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桌球隊隊長馬龍當爸爸了,他以後的小孩也會打桌球嗎?

明珠一顆林小童


可能性不大我覺得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這樣一種現象沒有,就是在各種體育項目中,有一些項目經常可以出現“星二代”,但是很多項目卻絕少出現星二代。你比如籃球方面,國內有李春江的兒子李京龍,阿的江的兒子阿爾斯蘭,還有準星二代的“大侄子”郭艾倫等等,國外就更多了,什麼小薩博尼斯啊,小佩頓啊,庫裡和科比的父親也都是前NBA球星,正在路上的星二代也有:詹姆斯的兒子,韋德的兒子,奧尼爾的兒子等等。

足球的情況也類似,國內外都有很多星二代球員,國內的郝海東的兒子啊,高仲勳的兒子啊,國外就更多了,小舒梅切爾啊,車仁表啊,踢出來的二代也是大有人在。

但是作為我們的國球乒乓呢~

恕我見識少,迄今為止我還真沒有見過哪個球員是個“星二代”,大部分的乒乓名將都是因為其父母是乒乓球愛好者,或者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走上了乒乓球道路,至於說父母巨星兒女也厲害的還真沒咋聽說過的。

早年的焦志敏,在遠嫁韓國後其兒子安秉勳走上了高爾夫球的道路,而劉國樑也是孜孜不倦的培養女兒的高爾夫球能力,其他乒乓名將的二代在做什麼我不太清楚,但是真沒聽說過誰家孩子走上了職業乒乓球的道路。日本倒是有,張本智和的父親以前就是省隊球手……

究其原因呢,我個人感覺可能是這樣的,這些成名的父輩們都十分清楚走上職業乒乓球道路的酸甜苦辣,他們可能是在衡量過這其中的利弊之後不太想讓自己的後代們再重複這樣的過程。

所以,我個人感覺,馬龍的小孩以後肯定“會”打乒乓球,但是要說走上職業乒乓球運動員的道路,那我還是挺不看好的。


小球天地



對於這個問題,我回答兩點:

1)馬龍的兒子肯定會打乒乓球;

2)馬龍的兒子肯定不會走專業乒乓球道路。

眾所周知,乒乓球這項運動是成材率極低的運動,在中國打乒乓球的人數以千萬,能進入國家隊都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以及擁有很強的天賦才行,作為衣食無憂的馬龍的孩子,不太可能有這個決心和動力去拼搏,而且目前中國乒乓球世界冠軍的孩子,還沒有一個成為世界冠軍,馬龍自然深知這一點。

綜上述,所以馬龍肯定會讓孩子接觸乒乓球,畢竟對視力、協調性都會有好處,但一定不會讓孩子走專業道路。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您的想法。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乒乓社交開球網


可以說馬龍喜得愛子是最近乒乓球圈子裡最為勁暴的話題了。

據媒體報道,馬龍已經升級為父親,他的孩子當然年齡還小,未來會不會從事乒乓球的運動,現在當然還不好說,並且目前也沒有媒體針對此事對馬龍進行過專訪。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很多的優秀運動員,都是來自於體育世家。別的不說,張繼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張繼科的父親張傳銘本身就是一名乒乓球教練,在張繼科小的時候,可以說正是他的父親,開啟了他的乒乓球職業之路,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張繼科也曾談到過小時候父親在乒乓球訓練上對他的嚴厲管教和嚴格要求。並且後來在成為了一名職業運動員之後,張繼科還會和父親一起溝通有關乒乓球技術的事情,可以說在張繼科乒乓球之路的成長上,他的父親張傳銘的作用居功至偉。而張傳銘現在仍然還在乒乓球教學的第一線上,時任國內著名的乒乓球俱樂部旗下魯能乒校的負責人。

還有就是北京隊的隊員閆安,作為一線選手,球風硬朗,技術也比較出眾,而他的父親閆永國,就是北京乒乓球女隊的教練,可以說在閆安從事乒乓球運動的道路上,顯然閆永國也給了相當多的意見和幫助。

女子方面,丁寧雖然不像張繼科那樣家庭成員“專業對口”,但是丁寧的父親和母親,都曾經是黑龍江省隊的專業運動員,體育世家的背景,相信在丁寧的成長上,也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的像日本著名的選手福原愛,小時候的乒乓球基礎,也要全歸功於她的母親。

當然,我們也希望如果小馬龍能夠有一天從事乒乓球運動的話,身上也能帶著龍爸爸的大滿貫基因,有朝一日站上乒乓球的最高領獎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