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自立為王,創建朝鮮王朝。為爭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參考了高麗古名“朝鮮”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寧”,遣使請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國號。朱元璋認為“朝鮮”是古名,而且“朝日鮮明”出處文雅,因此裁定朝鮮為新國名。朝鮮中國的藩屬國,統治者不能稱帝,只能稱王。由於統治者姓李,又稱李氏朝鮮。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明朝周邊的藩屬國多達幾十個,其中最忠心的是李氏朝鮮,李氏朝鮮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為國家統治理念。對明朝採取“事大主義”,也就是國家一切都必須以臣服中國為主,稱臣納貢,是進貢最頻繁的藩屬國,被明朝列為不徵之國。自太宗李芳遠至高宗李熙,歷代國王均接受中國皇帝冊封;對日本等周邊國家或部族則採取交鄰政策。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讓朝鮮王朝心悅誠服地臣服明朝,是因為萬曆朝鮮戰爭。被朝鮮視為蠻夷的日本在被豐臣秀吉統一後,想借道朝鮮,進攻大明,朝鮮不允許,結果日軍進攻朝鮮,朝鮮受大明恩澤,二百年不知兵,三都八道盡數丟失。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在這次日本侵略朝鮮(壬辰倭亂),幾乎要被日本打到亡國之時,萬曆帝發兵朝鮮,明朝傾國之力打敗日本,保護了朝鮮主權。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之後,朝鮮王朝把明朝當作再生父母一樣,後來朝鮮國王就親口說過:“神宗皇帝於我國,有萬世不忘之功矣,壬辰板蕩之日,若非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則我國何以再造而得今日乎?”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後金騎兵南下,勢如破朱,當時的朝鮮國王宣祖大王的兒子光海君逃跑到江華島,光海君為了生存,想在明朝和後金之間保持中立,寫信給努爾哈赤,結果朝鮮朝廷認為這樣不忠於明朝,廢掉了光海君,另立新君。

皇太極繼位後,改了國號為清,他定下了先征服朝鮮,再征服明朝的戰略,在強大的滿洲鐵騎下,朝鮮王朝被迫斷絕與明朝的宗藩關係,轉而向清朝臣服,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本來使用的明朝年號,也改用清朝年號。這時朝鮮王朝還給明朝寫信,請求明朝原諒,明朝自然也表示理解。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大明在,朝鮮忠於大明;大明不在,朝鮮依然忠於大明。雖然朝鮮臣服於滿清鐵蹄之下,但是其對大明的忠誠不減從前,還是奉大明為正朔,其忠心從以下幾點可以略知一點:

1.視中國為父母。朝鮮國王宣祖大王的、親筆寫下 “再造藩邦” ,並且摩崖石刻,在告訴臣下的時候說道 “中國者,父母也,朝鮮與日本皆子也,然我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 。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2.奉大明為正朔。朝鮮王朝在滿清軍事打壓下,投降了,投降是投降了,形勢所為,國內還是奉大明為正朔。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3.修壇祭祀明朝三帝。朝鮮為了感恩明朝,專門修建了大報壇用於祭祀三位明朝皇帝,分別是祭祀明太祖朱元璋賜國號,感謝明神宗萬曆帝再造之恩,明思宗崇禎帝來紀念,直到日本近代侵略朝鮮才被毀去。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明太祖袞龍袍像

4.沿用大明年號。明亡以後,朝鮮官方除對清朝的公文賀表用清朝年號,除此之外,一切內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廟、文廟祭享祝文,包括民間,仍用崇禎年號,用的時間之久超出我們的想象,一直用到清末,用到民國,常用紀年表述為“皇明崇禎紀元戊辰後XX年”,以至竟然有“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即使在日本佔領朝鮮的時候朝鮮也是堅持使用的。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5.有關歷史文獻記載用詞不同。朝鮮使臣記載去大明上貢的經歷叫《朝天錄》,去大清上貢的經歷叫《燕行錄》,將大明視為天,將滿清視為燕地地方政權,內心甚至視其為胡虜,可見二者差別。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燕行圖

6.蓄髮留服。滿清入關之後頒佈“剃髮令”,所有漢人都是金錢鼠尾辮。朝鮮卻堅持蓄明朝的髮型,保留穿著明朝的服裝。朝鮮去清朝朝貢的時候,明朝的舊臣看到朝鮮使者的服裝就開始痛哭,祖宗的服裝沒想到自己不能穿了,還不如一個外人。又過了幾年朝鮮又來進貢,都被當時的清朝人嘲笑,以為是唱戲的穿成這樣。雖說反映的是漢人的恥辱,但是可以說明朝鮮堅持明朝正統。這也是朝鮮自稱“小中華”原因。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7.圖謀反清復明。崇禎十七年,甲申年,明朝滅亡,朝鮮君臣痛苦萬分,在討論明朝為什麼亡的時候,得出結論,明亡,實際是亡於東征(萬曆援朝戰爭),於是暗中謀劃“反清復明”,“欲養精兵十萬,愛恤如子,皆為敢死之卒,然後待其有釁,出其不意,直抵關外”。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等著和南明聯合消滅滿清。朝鮮收入的一大半都用在軍事上,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工作,朝鮮王朝的軍隊規模擴充了一倍有多,武器裝備也更加的先進,不過還沒等到朝鮮發動戰爭,清朝就察覺到了朝鮮王朝的意圖。朝鮮王朝卻聲稱此舉是為了防範日本的再度入侵,但最後清朝還是弄清了此事,此事最後清朝以懲罰朝鮮孝宗、處死相關大臣而告終。

8.使用漢字。雖然朝鮮世宗大王創造了彥文,頒佈《訓民正音》,訓民正音並沒有得到極大的推廣,上到官員的公文,下到老百姓間的契約依舊用的是中文漢字。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朝鮮王朝對明王朝的忠誠

朝鮮對明朝忠誠一方面因為二國二百多年的藩屬關係,再造之恩,另一方面是因為文化上的傳承,朝鮮深受大明文化薰陶,二百多年間,深深對大明有認同感,這也是文化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