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队员杨瑞丽:待疫情退去,春暖花开,我再嫁你可好?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话,杨瑞丽会在1月26日,她报名支援武汉的那一天,和未婚夫一起回老家商量婚礼事宜。然后,2月1日,正月初八,庚子鼠年上班的第一天,他俩会一起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1岁的杨瑞丽是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肿瘤脑病科的一名主管护师,也是援鄂医疗队驻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队员。2019年11月22日,她和未婚夫订婚,约定来年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举行婚礼。

一线队员杨瑞丽:待疫情退去,春暖花开,我再嫁你可好?

一线队员杨瑞丽:待疫情退去,春暖花开,我再嫁你可好?

一切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对杨瑞丽来说,1月26日成了一个她特别难忘的日子。“那天,护士长在工作群里通知,云南省首批援鄂队员需要护士支援,问大家有没有愿意报名的。”杨瑞丽说,当时大家都很积极,踊跃报了名。经过护理部和护士长慎重挑选后,她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她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未婚夫。未婚夫姓周,今年31岁,得知杨瑞丽第二天就要飞去武汉,他很着急:“你是不是忘了我们3月4号的婚期,全国有那么多医务人员,干嘛你非要去?”

杨瑞丽知道,其实未婚夫只不过是担心自己。她跟他解释,现在是国家有难,需要医务人员挺身而出的时候,如果每个医务人员都这样想,还有人来和这场疫情做斗争吗?她说,我不是逃兵,也不愿当逃兵,这是我的使命。

最后,他说:“我在家,等你平安回来。你回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去领结婚证!”

一线队员杨瑞丽:待疫情退去,春暖花开,我再嫁你可好?

杨瑞丽很清楚武汉一线地区感控工作的严格要求,也非常明白,前线工作必然繁忙。为了节约时间,那天,她在科室请同事帮忙,剪短了自己为美美婚礼养了快两年的长发。

杨瑞丽怕父母担心,一直瞒着他们自己支援一线的事情。1月29日,杨瑞丽妈妈给她打电话,问她在哪儿,她怯怯地说在昆明上班啊。妈妈又问,你们忙吗?她说不忙,不用担心。妈妈又问了一句,你们那确诊的多吗?她仍然硬着头皮说,目前还没有。杨瑞丽的妈妈停顿了一下,却只是说,你自己保护好自己,记得每天晚上给我一个电话。

杨瑞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明白,父母已经知道她身处疫区了。

多次培训后,杨瑞丽和其他9名队员进驻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分配支援科室时,她主动报名到最艰苦、最危险的感染科工作。她知道,到那里她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也更能磨炼自己。

一线队员杨瑞丽:待疫情退去,春暖花开,我再嫁你可好?

在感染科工作期间,杨瑞丽工作兢兢业业。病人虽然都戴着口罩,但是,杨瑞丽仍然能看得出来那一双双失落、恐惧而又渴望的眼睛。工作之余,她经常主动跟患者聊天,她不是不知道在跟患者交谈时会有大量的病菌从病人的口腔中出来,增加自己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担心病人长时间隔离在病房,心理负担会太多。

日复一日,杨瑞丽耐心地跟患者们交谈,认真为他们护理,她感受到了他们聊天中对康复的希望和信心,她的心里美滋滋的。

每天,为了能穿着防护服顺利工作六小时,从早上开始,杨瑞丽和她的伙伴们只敢喝一点点水,尽量选择干的能量高的食物;每次脱下防护服,他们的额头上都是汗,鼻梁上脸颊上都是压痕,甚至有时口罩都是潮湿的。但是,为了病人能尽快康复,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回家,他们无怨无悔。

一线队员杨瑞丽:待疫情退去,春暖花开,我再嫁你可好?

1月28日,云南省医疗队党员队员第一次党员大会在疫区召开,会上成立了临时党总支,并以分组设立六个临时党支部。为了能在党的领导下帮助更多人,杨瑞丽在疫区交了入党申请书。她的目光中透着坚毅,瘦小的身体仿佛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她在这个特殊时期向党组织靠拢,就是想向党组织表达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为这场防疫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