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籠罩,房企開始自救!“無理由退房”重出江湖,有人買賬嗎?


疫情籠罩,房企開始自救!“無理由退房”重出江湖,有人買賬嗎?

疫情之下,多行業復工無望,不少企業踏上了自救之旅,尤其是像房地產這種高資金週轉的行業。

1月,房地產銷售業績呈下跌趨勢

近日,有研究機構發佈了1月房地產市場銷售數據,受疫情影響,除夕過後截止到目前,全國已經有超60個城市暫停開放售樓部,很多中介門店也處於關門狀態。售樓部、二手房中介門店關閉,新房、二手房銷售停擺,1月房地產市場銷售業績自然呈下跌趨勢。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1月,中國房地產銷售TOP100企業單月操盤口徑銷售額為5097.05億元,同比降低12%。

從龍頭房企的表現來看,萬科1月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567.3億元,同比增長16.1%。碧桂園和恆大1月單月分別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465.1億元和410.1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受傳統春節假期影響,1月原本就是房產行業的淡季。今年受疫情影響,銷售額相比往年同期,下降更為明顯;其次,疫情對於龍頭企業影響不大,對中小企業影響更為明顯。

然而眼看2月即將過半,房企們不但沒有看到復工的希望,反而發現同行一個接一個的發佈延期復工的通知,有的房企甚至直接將假期延長至2月底。

原定2月9日復工的恆大,將假期再度延長到2月17日。此舉背後,是恆大全國1246個項目的停工和1040個售樓部的關閉。同樣2月17日復工的還有龍湖集團、濱江集團、新城控股。

另外,融創、正榮、藍光、金地、綠地、奧園、祥生以及紅星美凱龍置業,都將於2月10日正式上班開業,其中多家房企都採取了居家辦公的方式。

房企紛紛推出“無理由退房”自救

全國這麼多售樓處停擺,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顆粒無收房企即便再財大氣粗,也受不了每天上千萬的損失,因此近期,有房企陸續開始自救。

其實早在疫情進入全國備戰狀態,各地的房企就展開了線上、直播賣房等銷售方式,但因為全國人民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在疫情變化上,並沒有掀起太多的水花。

按照往年的營銷節點,為了即將到來的傳統旺季金三銀四,春節結束後的2月份,都是各家樓盤聚客蓄客的時期。今年2月至今,疫情尚未出現拐點,房源銷售自然也無從談起,極大的影響了房企們的銷售進度。

近日,有房企開始祭出“無理由退房”這一大招,招徠客人。截至2月10日,融創中國已有三大區域推出了“無理由退房”政策,分別是北京區域、上海區域、東南區域,覆蓋城市達60個。

其中,融創北京區域的指定項目,在2月10日至3月31日期間,購房者自認購之日起享受30天內無理由退房;上海區域指定項目,2月10日至3月31日期間,購房者自認購之日起享受最長50天的無理由退房;東南區域指定項目,2月9日至3月31日期間,自認購之日起可享受30天內無理由退房政策。

2月10日,另一家上市房企花樣年控股也推出5大措施進行線上營銷推廣,其中包括30天無理由退房。該公司規定,即日起至3月30日,客戶線上訂房後,啟用線上下定房源30天可退可換特權,不收取任何費用。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十餘家房企推出了無理由退房,包括新力地產、時代中國、世茂房地產、美的置業、保利發展、禹州地產、富力、雅居樂等。

據瞭解,在上述推出無理由退房政策的房企中,對於退房的限制期限從7天到90天不等。其中新力地產時限最長,其表示全國所有樓盤在2月1日-2月29日認購併簽約的客戶,在2月1日-4月30日期間,均可申請無理由退房,長達90天。

對於多家房企推出的“無理由退房”,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推出無理由退房對於購房需求的刺激效果相對有限,當下選擇入市的購房者依然偏少,公眾的關注焦點仍是疫情本身而非購房。

但現如今,房企可謂進退兩難。如果不採取這些措施的話,現在就是零交易;採取這些措施,在面臨退房風險的同時,也會帶來一點現金流,而且從市場趨勢看,退房比例並不會太高。

因為疫情,直播賣房、無理由退房、頻推購房優惠等偏傳統的營銷模式紛紛失效,那麼房企就只能坐以待斃,乾等疫情結束,市場回暖嗎?

顯然不會,而且在疫情期間,已有不少房企解鎖新的營銷方式。在春節期間,口罩緊缺,為了吸引購房者的網上關注,北海不少樓盤紛紛打出“到訪就送口罩”的促銷方式;近日,南京世茂也打出了,登錄網絡售樓處,可限時兌換KF94口罩。

到訪送口罩、送蔬菜的接地氣營銷方式,雖然掀起了一些爭議,被指責“發國難財”,但從網上的反響來看,確實要比簡單粗暴的推出“購房優惠”效果要好不少。

不過,如果按照要求,2月底前工地和售樓處都不能復工,那麼僅憑藉營銷方式這種“孤立”的自救方式,註定收效甚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