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制裁和圍堵之下,伊朗公開承認向伊拉克什葉派盟友提供彈道飛彈,你怎麼看?

神祟者


這項計劃時期在2016年就已經啟動,十分具有侵略性。這其實是在輸出不穩定因素,幾乎讓整個中東給伊朗自身的安全買單。伊朗方面不但承認了這件事,而且還警告相關國家,“

如果伊朗遭到攻擊,這項計劃的邏輯就是制定備用方案,導彈的數量暫時不高,只有幾十枚,必要時還可以增加。”然而,在此之前伊朗方面稱這些導彈是用來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IS武裝組織。

(德黑蘭Baharestan廣場展覽)

伊朗向伊拉克民兵提供彈道導彈,伊拉克政府不管麼?

伊拉克政府倒是相關,但是真的管不了。2014年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開始肆虐,伊朗開始藉此機會,幫助伊拉克打擊IS武裝。伊朗在此過程中,開始扶植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組織,不但派出軍事顧問,而且還提供了大批的軍事物資。這使得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民兵成為了一股類似“真主黨”的有人、有槍、有影響力的政治勢力,主要頭目就是今年伊拉克大選贏得第二多數席位的前交通部長阿米里。儘管薩德爾和阿巴迪出於維護什葉派團結,並且為了能夠成功組閣的情況下,不得不拉攏阿米里。這樣一來也無法有效節制這股勢力。

(阿米里與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

伊朗的考慮

美國5月初退出伊核協議後,開始重啟並逐步收緊對伊朗的制裁。在經濟施壓的情況下,還諾有若無的強調武力威脅,不但如此以色列也開始向伊朗在敘利亞的目標頻繁發難。在美國和以色列經濟、軍事、外交壓力下,伊朗有點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其必須採取有效辦法來應對。可以利用的就是伊朗在敘伊內戰期間所留下的影響力,以及伊朗自身彈道導彈技術。伊朗將二者結合起來,向不受伊拉克政府控制的什葉派民提供彈道導彈和導彈研製技術,其不但可以威脅區域內的敵對勢力,而且還可以減少相應的導彈研發成本,甚至可以規避制裁。

(美國與伊朗在伊拉克展開爭奪)

伊朗在伊拉克導彈部署情況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伊朗現在已經有意將伊拉克打造成為重要的戰略支點,其在伊拉克有“生產、研製、發射”的一站式前線導彈基地。一個位於首都巴格達以東的扎法拉尼亞,另外一個位於拉克巴拉以北朱爾沙克哈。伊朗在這裡不但培訓什葉派民兵操控導彈,而且招募了前伊拉克薩達姆時期的相關工程師參與制造和研製導彈。由於工廠的條件相對簡陋,這些工廠具體是否能夠生產射程超過多少公里的導彈還不可知。不過據伊拉克情報部門的消息顯示,從伊朗運至伊拉克的導彈大概有三個型號,Zelzal、Fateh還有Zolfaqar,射程在200km到700公里之間。還不足以對以色列和沙特構成威脅。

(Zolfaqard導彈,法新社)

結語

伊朗如今公開承認此事,其實真正的意圖並不是強調導彈本身,而是強調伊朗在中東地區巨大的影響力。伊朗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左右地區局勢的走向,伊朗一旦遭到美國或者以色列的進攻或者美國的制裁導致伊朗社會出現嚴重危機,那麼中東地區的安全和穩定將會受到威脅。反過來看,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和以色列一直在強調讓伊朗從敘利亞撤軍以及停止對什葉派武裝提供支持的主要原因。如果任由伊朗擴大影響力,那麼後果可能真的不堪設想。

(伊朗影響力的擴張)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美國的另一個真實目的已經出現,伊朗的地區影響也已經顯露,這次的彈道導彈問題即是美國拿捏伊朗的把柄,也是伊朗反制美國的手段。我們先看一下相關的報道摘要,再做逐步的分析推測。


據路透社8月31日報道,伊朗、伊拉克和西方消息人士說,伊朗已經向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代表提供彈道導彈,並試圖發展建造更多彈道導彈的能力,以遏制針對伊朗在中東利益的襲擊,並使其有能力打擊地區敵人。伊朗準備在伊拉克採取更激進的導彈政策的任何跡象,都將加劇德黑蘭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定退出伊核協議,已經加劇了這種緊張關係。

從以上路透社的報道部分內容來看,伊朗的什葉派勢力已經讓美國在中東地區,尤為擔憂,而這種擔憂不僅僅是通過制裁伊朗就可以限制的。美國已經透露出來了對伊朗中東地區的忌憚,並且試圖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



伊朗的中東勢力影響,已經超越了美國的中東底線。這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身美國想一利用敘利亞內戰之機,伊朗大量支持敘利亞,讓敘利亞的戰爭泥潭將伊朗徹底拖垮。


但是不成想2015年俄羅斯的介入,讓敘利亞局勢徹底扭轉。伊朗藉機將什葉派勢力逐漸做大做強。在伊拉克伊朗利用打擊伊斯蘭國恐怖主義勢力的機會,大力扶持伊拉克的什葉派。在伊朗的幫助下,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武裝在2016年就起動了薩達姆時期其境內扎法里亞工廠,用以生產導彈和彈頭。

並且在伊朗的幫助下,已經在尤爾夫.薩哈爾進行了測試。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伊朗向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提供了幾十枚短程彈道導彈。一位伊朗高級官員向路透社已經證實了這個消息,並稱“如果伊朗遭受攻擊,提供給伊拉克什葉派導彈可能數量還會增加。”



伊朗提供的導彈主要是“Zelzal”,“Fateh-110”,“Zolfaqar”三種彈道導彈,其射程在200㎞-700㎞之間,如果將這些彈道導彈部署在伊拉克的南部,那麼沙特首都利雅得或者以色列的特拉維夫都將在其射程之內。
伊朗的法塔赫(Fateh Mobin-110)短程彈道導彈


伊朗的行為已經證明了其對伊拉克的影響,並且伊拉克大有什葉派開始掌控局勢的趨勢。這是美國最為擔憂的,尤其是美國想利用敘利亞內戰消耗伊朗,卻不成想伊朗已經做強做大。並且還支持也門胡塞武裝,這樣伊朗已經在中東地區形成了所謂的“什葉派之弧”,這是美國不可接受的。

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伊朗的勢力範圍的擴大。所以否定了奧巴馬政府的政策,開始對伊朗展開各種方面的打擊。而退出《伊核協議》只是美國的一個藉口而已,真實目的就是要打擊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勢力和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價格。



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5月21日,提出了12條修改《伊核協議》條款,處處針對伊朗的命脈。其中最主要的還是限制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部署,撤出敘利亞和伊拉克勢力的影響。限制伊朗的彈道導彈製造能力,徹底停止伊朗的核計劃。而這些是伊朗幾乎很難接受的,那麼美伊矛盾升級也就成了今天的結局。


總結一下,伊朗不可能會聽任美國的指揮,也不會按照美國的意圖改變自己的國家政策。這次的導彈事件,也是伊朗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種威脅,如果美國攻打伊朗,那麼美國可能面臨的不只是來自於伊朗的攻擊,還會有整個中東地區什葉派的反攻,而這同樣會有來自於伊拉克的部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同樣美國這次也可以利用伊朗的這次導彈事件,對伊朗影響地區局勢作為限制伊朗彈道導彈能力的藉口。同時也要脅迫西方國家一同制裁伊朗,美國為了達到目的自然不會善罷甘休,針對伊朗更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只是美國困擾因素較多,無法直接軍事入侵伊朗。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發表自己的留言和見解。謝謝大家的閱讀,點贊,轉發和關注!


淡然小司


俗話說狡兔三窟,伊朗面對的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在面臨著美國經濟戰爭和軍事戰爭時,伊朗不得不做出多種選擇,以保證伊朗的安全。一直以來,伊朗頂著國內巨大的經濟壓力,不惜花費重金在中東其他國家培養代理人,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與美國兵戈相見時,擁有的底牌更多一些。

伊朗公開承認向伊拉克什葉派盟友提供彈道導彈的舉動類似於軍事演習,向美國證明伊朗並不是孤單一人,如果美國真的準備對伊朗發動軍事襲擊,面對的不僅僅是伊朗一個,還有很多伊朗在其他阿拉伯國家培養的代理人。

2016年,IS在伊拉克肆虐,伊朗藉助幫伊拉克打擊IS為名在伊拉克培養了什葉派代理人,在伊拉克數個城市提供彈道導彈技術,其中在巴格達以東的扎法拉尼亞,什葉派聖城卡爾巴拉以北的尤爾夫薩克哈爾,在庫爾德斯坦設有導彈工廠。伊朗的一名高級指揮稱,伊朗在中東其他地方擁有很多這樣的工廠,伊拉克只是其中一家,如果美國敢攻擊伊朗,伊朗將毫不猶豫的攻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及其盟友。

美國在中東的盟友都有誰呢?

據伊朗稱,遍佈在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導彈包括征服者-110導彈,地震導彈、祖勒菲卡爾”(Zolfaqar)導彈,射程在200至700公里之間,但部署較為廣泛,覆蓋到了沙特首都利雅得,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使美國“知難而退”,不要貿然的對伊朗發起攻擊,一句話,你打了我,你也沒有好果子吃。

但是伊朗的行為卻對中東地區的安全狀況造成了更多的潛在威脅,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伊朗就開始在伊拉克為什葉派和遜尼派提供資金和武器,為了能夠遏制美國,甚至提供導彈技術,導致伊拉克的一些民兵私下開車工廠,利於伊朗提供的技術生產導彈,據阿拉伯新聞網報道,伊拉克民兵在過去四年來,一直致力於開發各種導彈,從6公里範圍開始,但未能成功超過70公里。


走進伊拉克


伊朗官方在9月1號已經明確否認其向伊拉克什葉派盟友提供彈道導彈的消息。伊朗指控該報道旨在破壞伊朗和鄰國的關係。


其實不止法國媒體,更早前英媒就披露了伊朗向周邊盟友提供彈道導彈的消息。

  • 英媒披露伊朗正在敘利亞西北部靠近巴尼亞斯鎮的地方修建新的基地和導彈工廠。而且該區域在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的覆蓋範圍。
  • 此外,伊朗還在向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提供彈道導彈。在黎巴嫩,伊朗幫助盟友修建了生產彈道導彈的工廠。而在伊拉克,伊朗提供給伊拉克什葉派盟友的彈道導彈射程可達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和沙特首都利雅得
  • 此前伊朗一直就被指控其向也門胡塞武裝提供了能打擊到沙特首都利雅得的彈道導彈。而實際上,胡塞武裝用來打擊沙特的導彈更多是自己改裝和之前在佔領了也門政府導彈基地後得到的


其實西方媒體這幾天密集的報道伊朗向盟友輸送,尤其是密集度報道伊朗向伊拉克什葉派民兵輸送彈道導彈、訓練民兵如何製作和使用爆炸成型炸藥(含該種炸藥的地雷據悉是伊拉克動亂中致死率最高的武器之一)、訓練民兵如何針對英國和美國部隊發動進攻等這些消息,有自己險惡的用心。誠然伊朗的確近幾年在向外輸出影響力,而且還專門有負責海外訓練和擴大影響力的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但西方媒體這幾天大幅度的披露這些情報,其目的是劍指9月1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的一場會議,這是許多國際問題專家所忽略的一場會議。

9月1號,伊拉克、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四國副參謀長在巴格達舉行了會談。討論了在中東的安全合作和信息共享問題。四國之間的這種會談機制始於2015年9月,當時正值“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肆掠,為了便於聯合反恐,在俄羅斯的帶頭下俄、兩伊、敘利亞四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成立了聯合信息中心,用於在打擊“伊斯蘭國” 時協調行動和情報間的互享。後來,該聯合信息中心升級為聯合作戰室。當時這一事件被外界解讀為四國邁向準同盟的重要一步。



而實際上,在建立聯合作戰和情報互享機制後,幾方在反恐配合和有效打擊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伊拉克和敘利亞之間的合作。伊朗基於此合作機制,同時也因為核協議的簽訂,其擺脫了束縛,以聖城旅為代表的伊朗軍隊,進入伊拉克同伊拉克政府軍聯合反恐,當時伊拉克戰場最著名的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收復戰役的作戰計劃,就是由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參與制定,同時積極向伊拉克政府軍提供相關情報。

外界傳聞的伊拉克伊朗走近也就是發生在那段期間。同時由於伊拉克政府軍和敘利亞政府軍的兩線作戰,原先侵佔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包括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敘利亞第六大城市拉卡、重要產油城市代爾祖爾等兩國大半領土的“伊斯蘭國”,已經被全部驅逐出伊拉克所有中心城市,主要被驅趕到了敘利亞南部沙漠區域。

俄羅斯、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四國建立反恐聯盟的舉措,深深讓西方國家所忌憚和擔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四國會議召開當天直接指明說其為伊朗向伊拉克境內什葉派民兵輸送彈道導彈感到擔憂,並敦促伊拉克領導人儘快組建新政府。

9日2日,在四國會議結束之後,美國就在敘利亞南部美軍阿坦夫軍事基地附近打擊了伊朗和伊拉克民兵運往敘利亞政府軍控制區的物資車輛,其目的就是製造伊拉克政府和伊朗之間的不合。而美國位於阿坦夫的軍事基地,本就是為了切斷敘利亞和伊拉克之間什葉派民兵聯絡和往返通道而存在。美國在中東地區,除了擔憂俄羅斯日益增大的中東影響力外,排名第二的擔憂就是伊朗打通伊拉克到敘利亞的什葉派通道。

顯然,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西方媒體的報道,還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表表態,其目的就是要製造伊拉克伊朗兩國政府間間隙,切斷伊朗聯通伊拉克的什葉派通道和地緣影響力。換言之,其是一場在輿論上打壓伊朗的行為,與美國對伊朗實施的經濟制裁,組建阿拉伯版北約等措施的目的相同,就是孤立伊朗,壓縮伊朗戰略空間,進而以伊朗為突破口參與中東石油的議價和控制。


中評軍事


伊朗在展現地區影響力。。面對美國強力威脅,伊朗面臨實實在在的壓力。。即便有英法德俄中支持伊核協議,伊朗也是焦慮。。

伊拉克是很好的一個蹺蹺板,畢竟是美國打下來的,又是伊朗的什葉派盟友,這時伊朗表達和伊拉克的軍事同盟關係,就是攤牌說,如果美國要顛覆伊朗,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都是反美戰爭的爆發地,甚至在也門阿富汗,更廣闊的空間會處處冒火四方狼煙。。

目的就一個,伊朗期望順利拿下敘利亞最後一戰,讓美國認識到中東格局已經時過境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