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吃麵條~

天氣一天一天變暖

正月的腳步已經走過了十七天

正月十七的今天

曲小文要提醒您

記得吃麵條哦

那麼為什麼要吃麵條?

這就不得不提到

正月十七的一項節俗了


“人七日”吃麵


傳說女蝸初創世

造世上生靈萬物

第一日造雞,二日狗,三日豬

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

第七天造出了人

所以將正月初七定為“人日”

並進一步確定

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

此三天分別為

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


閒話年俗 | 正月十七,吃麵條~


“吃麵節”的來歷


“人日”節俗始於漢朝

魏晉後開始重視

出現了戴“人勝”的習俗

(人勝是一種頭飾

又叫綵勝、華勝)

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

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

也戴在頭髮上

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


閒話年俗 | 正月十七,吃麵條~

唐代之後

更重視這個節日

每至人日

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

又登高大宴群臣


閒話年俗 | 正月十七,吃麵條~

後來

人們又將正月十七這一天

定為“吃麵節”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麵條

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

取長壽之意

祈福這一年平平安安


閒話年俗 | 正月十七,吃麵條~

“送蛐蜒蠍子”節


正月十七、十八也有節日

叫“送蛐蜒蠍子”節

是在院子裡打一堆篝火

但人們不再在篝火上空跳過

也不圍著火舞之蹈之

是一眼盯著柴火

看著讓其燃燒成灰燼了

才從屋子裡取出鐵鍬

一鐵鍬一鐵鍬將尚未熄滅的灰燼

剷倒在坡窪下或大路旁

謂之將蛐蜒、蠍子等毒蟲送走了

這一年全家人將太太平平

不再會受到毒蟲的傷害齧咬

送蛐蜒蠍子節附帶有打掃衛生的習俗


老鼠嫁妮


“正月十七兒,老鼠嫁妮兒”

老鼠嫁妮兒

也叫老鼠娶親、老鼠納婦

是傳統民俗文化裡的一項重要元素


閒話年俗 | 正月十七,吃麵條~

陝西延綏,山西平遙、永和、武鄉

內蒙古呼和浩特

河北張北,湖南寧遠等地

以正月初十為老鼠娶婦日

當日各家制作麵點糕餅

煮小米飯

放置在牆根壁縫

叫做“賀老鼠嫁女”


落 燈


本日燈節結束

一切彩燈均須除去

故稱“落燈”
其中工藝精湛的應妥善收藏

把全鄉的龍燈集合在廟裡

或者其他公共場所

焚燒首尾留下龍身等待明年使用

食俗有吃麵

諺語有:“上燈圓子落燈面。”


閒話年俗 | 正月十七,吃麵條~

針刺日


舊時女子一年之中

耗於女紅上的時間十分長久

本日停止女紅

是為了節省目力

俗謂“針刺日”

是形容避開針刺的意思

正月十七

在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習俗呢?

在留言區和曲小文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