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防疫保障和科技攻关,生物医药企业应做到两不误

重庆惠企20条·渝企专访 | 周勇:防疫保障和科技攻关,生物医药企业应做到两不误

受访人:周勇,重庆威斯腾生物董事长, 2019年度新锐渝商

为了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疫攻艰战,和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2月4日重庆市政府出台了20条“硬核”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对于重庆市广大中小企业主来讲,时间及时,内容丰富而接地气。在企业生产经营、企业用工稳岗、金融贷款、科技创新上给予了大力政策支持,并给予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和项目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给予进口防疫捐赠物质企业给予快速通道,即到即提,并减免税收。给我们重庆广大生物医药中小型企业在为疫情后的返岗复业增强了信心。重庆市生物医药企业要用好这二十条政策措施,在防疫保障和企业的复员生产,以及科技攻关上做好布局。

全力做好防疫物资保障

政策第1条至第4条针对生产和进口防疫物资的企业出台了很多便捷的政策。本次疫情对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讲,最缺的就是医护物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盒、额温枪、医用手套等耗材、以及酒精、84消毒液。在对抗病毒的预防药品上也有很大的需求。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很多医药企业都在第一时间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加班加点投产为一线抗疫前线提供物资供应和保障。但是对防疫医疗物资的需求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重庆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这一次“二十条政策措施”出台后,企业在符合复工条件下,要充分用好政策,积极开展防疫物资的生产,以及国外紧急防疫物资的进口,对于有产能无资质的生物医药企业,争取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争取特事特办,先生产,后续补充手续,以最快的时间满足防疫物资的需要。

稳定人才减少企业损失

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的最核心资产不是固定资产和设备,而是项目和专业的人才。本次疫情对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带来的困难肯定是很多的,本次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可以申请延迟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可以申请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满足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缓交等。这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在疫情期间的人力成本会有所减少。生物医药企业可以根据第5条政策,在企业采用轮岗轮休,有困难的企业可以和员工协商疫情期薪酬,以减少企业人力成本。尽量不裁员,让员工和企业一起面对,共同渡过难关,减少员工特别是技术与研发人才的流失,对于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来讲是减少最大的损失!

开源截流 积极用好金融政策

20条“硬核”政策措施中关于税收减免、延期纳税申报以及用电用气降价,和生产及办公场地的房租减免政策非常实在。在疫情中受影响的生物医药企业可积极申报,减少疫情对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政策中让金融机构及银行对中小型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让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放了心,增加了信心。

生物医药中小型企业要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沟通,运用好政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争取银行延长贷款周期和取得信用低息贷款的条件,储备一部分准备金,为企业的研发、经营做做好充分的准备!

加大创新 积极参加科技攻关

20条政策措施中,最后第20条对于生物医药中小型企业尤为重要。生物医药中小型企业,很多都是小、精、尖型的科技型企业。本次疫情对生物医药企业提出了高要求,从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到核酸检测试剂盒,到快速、高效的现场诊断技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预警技术、抗菌杀毒的防护新材料技术、以及到小分子靶向药、生物靶向药、疫苗的研发技术都提出了实实在在的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生物医药企业要迎难而上,攻艰克难,在新的政策的支持下用专业知识与技术研发出高质量的产品,造福于老百姓。

同时在研发与创新中要多运用“产学研用资”的横向合作模式,多同高校、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势,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前沿技术的熟练掌握优势,可以形成强强合作,联合攻关一些在生物医药研发科学上的难题,让一些成熟的项目与产品进行产业化上市!相信在疫情结束后,重庆的生物医药企业一定会在2020年创造出新的辉煌!

( 周勇,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联盟副秘书长,重庆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高圣医药、重庆威斯腾生物董事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