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東吳版五虎上將應該是誰?這個微頭條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參與,在此表達感謝。迄今入圍的角色有呂蒙、太史慈、甘寧、淩統、周泰、丁奉、程普、韓當、潘璋等。

啊喂,五虎上將哎,你們這是看不起黃蓋麼,幾乎所有東吳“武將”都說了一遍了,居然沒有黃蓋。


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還有的小夥伴建議要加入孫堅。怎麼說呢,孫堅確實是江東之虎,但是人家是君主啊,你總不能劉備的五虎上將裡把劉勝算進去把,啊喂!


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截至發稿前,有打虎英雄之稱的馬忠也正式入圍。

根據大家的意見,最後入圍的幾個武將分別是

太史慈、甘寧、呂蒙、周泰、淩統!

天啊,具有三國志百人斬之稱的丁奉居然落選!且不說高光時刻的單挑百人,就連雪夜奮短兵這段也是演義+陳志雙光環啊喂,而且是作者最最最喜歡的東吳武力型戰將,服務江東三代,最後還掛上了大將軍的名號,不過,尊重讀者的意見,不上榜就是不上榜,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入圍江東五虎將的各位,都有哪些不俗的表現吧!

小國領導人——東萊太史慈

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東吳在三國志裡是一個奇葩的存在,難怪粉絲數量一直就不如漢魏,當然很多事情都值得單獨開貼一聊哈,今天咱們先聊聊太史慈,太史慈在三國志裡是“一生群將,不入吳書”雖然是孫策的鐵粉,算是和孫策英雄相惜吧,但,這裡您要注意了,人家佩服的是孫策,而不是孫權,所以,孫權上來以後沒有給他官位,而是直接將他作為東吳南方地區的直接負責人,意思是給你一塊土地和人民,你自己玩去吧。所以,太史慈實際上,只是孫策的臣屬,孫權時代,直接升級為合夥人。

太史慈是和他的故主劉繇一傳,陳壽的意思是,此人志向遠大,“:“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如果不是”一遇孫策誤終身“太史慈在劉繇之後,應該也是一方豪傑,中原逐鹿。

太史慈武力在演義裡也是可圈可點,群英會上可更是作為監酒官。後來死於合肥之戰。實際上,太史慈在建安11年已經掛了,根本沒有機會參加建安13年的赤壁之戰。

太史慈的箭術高超,這一點三國志裡也有很明確的記載,” 慈行已過,又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故無敢追者。“演義數據太史慈出陣單挑共計5次,勝利4次,勝率高達80%。不過,這其中有一場單挑特別搞笑,對方居然是被諸葛亮罵死的王司徒!而太史慈居然十幾個回合沒有拿下?

司徒王朗年輕時候,難道真是的傳說中的'武力第一文官‘?

以上就是太史慈的介紹了,不過太史慈入圍我覺得還是有點牽強,本身孫策的武力算是主君一檔的,和鬥將有很大區別,其次,太史慈接戰的都是一些武評難以定位的角色,排在第一位確實很詭異。


東吳五虎將人氣排名第二位甘寧!

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甘寧一直是江東武力的天花板代表,當之無愧的猛將。歷史上的甘寧,做到東吳的折衝將軍、西陵太守。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曾聚合一夥輕薄少年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到了。時人以“錦帆賊”呼之。後讀諸子,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欲投江東但為黃祖留於夏口。期間曾射殺淩統之父凌操,因此與淩統有殺父之仇。但仍不獲重用,得蘇飛之助得入江東。為周瑜和呂蒙所薦得以獲孫權接見,其對答令孫權賞析,受重用。後從攻曹仁於南郡,隨鎮益陽拒關羽,從攻皖城獲朱光,於合肥之戰中,高歌猛進,力挫張遼,從而了總司令孫權,死戰立功。濡須之戰時更以百人襲曹營,事後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夷陵之戰前病死,其軍為潘璋所並。

演義的甘寧簡直是武力完美,他不僅武力值爆表,而且是三國演義中最佳武器適應性,先後用過長刀、刀盾、弓箭、鐵鏈等兵器,和甘寧一筆趙雲、關羽相形見絀。劉備伐吳時甘寧得痢疾,帶病出戰。後為蠻王沙摩柯以箭射頭,坐於大樹之下而死,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屍。演義中,有效單挑12次,11次獲勝,失敗那次直接掛了。

歷史上甘寧還有很高的大局觀和智力,曾經為主君提供過甘寧對。


文武雙全,進退有據,東吳的趙子龍——呂蒙。

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虎威將軍在三國這本書裡出現過四次,獲得這種稱號的分別是魏國虎威于禁,東吳的呂蒙丁奉,蜀漢的完美英雄趙雲。呂蒙作為武將而不作為統帥來看,是因為他做武將確實比統帥合格,呂蒙慫恿主君偷襲關羽的理由居然是”徐州我們惹不起,那麼我們為了表達自身的勇猛,一起來欺負關羽吧!“

三國志裡的呂蒙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並於濡須數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在軍旅之時,亦發憤讀書,深為孫權、魯肅所倚賴。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於合淝戰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又後上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然而旋即得病,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關於呂蒙,很多人都只記得”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忽略了他的武勇,而呂蒙的成長也確實快,一個猛將已經很可怕了,何況猛將有文化!

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又令閒人招誘鄱陽賊帥,使作內應。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乃具陳其狀。於是權親征皖,引見諸將,問以計策。蒙乃薦甘寧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銳繼之。侵晨進攻,蒙手執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既而張遼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

呂蒙的計策搭配自身的武勇,讓戰術策劃和執行融為一體,這一點讓他超越了江東傳說的中的”演義都督“周瑜。實際上,呂蒙也是正史中,江東第一個真正的都督。呂蒙還參與了合肥之戰,可謂真文武雙全。

呂蒙擊破關羽後,面對蜀吳困境,孫權萌生了殺害呂蒙的想法,因此,孫權遍求名醫,為呂蒙熬藥,為了監督呂蒙吃藥,孫權還挖了一扇小窗口專用來監視,呂蒙不喝,孫權就很糾結。最終,呂蒙把藥都喝下去了,不久,就去世了。

演義中的呂蒙在其生平故事中,很多都是引用了真實的故事,只不過最後的呂蒙的是被關羽索命而死。演義對其武力值比較淡化,無有證明武力的有效單挑。


東吳的典韋——周泰

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這名選手我還是蠻糾結的哈,我覺得吧周泰計入五虎真的不合適,倒不是他早年經歷是孫權的護衛,這個沒啥,沒人說護衛不能升為戰將哈,畢竟水近樓臺,是因為周泰是以捱打沒死成名的,捱打還能證明武力麼?這是什麼理論?我覺得他應該把位置讓給丁奉。

好了,畢竟是頭條朋友們選出來的,咱們一起看看這個捱打之狼——周泰!

三國志裡孫權真是周泰的貴人,周泰是孫策時期投奔的武將,孫權一看,臥槽,基友啊!於是把周泰要在身邊充任護衛,從此周泰一路飆升,從最開始孫權賜予的1000人開始,不斷滾雪球。當時孫權還小,在一個叫宣城的地方,被賊人包圍,周泰拼死護衛孫權,敵人的刀都砍刀了孫權的馬鞍子,若干年後合肥也是被圍,不過那次孫權就習慣了。周泰這一次幾乎是被人砍死,周身12處大傷,而孫權脫險之後也沒有虧待他,“即敕以己常所用御幘青縑蓋賜之。坐罷,住駕,使泰以兵馬導從出,鳴鼓角作鼓吹”就是說孫權把自己的傘蓋賜予了周泰,還和周泰一起檢閱士兵,對周泰寵愛有加。

周泰雖然多次出戰,畢竟是個護衛出身,很多人(尤其是徐盛)不服。有一次孫權請客吃飯,讓周泰脫光衣服,用手指著周泰身上的疤痕,周泰將自己這個疤痕怎麼來的一個一個說出來,徐盛直接服了。

周泰最後死於“漢中太守”這個職務上,當然是遙封的,那是關羽死後雙方較勁的產物。

演義裡周泰作為孫權的愛將,增加了很多戲份,比如救孫權出重圍那次,就變成了華佗來救援,華佗可不是什麼人都救的。直接跳到了關羽的水平,而關羽那可是忠義無雙的面板。曹公南下,將焦觸、張南引軍襲,泰與韓當併為先鋒迎之,泰砍南於水中,並敗文聘。後甘寧困於彝陵,泰突圍而入,救之。泰又與欽共敗曹仁。先主娶孫夫人,逃奔而走,泰奉權命追之,未成。曹公大軍至濡須,當、泰,兩騎馬直衝將上來。許褚敵住二將。甘寧百騎劫寨,泰又引軍接應。權為曹公敗,泰捨命救權、徐盛,權設宴感之。蜀軍敗,泰殺蠻王沙摩柯。周泰在演義裡也是出夠了風頭。

周泰演義裡單挑5次,勝利4次,但出場次數多,處於東吳最高男配出鏡率的水平。


三國之無雙——淩統

假如東吳有五虎,信息量巨大,不喜勿入

淩統15歲就已經成為孫權的鬥將,如果說為啥,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仇恨,但是淩統的武藝,實在是太強了,不過應該是打不過甘寧的。

淩統當時雖然15歲,但攻擊力超凡,孫權討伐山賊,有10000多人的山賊還沒破,自己先回去了,淩統和都督張異僅用一天就搞定了山賊,不過呢,淩統這麼做也不光是因為他能打,也是因為他和一個叫陳勤的人喝酒,喝著喝著倆人就因為凌操的事情打起來了,後來,淩統又被陳勤羞辱,淩統一個無雙就乾死了陳勤,孫權准許他戴罪立功,所以淩統這一次就非常的勇敢,異於常人,“率厲士卒,身當矢石,所攻一面,應時披壞”,破賊之後又自己捆起來把自己送到孫權面前治罪,孫權一看,臥槽,這小孩,牛逼啊,於是免除了死罪,從此就記住了這個能打的小孩。

淩統也是不辜負孫權所望,淩統經常自己帶著親兵,衝到比前鋒還前面的地方,有時候甚至幾十裡。淩統甚至還僅用一船的親兵就拿下城池,當然,呂蒙擊破了敵人的水軍。

淩統高光時刻是在合肥之戰中,張遼突襲孫權,淩統和親兵護衛孫權,淩統一個無雙把張遼的部隊打了個game over ,自己重傷歸隊。這比典韋還牛逼,典韋死前,曹操根本不在營地,仍然難以生還,淩統不僅把張遼全滅,而且自己奇蹟般活了下來,真乃少年英雄。

孫權對淩統也是喜愛的不行不行的“:“公績,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無人?”意思是說,淩統啊,只要有你在,誰敢說江東無人?

淩統49歲時病亡,孫權哀傷到幾天不能吃飯。對於淩統的孩子愛如自己所出。

演義裡淩統出場有限,反正東吳都不被重視,在演義裡,殺父仇人變成了甘寧,淩統還想殺了甘寧,後來自己被曹休射了坐騎,樂進過來補刀,被甘寧操翻,於是兩人冰釋前嫌。淩統在演義裡單挑過張遼,不分勝負。

東吳五虎將就聊到這裡,其實東吳武將整體水平還是非常高的,比如黃蓋,蹈刃屠城,還有馬忠,堪稱打虎將,老都督程普,老將韓當都很優秀,只是三國演義裡東吳本身就是配角,所以他們就變成了配角中的配角,顯得不盡人意,所以粉絲也少。

演義不代表陳志,陳志不代表真的如此,感謝大家閱讀,對於東吳武將還有哪些喜歡的,大家可以發在評論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