張張藍色的靜電紡納米纖維超濾膜,從設備中緩緩而出。工作人員正目不轉睛地緊盯機臺上方的屏幕。綠納科技總經理施純秒告訴本報記者,公司生產的靜電紡納米材料可製成濾膜用於N95口罩。在得知疫情的消息後公司上下就著手準備提前恢復生產。

  事實上,不只是口罩、防護服和護目鏡直接生產企業緊急恢復生產,廈門所有上下游企業都行動起來提前復工,全力趕製防疫物資和原料。

  不惜成本,緊急招工!安思爾(廈門)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安氏兄弟科技公司分別生產防護服、體溫計等主打產品。疫情發生後,安思爾提供首批2000件防護服滿足廈門疫情防控需求,並將其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內保稅生產的防護服總共3.8萬套特申請由出口轉內銷,用於支援全國疫情防控。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政策給政策!

  我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裡,醫療物資保障組成員廣泛。廈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調研防疫產品生產過程中,支持企業復產、擴產、轉產也毫不含糊。

  市工信局向生產企業派駐特派員, 協調企業解決原材料、生產設備、用工、運輸等方面的困難問題,並先後分兩批向企業撥付口罩生產定金2500萬元;加大資金支持, 市財政局對企業開展擴產擴能技術改造、原材料及生產設備採購, 均按有關規定給予補助獎勵;做好服務保障, 市國資委設立原料保障組、設備維護組、現場管理組,做好口罩生產保障服務;市金融局攜各家銀行為企業排憂解難;市交通局加強路上協調, 確保原材料和生產設備跨省運輸順暢……

  危情尚未結束,防控指令如山。如今,省委省政府已經下達了全省口罩和防護服日產量的新目標。廈門市有關領導表示,面對人手、設備、原材料等方面的重重困難,各級各相關部門將繼續一路為企業“開綠燈”,全力護航,確保企業高質量、高效率、高速度地安全生產,最大限度挖掘潛能,服務全省、全國大局!

記者手記>>

  防控硬核力量的背後

  ●張小燕  劉 豔

  一個個“廈門造”產品馳援一線,協力全國築起防護長城;一家家醫療防護企業擴大生產、提升產量,匯聚起一股共克時艱、抗擊疫情的硬核力量。

  從民用和醫用口罩,到護目鏡、防護服;從體溫計到救護車,從納米材料到生物醫藥……這力量背後,是廈門特區改革開放四十餘年建立起來的醫療防護產品生產全產業鏈條,是廈門和周邊城市形成的分工協作和產業集聚。

  對內挖掘產能,對外八仙過海,各界廣泛捐助,這股力量難分民企、外企與國企,也不分地域和國界。因為,這是一座以高素質、高顏值著稱的現代化國際性城市,規模不巨,體量不大,但是胸懷不小,愛心滿滿,關鍵時刻總能迸發出驚人的力量,令海內外共同關注。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在這場如火如荼的防疫防護“生產戰”中,特區廈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國一盤棋”的防疫指示精神,全市人民團結一致、勠力同心,自我防護,支援全國,將廈門這座城市的品牌擦得越發閃亮!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小燕 劉豔 李曉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