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被誉为“电影天皇”的黑泽明是现今诸多大导演的精神偶像和电影领路人,无论是昆汀、斯皮尔伯格,还是北野武、杨德昌都不止一次地提及黑泽明对他们的影响。在第6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时年80岁的黑泽明荣获终身成就奖,这一至高的荣誉仿佛是对他电影生涯的一次巡礼。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回首大师气象的开阖,1948年的影片《泥醉天使》则被广泛认为是他个人风格得以真正确立的首部作品。这部影片在演员班底、美术摄影等层面,都确立了日后黑泽明电影创作的个性气质和风格框架。除此之外,黑泽明作品中那强悍而深刻的人文力量与鲜明的人道主义立场,也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医患关系:一种现实关怀与内心的失序

在遥远的1948年,影片《泥醉天使》的诞生是一个别有深意的巧合。黑泽明的老师山本嘉次郎为自己执导的电影《新马路时代》搭建了一片民房,待拍摄完工之后,他找来黑泽明说:这个场景只拍一部电影未免可惜。于是它们便顺延到了《泥醉天使》中,这些简陋的民房和晦暗不明的沼泽水沟构成了惨淡的贫民窟之景。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本片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的失序、伦理的陷落通通潜伏在那个深受创伤,疲惫不堪的时代中,而彼时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社会,更充斥着彷徨无助、无所适从的复杂情绪。对于黑泽明来说,摆脱了军国时代电影审查制度,终于迎来自己的高产时期,他积极地用电影去拥抱这无尽苦难换来的深沉思考,开始直面现实肌理,关注底层人物的悲喜命运。

电影的主角真田是一名籍籍无名的社区医生,他便是片名中的“泥醉天使”——一个受难的救世主形象:颓废、怀才不遇却始终忧心忡忡、心系众生。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他不惜动武威逼患病的黑帮头目及时就医;收容被坏男人欺负的染病弃妇,使其自尊自立地生活;驱赶在臭水沟玩耍的顽皮孩童,严苛告诫他们基本的卫生意识…但因为言语粗暴态度直接,他常常是吃力不讨好的,是落寞而不被理解的,他一次次地被生活宣告失败,只能无奈地借酒浇愁。

这样的灰色循环像一个看似无终止的莫比乌斯,所有人包括这个受难的“天使”全都在泥泞中挣扎,时而痛苦的清醒,时而假意的沉沦。

但本片着意描摹的是与医生真田形成对立关系的肺结核晚期病人松永。他是一个外表桀骜不驯,但内心却空虚脆弱的复杂人物,在黑帮活动中养成了乖戾猜疑的个性,出于对自我处境的绝望而不肯接受医生的治疗,松永无疑是这个沉沦病态的社会的象征。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但他的出现和反抗恰恰激起了医生真田的善良本质,寄希望于通过医治这个年轻人以获得职业身份的认同,同时也能慰藉自己暴躁不安的内心。至此,影片的两位核心人物构成了一种微妙且充满火花的戏剧张力,这是一场医生与混混的较量,也是两个男人之间的角力,但又并非是一种普通的医患关系,它纠结着生与死的挣扎,善与恶的激烈交锋。

其实无论是医生还是无赖,他们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都是失败者,都背负着那个时代阴影下颓丧而不能自已的社会情绪。他们的失败时时刻刻揭露着当时日本社会那病入膏肓的本质,不论是正义的力量还是邪恶的力量似乎都已深陷其中。他们的生生死死,全都可以归入一个时代的悲哀之中,以至于最后,真田的坚持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而松永在踏出心门的那刻又被出狱的黑道大哥拉回黑暗的绝境。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人非弱者”中的造光弄影

在本片中饰演真田的志村乔和饰演松永的三船敏郎是黑泽明电影中最瞩目也最强烈的标签,他们都与黑泽明有着长久的合作。黑泽明挖掘出了志村乔百变的可塑性,在《姿三四郎》中他年纪轻轻就能演出暮年沧桑的质感;在《生之欲》里,他坐在秋千暗自垂怜,将一个伶仃又自足的绝症患者演的令人怜惜;而在本片中,他遒劲的演技又把真田这个内心挣扎,地位卑微却忧心社会的人物刻画地入情入理。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影片的另一位核心演员三船敏郎虽首次与黑泽明合作,但彼此间却有着惊人的默契。自此以后两人互相成就,缔造了诸多影史经典。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人非弱者”这一章中这样评价他:如果说志村乔的表演可以打九十分的话,那他的对手三船敏郎的分数就是一百二十分。如果看过《泥醉天使》你就能发现,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三船敏郎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散发着一种直接而本能的男人气魄。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影片的一开始,饰演松永的他即以浪荡之姿登场,携着舞女闯进舞池桀骜不驯地扭摆,这种狂野又不容分说的亮相方式使观众在冲击之中印象深刻。

除了对演员的塑造与挖掘,黑泽明电影中的影像特点在本片中也展现得十分突出。在《罗生门》里广受赞誉的光线运用,早在本片中就已初见端倪。

在黑白电影失去色彩呼应的空口处,黑泽明将明暗色调进行适当地调和,以期获得情绪外化的效果。将泥沼与贫民窟紧密相联,庞大的贫民窟建筑置于后方,显出黑黝黝的钝感,而那片臭水沟总赤裸地放置于镜头之前,闪着幽暗诡异的光芒,穿梭其间的人们时而耀目时而隐没,这些块状的布景与光线的切割营造出了低沉而迷乱的氛围,仿佛眼前是一片大雾茫然的海面,面无表情的街道行人就像一个个麻木而不能自已的浮木,无心挣扎、痛苦沉沦,这一暗喻手法深刻展现了战败国废墟一般的心境。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这种于大面积的暗色调中硬性坠入亮色的拍摄方式在影片的结尾处尤其凸显:当爱慕的女人和曾经并肩的兄弟全都残忍离去,奄奄一息的三船敏郎在破败的阁楼上形容憔悴、踽踽独行时,突然显现的阳光是那样的明亮摄人,它多么像一柄锐利又冰冷的利剑,又多么像一首充满黄昏之感的末日悲歌。

其实,无论是理想陷落的医生真田,还是这个迷失身份的黑帮无赖,他们都是黑泽明精神世界的侧面描写。在那场世界性的灾难之后,亟待重建社会的理想与如何反思历史的罪感成为吊诡的两面,《泥醉天使》充分地显露了黑泽明精神世界的驳杂以及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硝烟之后深刻认识到世界发展本质的基础上,他又不免流露出一丝希冀,给世代的观影者敞开一个微风徐徐的窗口。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于是在影片的末尾留有些许的畅意和光明之感。

一直穿插在电影中,时不时就出现的生了重病的少女,终于迎来了大病初愈,重又露出了娇媚青春的笑容。在医生真田的眼中,也许只有这个刚刚痊愈的女孩才是这个丑恶社会中惟一的美好,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真正的“种子”。就像他常常唱起的那首曲子:“我们站在山岗上,看得见海港。”

《泥醉天使》:天使与无赖的角逐,黑泽明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

而当我们终有一天站上了那高耸的山岗时,你会看见更加辽阔与宽容的风光,也会看见这风光之下暗藏的悲悯之心,那便是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是黑泽明寄予未来的希望,也是其留存于内在的悲悯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