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鹤唳成远梦

文 | 烟雨客


我们都知道李白写过的这首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很多人却不知道行路难有三首,其中第三首是: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

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烟雨夜读 | 华亭鹤唳成远梦


这首诗感慨的是什么?是功成不退的贤达人士,最终殒身于险恶的风波仕途,其中皆为鼎鼎大名,有屈原、李斯、伍子胥、陆机……其中用到了华亭鹤唳这个典故,说的就是陆平原陆机。

陆机才华横溢,“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烟雨夜读 | 华亭鹤唳成远梦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这是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中所记。悔的是什么呢?是再也回不去的日常过往。

烟雨夜读 | 华亭鹤唳成远梦


由是,华亭鹤唳也成为了一个成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华亭谷的鹤叫声,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列传〉》: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皆玖所用,与牵秀等共证之。颖大怒,使秀密收机。其夕,机梦黑幰绕车,手决不开,天明而秀兵至。机释戎服,著白帢,与秀相见,神色自若,谓秀曰:“自吴朝倾覆,吾兄弟宗族蒙国重恩,入侍帷幄,出剖符竹。成都命吾以重任,辞不获已。今日受诛,岂非命也!”因与颖笺,词甚凄恻。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

用现代化概括就是:陆机文采出众,为一代名士。成都王司马颖爱才,重用陆机。讨伐长沙王司马乂时,用陆机为主帅,统领兵士二十余万。陆机请辞,成都王不允。部将见这个南方主帅书生气十足,都不服调配,加上陆机缺乏作战经验,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归。有人诬陷陆机与长沙王有私,成都王遂派人抓捕陆机。陆机闻讯,苦笑脱去战袍,叹道:“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于是平静地接受极刑。


烟雨夜读 | 华亭鹤唳成远梦


陆机的不幸,并非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是他太杰出了,在那样一个时代,不能终其天年也是必然的事。谗言太多、毁谤太多,而他的才华也只是局限于文学本身,领兵打仗肯定不幸,再说对仕途的险恶也缺少防备之心。

南北朝庾信写的《哀江南赋序》中说:“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这是华亭鹤唳普及最早的文章。明人许自昌《水浒记·败露》:“向云阳伏法何尤,你华亭鹤唳听难久。”

华亭,吴由拳县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陆机兄弟共游于此十余年。

想来华亭鹤唳,应该是一幅美好动人的画面,可如今看来却是令人伤感的所在。诚如李白所说: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烟雨夜读 | 华亭鹤唳成远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