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抗疫一天被罵八百回:瑣碎的愛,為何“家族噴子”多是女性?


在家抗疫一天被罵八百回:瑣碎的愛,為何“家族噴子”多是女性?


這個春節的假期,因疫情的持續,確實有些長。但是,在家待得太久,也會生髮出無聊和尷尬。社交媒體上,一個段子式的話題“在家抗疫一天被罵八百回”圍觀熱度很高。當然,“一天被罵八百回”的描述肯定有些誇張,但是,這也是“亞文化”的基本特徵。


一個普遍性的群像(孩子,老公,公公),從早到晚,起床,吃飯,玩手機,都會遭到老婆和母親(從夫居情況,不排除有從妻居的情況)的“責罵”。甚至,就算什麼也不做,只要老婆和母親在幹活,也會投來無緣無故的“責罵”。總之,男性隱約存在一種寄人籬下之苦。


當然,很多人說,這就是生活的全貌,瑣碎的愛,就是平平淡淡的幸福。但是,對於生活的本質而言,戲謔的存在,從來都是一種現實的投射。無論怎樣,近30年來,國內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確實變化不少。雖然,還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實現男女平權。


但是,這不妨礙,在很多家庭中,女性主導著日常生活的發言權。雖然,“女主內,男主外”的模式,早已過時。但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掌控力,卻越來越強。起碼,在很多家庭中,男性開始介入家務。並且,執行標準是以女性的標準為尺度的。


由此,也就能理解,為何會出現“在家抗疫一天被罵八百回”的話題。甚至,有媒體還報道出“硬核奶奶暴風雨式教育老伴”,視頻畫面中,奶奶“暴風雨式”教育不聽勸到處亂串的老伴,一句“再亂跑就給你腳杆打斷”。雖然,話語硬核,但是,人們卻能理解,這是一種愛。


不過,就國內性別文化的特徵,以及“家族噴子”的存在,我們還是有必要透過段子式的戲謔,從更為深層次的意義上,找尋這種現象的驅動力。因為,就國內的家庭來講,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親緣性機構。它本身的存在,看起來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細微處的變化,卻總離不開大社會的塑造。


從“女主內,男主外”到“女主小,男主大”的變化來看,本質上,還是因為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不過,目前來看,只有城市中的部分女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和男性對等地看待。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女性,依然認為,女性的使命是在家庭中實現的,所以“嫁對人”依然是她們的人生圭臬。


甚至,有些女性出嫁後,“第一要務”就是拿下家庭“一把手”的位置。通俗來講,就是當家中“掌櫃”。很多時候,一些男性因能力問題,以及顧及家庭和諧,就會自動地交出自己掌控的部分權責。但是,這僅限於“從夫居”,以及鄉土秩序下的家庭。


而對於現代社會來講,女性已經完全擺脫家庭的束縛。雖然。她們也會生娃做家務。但是,男性也會一定程度的進行承擔。這導致,女性“一把手”的位置,已經被削弱。所以,對於生活日常的權限,自然要被放大,以至於,出現“老婆開心,日子舒心”的邏輯。


不過,“男性妥協”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只是因為女性經濟地位提升的結果,也受歐美性別文化的影響。從根本上講,現代婚戀更強調彌合,而非簡單的條件配對。因為,在現實硬件之外,很多人對細微的感受,開始更為注重。比如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


這導致,跟一個人過一輩子,越來越顯得難能可貴。因為,結婚不再是簡單的穿衣吃飯,而是有個人的喜好在裡面。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何離婚率越來越高,這並不是簡單的道德倫理問題,而是跟經濟,以及個人選擇的可能性有關係。


所以,觸目可見的是,大都市離婚率居高不下,而鄉村小鎮只能在孩子的裹挾下,繼續強忍著。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傳統和現實有矛盾,而是,選擇的寬泛性,能否承載自己的慾望。說到底,婚姻的本質是一種相互平衡,而非只是關係的連接。


於此,就“家族噴子”而言,之所以女性較多,也跟女性愛嘮叨的特質有關。並且,都是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問題上呈現的。甚至,對於很多女性來講,認為這是一種家庭權威的表現。總之,這種現象已經是普遍性存在的,而非個別女性的特徵。


尤其,在我們的家庭觀念裡,從來都是伴隨著“管和被管”,這種情況下,組織能力較強的人,自然就會被賦予更多話語權。而女性從小就被教育要持家,所以,這方面的話語權,自然就會順利地轉移到女性手上。但是,管得多,多數時候,也不落好。


這導致,“潑婦”的標籤就應運而生了。並且,人們對其進行抽離,就形成“家族噴子”的概念。總的來講,責任多,偏見就會多。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其實都是如此的。所以,“懂事兒”的的男性,多數時候會選擇沉默。因為,女性多數時候,就是“說一說”,並沒有實質性意義。


由此,就戲謔式的“在家抗疫一天被罵八百回”,從彌合的層面上看,是對瑣碎的愛的一種回應。這就像戀人之間玩曖昧一樣:“你說我醜,我說你更醜”,其實心裡面,彼此還美滋滋的。說到底,一年到頭奔波在外,在家膩歪的時候本就不多,這就權當是一種陪伴和互動也好。


並且,這也反映出,在對家庭的照顧上,女性還是比男性承受的更多。雖然,在80後,90後群體中,多數男性也開始承擔不少家務。但是,總的來講,女性對家務的細節付出上,比男性還是多一些。當然,這也跟社會對男性的評價有關。


無論怎樣,家庭中瑣碎的愛,還是較為真實的。“在家抗疫一天被罵八百回”,其實也透著某種不捨的情緒。因為,疫情過後,生活會走向常態化。而人與人的關係自然就會疏離起來,該離家的離家,該拼搏的拼搏。而這些瑣碎的感受,就如同這疫情一樣,終將成為記憶,被我們述說,被我們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