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艙!武昌方艙醫院首批患者出院,仍需居家隔離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2月11日上午11點,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方艙醫院東區,響起嘹亮而整齊的歌聲,數十位患者和醫護人員齊唱《歌唱祖國》,慶祝首批患者康復出院。據瞭解,此次武昌方艙醫院出院的首批患者共28人,最早入院的是2月6日,最晚的是2月9日入院。年齡最小的25歲,最大的 69歲,主要年齡段在60歲前後。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男女比例約為1:2。

患者均達到“出艙”標準,

但仍要注意居家隔離

據武昌方艙醫院負責人介紹,今天出院的首批新型肺炎患者,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標準,同時達到4個標準,即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為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

因為目前方艙條件有限,暫時不能進行肺部CT檢查,為了評估患者的肺部情況,方艙醫院醫療團隊完善胸片檢查,結合患者臨床症狀以評估患者的肺部功能,並經醫院專家組評估後,慎重做出出院的決定。

患者達到“出艙”標準後,首先經專家組做出“出艙”的決定;其次是完善患者評估表,登記患者的各項信息並存檔,以便為患者的後續觀察提供保證;然後,上報醫院及上級醫管單位,由患者所在單位或社區送回家,進行居家隔離觀察。

武昌方艙醫院也特別提醒,患者經過這次肺炎的打擊,或多或少都會引起身體的消耗,因此在患者出院後要注意休息、保證飲食,以促進身體的早日恢復;仍要注意居家隔離,以免再次被感染。

為了全面評估患者的肺部恢復情況,武昌方艙也提示患者一個月後CT複查肺部。在居家隔離期間,如果患者出現不適症狀,應該及時就診。

“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病友臨時黨支部”

協同共建

據悉,武昌方艙醫院醫療團隊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帶領的湖北省中醫院、湖北省腫瘤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武漢市三醫院以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遼寧省、福建省等4支國家緊急醫療救援隊組成,現場為新冠輕症患者提供醫療救治服務。在方艙醫院運行過程中,院方醫療團隊根據患者的需求,全力保證藥物供應,以及患者基礎疾病治療的相關藥物。艙內可以測體溫、血壓、指氧和血糖,給氧等措施以保證患者的安全。

據悉,武昌方艙醫院於2月5日正式啟用,湖北省腫瘤醫院醫療隊24人當日夜間入駐後,於6日凌晨開始收治病人,共接管東區病床120張。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滿足患者需求, 2月7日上午,醫療隊召開緊急會議,針對醫患溝通不暢、患者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商議對策。醫療隊隊長鬍勝也是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他提出建立病友臨時黨支部,與醫療隊黨支部進行協同共建,同時將所管理的大病區分成11個小病區,儘量由患者中的黨員擔任區長,協助管理,讓黨旗真正飄揚在抗疫第一線。胡勝的提議得到了隊員們的一致贊同。說幹就幹,副隊長王俊馬上對所有患者進行了摸底,找出了患者中的29名黨員;醫生汪鐵軍建立了一個病友微信群,首先將患者中的黨員加入,然後由黨員門發動周邊的病友加入。

就這樣, “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病友臨時黨支部”協同共建模式得以建立,也受到了病友們的肯定和支持,好幾個患者黨員紛紛自薦要做區長,協助管理。

幾天下來,湖北省腫瘤醫院醫療隊負責的病區,一片秩序井然,醫患和諧。

群防群治體系對共同打贏戰疫意義重大

湖北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白亦兵表示,通過醫療隊黨支部與病友黨支部的協同共建,能夠構築起黨員團結帶領廣大群眾構建起堅實的群防群治體系,對共同打贏戰疫意義重大。武昌方艙醫院醫療隊的這一經驗,湖北省腫瘤醫院將在其負責籌建的洪山方艙醫院和湖北省委黨校方艙醫院中進行推廣。

據悉,武昌區成立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指揮部,區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區政府分管領導任副指揮長,城管、交通、公安、衛建、商務等職能部門組建了醫學協調、物資保障、生活保障、交通運輸、安全保衛、醫療保障、環境保障等若干工作組,負責做好方艙醫院的各項保障工作。

出舱!武昌方舱医院首批患者出院,仍需居家隔离

圖為醫患齊唱《歌唱祖國》

出舱!武昌方舱医院首批患者出院,仍需居家隔离

圖為首批出院患者(部分)和

文: 健康報特約記者杜巍巍 記者王芳 通訊員 劉金峰 張智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