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氣候變化助長動物新疾病


美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氣候變化助長動物新疾病

美國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

#生物

據美聯社8日報道,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處賭場近日暴發諾如病毒感染,至少200人患病。路易斯安那州衛生部門官員正展開調查。

該州衛生部門6日確認,在西南部查爾斯湖市(Lake Charles)一家賭場出現的病症與諾如病毒(norovirus)有關。諾如病毒能引起細菌性急性腸胃炎,傳染性強,常見症狀為腹瀉、嘔吐。

該機構的地區醫療主任萊西·卡凡娜表示,這家賭場近期曾接納數百人,其中至少200人自主報告出現了感染症狀。她提到,對於出現症狀的患者來說,直到症狀消失後三個星期之內也能導致他人被傳染。

目前還不清楚病毒最初是如何擴散的,但卡凡娜認為“這不重要了”,現在已進入社區傳染階段。“所以,不管人們一開始如何在那裡(賭場)被感染,他們已經將病毒帶回家並傳染給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成員,這才是我們今天真正需要傳達的信息。

為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衛生官員建議人們待在家裡,認真洗手並以家用漂白清潔劑徹底消毒屋內區域。衛生部門要求,任何出現症狀的人應填寫一份網上調查。賭場方面則沒有立即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環球網)

氣候變化或致動物難以面對新疾病

#生物

瑞典一項新研究發現,鳥類的免疫系統與它們生活的氣候環境有關。隨著氣候變化加快,一些鳥類可能會因為免疫系統“跟不上”這種變化而難以應對新出現的疾病,這一問題也可能出現在其他動物身上。

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發表論文介紹,他們研究了生活在不同氣候地區的37種鳥類,對每種鳥類免疫系統相關基因的多樣性以及1901年至2017年間它們生活地區的氣溫和降水量進行了分析。

研究發現,一個物種免疫系統相關基因的多樣性與它所處的氣候環境存在關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許多鳥類的免疫系統完成了精準“調整”,使它們能夠“從容”應對特定環境和氣候中的疾病。生活在熱帶雨水充足地區且不遷徙的物種,其免疫系統相關基因多樣化程度最高,能夠應對更多病原體。

快速的氣候變化會給這些“量身定製”的免疫系統帶來挑戰,免疫系統的進化速度可能無法跟上氣候變化的步伐,導致很多動物無法應對它們將接觸到的病原體數量和類型變化。例如歐洲北部地區正變得愈加溫暖潮溼,當地可能會出現一些先前不存在的疾病,對某些動物構成威脅。

研究人員埃米莉·奧康納說,受到相關影響的未必限於鳥類,這項研究發現也可能適用於其他動物,因為他們研究的免疫系統相關基因在脊椎動物中普遍存在。

(新華網)

廢棄核反應堆內發現以輻射為生的真菌

#生物

研究人員研究了在切爾諾貝利核反應堆內部發現的一種會輻射的黑色真菌,揭開這種神奇植物的秘密。科學家在1991年首次發現了這種真菌,最初這種植物讓他們十分困惑,畢竟在核反應堆附近是非常極端的輻射環境,但他們明白了,這證明這種真菌不僅可以抵抗致命輻射,甚至是因為大量輻射而被吸引過來。

隨後的十數年間科學家逐步揭開了這種真菌的秘密。

經過實測發現,這種真菌體內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在人體中黑色素也存在在皮膚下,而且會幫忙吸收紫外線保護皮膚,但對於這種真菌而言,黑色素起到了類似葉綠素的作用,它幫助真菌吸收了輻射,並將其轉化為某種化學能以幫助真菌生長。

當然這種特殊的吃輻射能力並非這種真菌首創,科學家指出白堊紀時代就發現了大量高度黑色化的真菌孢子。

換言之,即便在一些極端輻射環境中,依然會有生命存在,這表明在宇宙十分有可能有一些生物生活在充滿輻射的環境中。

(快科技)

宇航員科赫返回地球,刷新女性太空紀錄

#航天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網站消息,當地時間6日,NASA宇航員克里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ch) 返回地球。此前,她在國際空間站待了近一年,打破了女性宇航員單次太空飛行最長時間的紀錄。

據報道,6日,在太空中停留了328天后,科赫與歐洲航天局的盧卡·帕爾米塔諾和俄羅斯航天局的亞歷山大·斯克沃爾佐夫一同重返地球。格林尼治時間9時12分,科赫等人在哈薩克斯坦大草原安全著陸。

美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氣候變化助長動物新疾病

科赫在2019年12月創造了歷史,她打破了NASA宇航員佩吉·惠特森在2017年創下的連續288天太空飛行的紀錄,創下女性單次航天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科赫的長期任務是為研究人員提供觀察長時間太空飛行對女性的影響。NASA計劃未來將人類送回月球,併為人類探索火星做準備。

為了完成這些目標,科赫進行了5248次繞地球軌道飛行,飛行總距離大致相當於往返月球291次。此外,她還在11個月的時間裡進行了6次“太空漫步”,在空間站外共度過了42小時15分鐘。

報道稱,在進行醫療檢查後,幾位宇航員將分別回到各自的祖國。科赫將搭乘一架NASA的飛機回到美國休斯頓。

(中國新聞網)

全球最大太陽望遠鏡發佈太陽高清照

#天文

當地時間1月29日,位於夏威夷毛伊島的世界最大太陽望遠鏡DKIST發佈了首張照片。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細緻的一張太陽圖像,表面翻滾著等離子,呈現出細胞狀結構,每個結構約為得克薩斯州大小。(得克薩斯州面積與青海相近。)

這些等離子構成的湍流產生於明亮的太陽中心,將太陽內部的熱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冷卻後再通過黑暗通道下沉,構成了一種對流。

美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氣候變化助長動物新疾病

DKIST位於毛伊島最高峰Haleakala,有意思的是,海拔3028米的Haleakala在當地意為“太陽之家”,目前還在初期測試階段,計劃在今年7月全面投用。利用當地優越的觀測條件和獨特的光學設計,這臺4米口徑的望遠鏡能夠繪製太陽向外太空發散的磁場。

太陽磁場是太陽活動的重要因素,與黑子、日珥和耀斑等都有密切關係,因而也影響到地球生活。一旦出現爆發,它可能干擾到航空飛行、造成電網癱瘓,甚至使衛星導航技術失效。

預測太陽磁場,能提高人類對空間天氣的理解。目前,人類的空間天氣預報能力至少落後地球天氣預報50年。

(澎湃新聞)

英國科學家復原3000年前木乃伊聲音

#計算機 #考古

1月24日,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和約克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發佈這項研究成果。主導研究的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電子工程系教授David Howard等人開展了一個名為“來自過去的聲音”項目,希望人們以全新的方式與過去接觸。

“參與”這項研究的木乃伊名為Nesyamun,也被稱作利茲木乃伊,自1823年起被收藏在英國利茲城市博物館。他生前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埃及,拉美西斯十一世統治時期,曾在埃及卡納克神廟擔任抄寫員和祭祀,他的職責包括在儀式上講話、誦經或唱歌。因為遺體保存完好和自身考古價值,Nesyamun被選為實驗對象。

美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氣候變化助長動物新疾病

研究人員David Howard和同事認為,如果能夠確定人體聲道(vocal tract)的尺寸,便可使用3D打印聲道和人工喉複製已故者的人聲。要做到這一點,遺體的聲道軟組織需要相當完整。他們通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圖像證實,由於複雜的木乃伊化過程,Nesyamun喉部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完好,具備研究所需的條件。

隨後,研究人員測量了Nesyamun的聲道形狀,用3D打印技術重建他的聲道。結合常用於語音合成的人工喉,這項研究最終重現了Nesyamun的聲音:發音介於英語單詞“bed”和“bad”的元音之間。需要指出,這是根據Nesyamun現存聲道形狀輸出的單音,不能被用來合成其他語音。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可能影響歷史在當代人們眼中的呈現方式,“它可能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人們可以聽到古人的聲音”。

(澎湃新聞)

以色列使用2000年前的種子培育出滅絕棗樹

#生物

以色列阿拉瓦環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培育出了朱迪亞椰棗樹,這種棗樹在幾百年前已經滅絕了。科學家們表示,朱迪亞椰棗樹在古代曾因其甜味、體積大、保質期長,以及據獨有抗疾病的能力而受到稱讚。但在幾百年前,由於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這種椰棗樹就滅絕了。

美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氣候變化助長動物新疾病

據悉,這七顆成功發芽的古代種子年齡從1800年到2400年不等。種子來自朱迪亞沙漠三個不同地方的考古遺址,其中包括庫姆蘭,那裡曾發現了死海古卷。

研究人員表示,很難找到能存活這麼長時間的種子,目前也僅有幾個例子。椰棗種子的耐旱性或許是它們存活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

復活的椰棗包括雌樹和雄樹,研究人員希望這些樹最終能一起結出果實。但他們同時表示新結出的果實或許會和古代的不太一樣,儘管如此,它們仍可能表現出現代棗樹品種所失去的一些特性。

(快科技)

美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氣候變化助長動物新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