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有未来?你想不到,但是人家做得到,蜂业榜样梁朝友

我不太清楚养蜂人的信息渠道有哪些?感觉部分养蜂人很自信,但是在一些行业信息方面,知道的太少,像我们的话,一般是两本杂志《蜜蜂杂志》和《中国蜂业》,这是比较传统的,平常也会去网络上去看看各大蜂业机构的网站。针对大家对于规模化养蜂的疑问,我今天说说“万箱蜂场”一些案例。

养蜂有未来?你想不到,但是人家做得到,蜂业榜样梁朝友

失败案例

首先呢,万箱蜂场在国际上都是比较领先的,所以这也是中国很多优秀养蜂人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弥勒县陈宝坤,搞规模化养蜂发展到17车2000多箱蜜蜂,要创办亚洲最大“万箱蜂场”,但是仅十来年便销声匿迹了。

21世纪初,四川省都江堰巨万栋也有办“万箱蜂场”的宏愿,随着公司破产成了泡影。

杭州一公司同两日商创办合资蜂场发展到24车4000多箱蜜蜂,连续数年每年亏损百万元而靠减免税度日,受2008年雪灾影响只剩下16车2000余箱蜜蜂,无奈14车蜂承包给他人才甩掉连年亏损的包袱。

唯一成功案例

虽然北京也在搞多箱体饲养,但是目前我所了解的,梁朝友仍是国内唯一,通过多箱体饲养生产成熟蜜,饲养蜜蜂超过一万群的成功案例,年利润超过一千万。

养蜂有未来?你想不到,但是人家做得到,蜂业榜样梁朝友

梁前辈简介

1953年出生,初中就开始养蜂,在当时也算识字的知识分子了。

2000年以前,像大多数养蜂人一样,走经典的路线,经常在西双版纳采蜜。

2001年左右,开始到新疆北屯饲养蜜蜂,主张生产成熟蜜,因为品质好,积攒了一批直销的客户。

2005年,他将从新疆采用多箱体养蜂生产出来的30公斤原生态蜂蜜,带到在重庆举办的全国蜂产品订货会上,以高出普通蜂蜜3倍多的价格卖给了德国人,并与之签订供求协议,这在养蜂界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养蜂有未来?你想不到,但是人家做得到,蜂业榜样梁朝友

2004到2006年,梁前辈自己生产的巢蜜、脾蜜,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找其他的养蜂人按照他的养蜂人按照他的标准生产,但是不如人意。

2007年,开始自己扩大生产,400群。

2011年,3400群。

2015年,6500群。

2016年,突破一万群。

养蜂有未来?你想不到,但是人家做得到,蜂业榜样梁朝友

2019年,国际蜂业展和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梁前辈获得“蜂业工匠”称号(全国共21人)。同年获得蜂产业协会颁发的“杰出合作社领导人”称号(全国共9人)。

背后的故事

其实,梁前辈在2002年卖掉蜂群,在家里开了一个蜂产品的门面,但是后来还是觉得,应该重出江湖,生产成熟蜜,带领乡亲们致富。

从朋友那借了112万,中间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第二年第三年市场不好,亏了200多万,还有一年新疆温度过高,蜂蜡融化,巢蜜都塌在了蜂箱里,损失惨重,最近两年,听说出口到沙特的一批蜂蜜,因为蜂蜡中石蜡的成分超标,被退货了。

但是梁前辈战胜了这些困难,以一位养蜂人的身份,发展出了自己的事业,并且坚持走在养蜂的道路上,这在中国大多数生产水蜜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