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点要消毒,我们来了!


疫点要消毒,我们来了!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某日,滨河湾小区发生了疫情,辉县全城都炸开了锅。每个人的手机不断地刷屏,张某都去了哪儿?张家人都和谁有接触?小区是不是封锁了?病毒是不是散播开了?

你可知道,这天凌晨二三点,已经有人把张家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曲曲弯弯、星星点点,都进行了消毒。

疫点要消毒,我们来了!

疫点要消毒,我们来了!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这些人就是辉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点消杀组人员。当年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的英雄,现已54岁的付建明,依然出现在疫点消杀处理工作一线。

召之即来是态度,来之能战是技术,战之必胜是决心!对于消杀组的7位“战士”来讲,24小时待命已成常态,从我市第一位疑似患者报告以来,消杀组的作息时间便进入到了“随疫而动”的状态,已没了白天黑夜的概念,对他们来讲只有时刻准备着……

疫点要消毒,我们来了!

疫点要消毒,我们来了!


疫点要消毒,我们来了!

消杀“战士”们的工作地点是确诊、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居住、逗留之处。他们身着密不透风的隔离防护服,套着防护鞋套,戴着护目镜,双层手套,身背数十斤的“消毒液”,对每个环节、每个角落、每个细节绝不放过。每完成一次消杀任务,均是对“战士”们体力和耐力的考验,虽处寒冬季节他们也累得汗浸衣透,当他们卸下沉重的消毒装备,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时,只是轻轻拭去发际的汗水,彼此微笑地鼓励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