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通报】


【疫情通报】

【疫情通报】

2020年2月10日12—24时,全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9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例。其中:新增确诊病例中,贵阳市2例、遵义市4例、铜仁市1例、黔东南州2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中,铜仁市3例。

截至2月1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118例。其中,贵阳市29例(1例已治愈),遵义市23例(1例已治愈),六盘水市10例,安顺市4例,毕节市21例,铜仁市9例(5例已治愈),黔东南州10例,黔南州8例(3例已治愈),黔西南州4例。现有疑似病例67例。

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1763人,已解除医学观察902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791人。


【防疫公告】

一、贵阳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会防控组决定于2020年2月10日实施疫情防控期间个人乘坐公共交通必须进行实名信息登记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公共交通汽车。公共交通汽车将实现“一车一码”,除持有老年卡乘车人员,其余乘客在上车后须主动扫描车上二维码,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工作。无法完成扫码登记的乘客应主动与驾驶员联系,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明,由驾驶员协助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工作。无法完成扫码登记及未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明的人员,不允许乘坐公交汽电车。

2.轨道交通。所有轨道站点将设置乘客信息采集卡点,乘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主动登记个人信息。无法完成扫码登记的乘客应主动与站点工作人员联系,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明,由站点工作人员协助完成个人乘车信息登记工作。未完成个人乘车信息登记人员,不允许进入轨道站点。

3.巡游出租车。乘车人员须尽可能地采用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方式完成费用支付,现金乘车人员须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明,由出租车司机协助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出租车司机应拒绝搭载无法完成扫码登记及未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明的人员。

二、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规范节约使用口罩的通知:

1.坚持佩戴口罩上岗。上班期间在个人独立办公室独立开展工作时可不佩戴口罩。要尽量减少会议等集中活动,若确需开会的,参会人员必须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室外工作要佩戴普通医用口罩。要保持办公室干净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根据病情进行隔离或就医。

2.坚持节约规范使用口罩。除疾控中心、医院等医疗单位直接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和在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等人员外,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一律只能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单位一律不允许为干部职工提供N95等医用防护口罩,单位和干部职工有N95医用防护口罩的,由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征用。要大力推广和引导干部职工使用大众口罩巾,通过更换口罩巾延长口罩使用时间,缓解我省口罩紧缺现状。

3.坚持科学处置废弃口罩各单位要在指定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干部职工口罩使用后不能随意丢弃。


三、贵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

1.自即日起,全市范围内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服务性经营场所,包括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百货商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一律停止或继续暂停营业,开业时间视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2.鼓励全市各类粮油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生活用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连锁便利店和定点畜禽屠宰企业在严格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和有关卫生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努力保障稳定货源供应,丰富产品品种,在做好线下经营的同时,大力推广和拓展线上业务,保持正常营业。

3.在全面加强城乡小区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期间,城乡居民尽可能通过线上订购方式采购生活必需品和其它日用品,尽量减少外出频次,降低感染风险。

4.由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统筹,村、居委会或小区物业服务公司负责,根据封闭式片区划分情况,在片区疫情检查点或片区入口适当位置设置外购货品配送集中投放点,接收快递外卖人员配送的货品,安排人员负责管理,由居民自行到接收点领取货品,实行“无接触式”配送。由片区疫情检查点安排工作人员对密闭和有外包装的货品,采取酒精喷洒的方式进行消毒,以保证居民订购货品的卫生安全。对辖区内居民当日暂未领取的货品,检查点或物业服务公司当班值守人员负责做好保管,防止物件丢失。

5.在疫情防控期间,由市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从事城乡配送的有关车辆和人员颁发物资配送通行证件,“一车一证”、“一人一证”,做到人车相配,证车人相符。各片区疫情检查点在对快递、外卖等配送人员和车辆履行相关例行检测后,严禁随意或无正当理由阻拦相关车辆和人员的正常通行,确保居民订购货物的畅通送达、高效配送。

6.加强社会监督。对各地如有违反本通告相关规定的,企业和市民可通过拨打1234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鼓励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