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龙合作小说楚留香或者连城诀?这是误人子弟,大家可别信。

在网上看到很多文章,信誓旦旦地声称金庸古龙两位武侠大师曾经合作写过一部小说,有的说连城诀,有的说楚留香。

我实名反对所有以上说法。

连城诀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

曾经有人质疑金庸先生连城诀抄袭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金庸曾就这事特地写了一篇后记进行澄清。

金庸家有个叫和生的长工,是个残疾的驼子,年轻的时候和一个漂亮的姑娘定亲,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结果他被一家财主诬陷为贼,下到狱中,关了两年多才放出来。父亲、母亲都气死了,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了去做继室。有一天和生在街上撞到财主少爷,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将那财主少爷刺了个重伤。和生也不逃。正好金庸的爷爷查文清做丹阳知县,重审狱中每一个囚犯,得知和生的冤屈,十分同情,不过他刺人行凶确是事实,也不便擅放。查文清辞官时,索性悄悄将和生带回家来。

金庸这样写道:

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里。《连城诀》是在这件真事上发展出来的,纪念在我幼小时对我很亲切的一个老人。和生到底姓什么,我始终不知道,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当然不会武功。

所以金庸先生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了,我们也不必去强捏合是古龙合作创作的。

金庸古龙合作小说楚留香或者连城诀?这是误人子弟,大家可别信。

至于《楚留香传奇》,有的答主更信誓旦旦拿出古龙散文集《谁与我干杯》作为证据,声称古龙邀请金庸一块构思。这更是荒天下之大谬。

反而是这本散文集,恰恰可以说明古龙先生的创作历程。我抄录部分:

那时候我写的武侠小说,从《苍穹神剑》开始,接着的是:《剑毒梅香》、《残金缺玉》、《游侠录》、《失魂引》、《剑客行》、《孤星传》、《湘妃剑》。 这些大多数是破书,拾人牙慧,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

然后是:《飘香剑雨》、《神君别传》、《情人箭》、《浣花洗剑录》、《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

一直到《武林外史》,我的写作方式才渐渐有了些转变,渐渐脱离了别人的窠臼。然后就开始写自己的小说了。

《绝代双骄》、小李飞刀的《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的《铁血传奇》和《侠名留香》、《陆小凤传奇》、《七种武器》、《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

然后在别人口中总是带着三分谐笑味道的所谓“古龙式小说”、古龙式文、“古龙式对白”,才渐渐成型。

古龙在中早期确实走在模仿金庸的路上,但是也仅仅是模仿,不涉及合作,更不要说他一路求新求变,在创作的巅峰状态去寻求合作了。

金庸古龙合作小说楚留香或者连城诀?这是误人子弟,大家可别信。

金庸古龙两个人是道义之交,他们互相推崇彼此的文字,但是他们的性格大异其趣,为人处世也完全不同。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友。

金庸善于写大侠,古龙善于写浪子;金庸善于写少年的成长,古龙善于写没有过去的成年人。金庸长篇更精彩,古龙短篇更精炼。金庸古龙的创作理念,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去合作一部小说。

金庸古龙合作小说楚留香或者连城诀?这是误人子弟,大家可别信。

那有没有金庸和古龙结合的作品呢?我认为是有的。

那就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东邪西毒》,他的人物都是金庸的,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独孤求败;但是他的叙事手法和对白完全是古龙式的。

欧阳峰(独白):我终于明白那个女人为什么喜欢洪七,可能是因为他够简单。看着他们走的时候,我的心在妒忌,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机会,不知为什么却放弃了。

欧阳峰(独白):他走那天,风是向南面吹的,他故意逆风而行。我记得那一天是十五,黄历上写着:失星当值,大利北方。

(三年后,洪七加入丐帮,终成丐帮帮主,号称北丐,晚年与欧阳峰决斗于大雪山,结果相拥而亡。)

他用古龙式的语言重新讲了金庸人物的故事。

金庸古龙合作小说楚留香或者连城诀?这是误人子弟,大家可别信。

这就是我要说的事情,同时向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王家卫先生致敬。

我是狗眼博士,武侠辟谣从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